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山
《哺育》
现在国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可以拍摄的鸟类越来越多,拍摄距离也越来越近,在拍摄鸟类前,需要了解所要拍摄鸟类的习性,这有助于我们依照不同鸟类的特点,寻找对应的接近办法。比如翠鸟喜欢长时间的站立在比水面略高的树枝或岩石上;鹟类喜欢一次次地起飞扑击飞虫然后又落回同一个地方;一些山雀胆子很大,有时候会主动跳近观察人类……熟悉了鸟类的这些习性,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靠近拍摄,什么时候应该尽可能保持静止。
《恩爱夫妻》
在鸟类摄影中,单反相机、微单相机,APS-C画幅相机是最佳的选择,APS-C 画幅有等效焦距的优势,如尼康APS-C 画幅的等效系数为1.5;其次,相机必须具有高速连拍功能,像佳能的R5、R6 就是拍鸟的利器,一秒十二张;索尼的A7R3 实时追踪、实时眼部对焦、一秒十张,这些设备打鸟又快、又准,绝对的“打鸟”利器。
镜头根据拍摄的鸟类、目的地拍摄距离配备不同的镜头,拍摄鸟类需要的镜头从100-400mm、80-400mm、200-400mm、200-500mm、60-600mm、150-600mm、400mm、500mm、600mm、800mm 超长焦距镜头,这些是拍鸟必备,另外还有一些必备的配件和附件,三脚架、液压球体云台,悬臂云台,充电器、备用电池、读卡器、大容量高速卡多张、硬盘、笔记本等。
《凤凰下凡》
大型三脚架的使用对于获得清晰的影像非常重要。此外,还应准备大容量的存储卡,以防遇到精彩画面因内存不足而错失良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适合拍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一些湿地和丛林之中,大片的天空和湖水会产生一定的眩光。建议使用偏振滤镜,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画面中的眩光,并增强蓝色天空的效果。
光圈值 在鸟类摄影中,通常需要浅景深。这是因为有一个很好的虚化背景可以增强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应该选择镜头的最大光圈,如果你有一个 f/2.8 镜头,很可能会在 f/5.6 处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ISO 感光度 拍摄鸟类感光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低感光度画面细腻,但是在光线弱的情况下会影响速度,所以要看光线随时调整感光度,高感又会影响画面的质量,但它会导致照片中出现噪点,所以需要找到 ISO 和光圈、速度之间的平衡点,避免噪点的出现。根据个人经验感光度控制在100-800 之间,如果不是必须建议感光度不要超过800。 快门 在鸟类摄影中,设置快门速度多少合适呢?应该根据鸟类的大小、种类、天气等实际情况设置快门速度,考虑到拍摄运动中的鸟类,所以快门速度要调到1/1000s 以上。
《觅食》
对焦 关于对焦这块要看你的相机,如果你相机的对焦功能强大;那么你可以使用多点对焦、区域对焦等功能来捕捉飞行中的鸟。如果你相机的对焦功能没那么强大,那么你可以用单点对焦,并且尽量使用中心对焦来完成对焦就可以了。追拍动态飞翔时,可以选用相机的连续对焦(追焦)功能,并且以高速连拍模式拍摄,以捕捉凝固最佳瞬间的动作。在拍摄时,建议使用RAW 格式为储存模式。
《离弦之鸟》
《水中仙子》
《向前看齐》
《观察》
构图 在鸟类拍摄时,要根据鸟儿的不同体型、种类、动态、静态、姿态和生活习性,选择不同的构图进行表现,以求得最佳效果。
散点式构图:拍摄鸟群时通常使用散点式构图,既可表现场面的宏大,长焦镜头又让鸟群充满画面感。
斜线构图:在拍摄鸟类时,斜线构图在画面中增强鸟的飞行运动感。
留白:前方留出空白,就能够形成运动空间,鸟类飞行有方向感,构图时在画面中占的面积较小,且在其前方留出空白, 这样在视觉感受上更加空灵、舒适。当然,三分一定律、黄金分割法构图法則,同样适用于鸟类摄影。
曝光 当鸟儿正在摆着一个绝佳的姿势,而你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调整曝光, 这时你必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快的时间内, 判断出曝光补偿的估计值, 要准确计算出曝光补偿, 还需要了解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
一般推荐使用AV 模式(光圈优先),让相机的测光系统来决定曝光数值。当阳光充足时,相机的测光是比较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对曝光补偿不超过正负1/3;当遇到阴天,多云等天气,相机测光系统可能不太准确,这时候,你需要手动调整曝光补偿,来达到正确的曝光。如果你的场景越接近白色,你就更需要加一些曝光补偿。不过对于鸟类拍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宁可欠曝一点,也不要过曝。
在拍摄野生鸟类时,建议尽量不要惊动雀鸟。比较基础的做法是尽量不发出声响,如电话铃声、谈话声音等都会令雀鸟变得警觉、不适。
此外,衣物亦尽量避免鲜艳的颜色,穿较接近大自然的颜色(如咖啡色、绿色)会有“保护色”的作用,所以有些鸟类摄影爱好者在拍摄时会穿上迷彩服,甚至将镜头包上迷彩伪装。
鸟类摄影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毅力,事先的准备与器材之优劣也是左右拍摄成果的关键,虽然如此,只要看到自己亲手拍摄的作品,那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滋味,可谓毕生难忘,即使是观赏者也能分享这份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