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横线”和“纵线”

2022-07-19 09:39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横线劳动课程

一些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存在两类错误做法:一是“有教育无劳动”,教师以讲授劳动知识代替学生的具体劳动,俗称“黑板上种田”,虽然教师讲得全面而具体,但学生没有参与实践的机会,也就难以体验真实的劳动;二是“有劳动无教育”,教师潜意识里把学生劳动当作一项任务,当作文化课学习的一种调节方式,于是把学生带到劳动现场后就开始“放羊”,学生虽然参与了劳动,但是教师在学生劳动前、劳动中和劳动后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

这两种做法反映了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知行脱节以及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对立等问题。那么,怎样走出这种劳动教育的二元对立困境呢?不妨借用英文字母“T”的横纵结合意象,让学生从事“T态劳动”:字母“T”的“横”,左右无边,象征开放性、拓展性、丰富性、组合性;字母“T”的“纵”,指向明确,象征目的性、发展性、历时性、递进性。横纵结合是为了更好发挥劳动实践的综合育人价值,带动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

“横联纵进”的育人机制。推行“T态劳动”教育,要让教师掌握和运用其“横联纵进”的教育理念,在设计与组织劳动实践时,横向关联广阔世界,纵向推进逐步发展。一是加强家校社合作,通过去家委会、社区走访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庭、学校所在社区的联系,形成家校社合作,共同贡献劳动教育的智慧和资源。通过家庭,可以加强对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辅导;通过社区,可以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的劳动条件和机会;同时还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参与家庭劳动、校园劳动、社区劳动的具体情况。二是注重与年级、与学科同步的长程规划,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时,要在纵览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使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阶段与学科内容相关联,加强各个年级、各个学习阶段的知识衔接。

大气致远的生活课程。只有通过系统的课程,劳动教育才能常态化、标准化,学校应该打造与劳动实践相关的生活课程。在开发与设计劳动课程时,应倡导劳动教育的三个“面向”:一是面向自我,注重自我服务,注重自觉劳动,注重劳动反思;二是面向自然,注重户外劳动、农业劳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三是面向社会,注重社会劳动、职业规划,注重劳动中班级合作、小组合作和社会合作的相关设计。劳动课程可以突出三个主题:一是突出“重运用”,要把新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劳动生产中,思考学会的劳动技能可以运用到社会的哪些方面;二是突出“善研究”,要思考和分析劳动过程中看到的现象、遇到的問题;三是“能创新”,通过试验新材料、发明新工具、采用新方法、引进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思维品质的提高和突破。

博采笃行的全面学习。劳动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了什么”,学校应该引导、支持、帮助学生在劳动中开展博采笃行的全面学习。劳动课程可以整合“四类资源”:一是人力资源,包括劳动模范、行家里手、科学家等,以及掌握特殊劳动技术的学生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他们请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深入辅导;二是物态资源,包括劳动场域、劳动材料、劳动设施设备等,学校应因地制宜建设劳动实践基地;三是学科资源,让劳动课程融合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多门学科,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生活资源,学校应该将劳动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注意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现实和实际需要。劳动教育往往会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定向”,在现有条件和主题之下指导学生确定劳动项目;二是“筹划”,指导学生做好劳动的心理准备、技能准备、材料准备、安全准备;三是“实施”,指导学生安全劳动、正确劳动、坚持劳动、有效劳动,最终完成劳动任务;四是“展评”,组织欣赏、使用或品尝学生的劳动成果,评价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和劳动成果的质量。通过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学生一方面拓展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发展了技能、锻炼了体魄,养成了勇敢、热情、坚韧等优秀品质。

学校一方面要打造“劳动横线”,加强对劳动教育资源的广泛利用,另一方面要打造“劳动纵线”,注重劳动教育实践的逐步推进——这样才能克服“五育失衡”“五育割裂”等问题,实现学校教育的“五育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钮烨烨系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

猜你喜欢
横线劳动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Can you solve them?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Noun Riddles
难得的生日礼物
动脑筋,仔细看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