郭效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温德米尔湖是英格兰最大的湖泊,湖四周是陡峭的山丘,冬季时山丘上覆盖着皑皑白雪,雪峰下是天然森林。18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天堂[1],到19世纪,成为富有工业家玩蒸汽船的游乐场。当地的建筑开发商乔治·帕丁森是一名游船爱好者,一直在收集和保存温德米尔的船只,他发现这些船只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却无人重视。在他的努力下,温德米尔汽船博物馆于1977年成立开放,这是第一个关于船只收藏展示的博物馆。经过30年岁月的侵蚀,破旧不堪的老博物馆因资金缺乏而被迫停业。2013年,接管老博物馆的艺术公司举办了一场国际竞赛,为40艘船只藏品设计新居,来自伦敦的卡莫迪·格罗克事务所在比赛中获得胜出,建筑师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凯文·卡莫迪和英国的安德鲁·格罗尔克[2]。
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项目选址在一处废弃的砾石加工厂之上,这座砾石加工厂历史悠久,场地中弥漫着工业历史文化气息,建筑师希望通过新博物馆的设计,给这里注入新的生命,重新唤醒这片场地的活力,延续其生命。新博物馆将要收藏保护的大多是一些具有国际意义的船只,卡莫迪·格罗克事务所对这些藏品的价值和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决定在船库、水上、展馆内等不同方位展示这些船只,讲述他们在湖上建造和使用的故事。温德米尔博物馆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关注游客在博物馆中的参观体验,并将他们融入整个画面中,建立博物馆与人、船只、湖泊及周边风景的紧密联系,让场地充满活力,同时致力于通过建筑表皮材料和可持续性技术策略赐予博物馆生长变化的能力。
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位于温德米尔除市中心外最大的开放河岸,周围建筑较少,如画一般的风景绝对是这里的主角,为在这样美妙的风景中设计一座可视又自然的建筑,建筑师决定将建筑体量打散,化整为零,由一粒粒较小的“建筑颗粒”组成一座建筑群。这些“建筑颗粒”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且朝向不同的景观,这样小尺度的建筑组团自然而然地融入周围环境中,与场地和湖面建立极强的联系(见图1)。在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宏观策略下,建筑师通过平面布局、空间操作、屋顶形式及表皮材料的处理等不同设计方法赋予这座建筑以生命与活力。
图1 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全景(图片来源:designboom网站)
从主入口进入博物馆经过接待处,首先进入的是画廊,在这里各种船只和随时可能出现的人会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在朝向湖的方向开有一扇巨大的窗,窗户旁边巧妙策划了两幅关于温德米尔湖的油画,一幅平静,另一幅在暴风雨中,透过窗户就可看到画中真实的景色。在画廊里,船只、模型、绘画、图形、文字、视频与清晰的图形标牌汇集在一起,生动地讲述着船只的独特故事及其文化背景(见图2)。画廊参观结束后,会经过室外船坞进入独栋建筑保护工作坊中,工作坊被精心地布置于临水斜坡上,是修复船只的地方,游客可在这里参观工匠修复船只的过程,这不仅是保护这些船只,更重要的是传承保护船只的工艺,为这些历史提供前进空间,展现博物馆的生命力。
图2 画廊(图片来源:archdaily网站)
漫步于室外船坞时,游客会不由自主地经过船台进入整个建筑群的核心部分——湿船坞,这是建筑师精心安排的游览路径。湿船坞将湖泊引入博物馆中心,并将展品重新带回水面之上,游客可在此感受来自湖面的寒意,真正感受到临水而居的生活。在临湖的一面开有巨大的门洞,使船只能够在外部和内部之间轻松移动。湿船坞的顶棚由黑色的外露钢和道格拉斯冷杉木板组合而成,这种木材以其独特美观的纹理和浅浅的暖蜂蜜色调带给船坞简洁又不失温暖的内涵,除此之外,它还可散发出浓郁甜美的香味(见图3)。所以在这座博物馆中,游客可参与的远超出视觉体验,建筑师从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等方面展示了湖区昔日生活的各方面。游客可闻到锯末和道格拉斯冷杉木的气味,看到在水中摇晃着的吱吱作响的船只、戴着船长帽四处走动的人,听到船拍打码头的声音和渡轮出发时的哨声,没有人不被这样一幅水、景、船、人共同演绎的生动有活力的生活场景所打动[3]。
图3 湿船坞(图片来源:designboom网站)
在湿船坞的旁边是临水而居的咖啡厅,在这里边品一杯醇香的咖啡边欣赏温德米尔湖的美景非常惬意。咖啡厅的临水一面水平设置了栈道,在垂直方向上有一些长短不一的码头伸入水中,这样游客就可以更好地亲近湖水,游客还可乘坐博物馆完全修复的爱德华七世时期的蒸汽汽艇之一“鱼鹰号”航行,归来后和常规的游船一起停靠在湖边一系列的码头上,这进一步模糊了博物馆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是该建筑强化“活博物馆”理念的又一时刻。不论是在博物馆的内部还是外部,游客均可感受到这些精美的船只,这样妙趣横生的设计对游客来说很有吸引力。在咖啡厅旁通过旋转体量的方法设置了学习教育区,这样精准的布局形式不仅解决了湖泊适航性的问题,而且呼应了周边特定的景色。为避免洪水的威胁,整个博物馆建筑主体高架于水面之上。所有这些拥有特定功能的房间都被看似自由地限制在适宜的位置,自然地构成了一条独特的游客体验路线,这是建筑师关注游客体验这一核心设计理念的结果(见图4)。
图4 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1层平面(图片来源:《ArchitectureAustralia》杂志)
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的建筑语言带有深刻的乡土建筑特征,以其起伏的屋顶为亮点,呼应温德米尔别墅最具标志性的悬挑屋檐,以及湖区其他典型的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试图重新诠释这里深厚工业遗迹的内涵[4]。鉴于建筑师认为需要以一种谦逊的态度,才能将新博物馆妥善地安置于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采取了以更精细的形式分解规模的手段,所以博物馆的屋面以5块倾斜的双坡屋顶组成。这些坡顶体块设计手法传统而经典,形式简洁又稍带一些夸张,向外延展出悬挑大屋檐,将内部空间延伸至外部景观中,让原本有些平凡的建筑形态变得特别。悬臂屋顶形式的建筑语言开启了一种建筑理念,与游客在这个特定景观中的建筑体验产生共鸣。屋顶既是建筑中最本土化的元素,又是最具表现力的,它使内部和外部之间边界的定义变得不再重要[5]。与此同时,屋脊线高度随着地形高差的变化而改变,形成此起彼伏的效果,使整个建筑群颇具湖区村庄特征(见图5)。
图5 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屋顶形式特写(图片来源:designboom网站)
鉴于温德米尔博物馆特殊的地理位置,游客可从各方向欣赏其全貌。因此,屋顶和墙壁在博物馆的构成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建筑师提出要用一种材料包裹建筑物的墙壁和屋顶,以求获得整体一致性。在此策略基础上,他们将时间这一因素介入其中,把多种天然金属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观察,捕捉时间对这些金属材料产生的影响,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最终决定将铜氧化处理后再使用。细腻的铜板本身具有良好的工艺感,被氧化后呈现哑光黑的效果,这沉闷又闪亮的表皮材料能够反映不断变化的天空,捕捉到天气的改变,它不仅使建筑物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中,而且让这座传统博物馆的建筑形象变得抽象和现代,彰显文化建筑特有的属性。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流逝,铜表面会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行缓慢的反应,在最初几年中,只是产生一些乳白色的斑点,在50~60年之后才会完全变成绿色,且不同位置的腐蚀速度也不尽相同。在博物馆表面铜绿一点点增多的过程中,周围的树木也在不断生长,建筑会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中。在这样精妙的设计中,我们能在建筑上看到岁月的痕迹,时间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风化、氧化带给建筑独特的魅力,伟大的建筑总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不会日渐凋零,只会历久弥新。
建筑师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措施是维持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生命活力必不可少的要素,这使其具有出色的气候变化适应性,在运行期间可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
1)建筑师精心布置建筑的位置及朝向,确保建筑内部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大部分房间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在画廊这样有特殊要求的环境中,还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监测内部空气质量和温度,以保持适于藏品的内部环境。
2)在材料选择中,主博物馆建筑墙壁采用了保温性能极佳的金斯潘·库尔瑟姆K15,其热阻性能达到6,倾斜的屋顶采用了金斯潘T10,其导热系数低至0.020W/(m·K),专门开发用于各种倾斜的保温屋顶结构,根据BRE绿色环保指南,这两种产品都获得了A+的最高评级。
3)最令人惊叹并称赞的是博物馆充分利用邻近的温德米尔湖,使用湖水源热泵满足建筑全部的供热需求,热泵从湖中抽取湖水,并通过安装在湖内主码头下方的3个大型散热器板进行热量循环。除此之外,毗邻建筑物的芦苇床相当于一个生态自然的雨水过滤器,为雨水提供了自然处理。建筑师无微不至的精细设计为建筑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在温德米尔码头博物馆设计中,建筑师并未通过外部视角塑造建筑,而是唤醒建筑自身蕴含的生命与活力。他们将游客与船只、湖泊和更广阔的湖区景观联系起来,讲述那些对温德米尔来说独特又重要的历史故事。这座建筑没有严格的几何框架限制,对功能进行了灵活的回应,倾斜的悬挑大屋顶呼应了当地特有的建筑形式,独树一帜的表皮材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赋予建筑不同的韵味,在应对当地自然灾害和气候方面,建筑师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可持续性措施,使建筑具备气候适应性,并在节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在这座博物馆里,永恒并不是生命的主题,生命之躯的标志是一直不断的变化,一部分在衰老的同时,又有一部分在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