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苏香 李爱真
摘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必经之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文化中唢呐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为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机遇与动力,文章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指导下,探讨如何发挥苏北唢呐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寻找其自身的保护和传承之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 苏北唢呐班 可持续发展 路径选择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苏北唢呐班提供发展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和活化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承载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赋予农业更加丰富的内涵。守住农耕文明就是守住中华传统文化之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必经之路。而苏北乡村特色文化中的唢呐班,其生活生产传承方式就是一种乡土民俗,乡土民俗是农耕文明的一部分。在满足新时期农村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民俗活动中唢呐班的表演发挥着特有的优势。[1]此背景下,国家政策引导、社会需求和非遗文化保护是唢呐班表演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一)提供政策引导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唢呐班活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国家的政策调控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规定,随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等一系列保护性文件及法规,为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首次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纲要”为民间乡土文化唢呐班的表演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创新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振兴民族民间文化”等重要内容。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也提到“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2]”苏北唢呐班作为优秀乡土文化的代表,也要乘势而上,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二)拓展社会需求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及乡村各个社区不断崛起,社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乡村振兴战略为苏北唢呐班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了社会需求。
首先,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需求。民俗仪式活动在村民生活中不断延续和传承,日常娱乐性质的乡村乐班类的表演或逐渐失去生存基础而被遗忘,或成为供人们消费的文化商品。从仪式化到娱乐化再到商业化是传统民间音乐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唢呐班的表演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社会法制、道德规范、自由平等、家庭孝道等当代价值观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发展,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势在必行。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唢呐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唢呐班借助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的经济需求。改革开放为村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了村民价值观念的变化。大部分村民认为,虽然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抖音直播等媒介来欣赏唢呐班节目表演,但还是现场的传统民俗活动更加振奋人心。而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促使唢呐班活动借助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经济成为现实。
(三)强化非遗传承保护
现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众多“非遗”项目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因此,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以唢呐艺术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亟需保护和传承。
首先,乡村唢呐班的活动凝结、传递了民族的记忆、情感、智慧和历史,是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是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的一个起始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吹响了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号角。我国于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历史时期[3]”的一个里程碑,也使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系列公约、法律和意见的颁布,对于“非遗”的当代传承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其次,乡村唢呐班承载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涵。国内掀起了唢呐等民间艺术的普查、整理、申遗、保护等热潮,使众多乡村活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乡村唢呐这种民俗文化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内涵得以重新诠释。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唢呐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荀子云:“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句话无不显示出音乐与民俗活动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对塑造人们的高尚品行具有重要作用[4]。
(一)筑牢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华凝聚,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基因。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给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唢呐班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未有的机遇。乡村乐班在经济上,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以它的商品属性进入市场流通,以卖交易的方式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唢呐班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在文化建设方面,唢呐班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文化自信,传承着古老之美德,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功能和价值所在。唢呐班作为民众世代相传的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对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培育文明乡风和改善民众生活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二)是构建乡村和谐社会的基础
长路漫漫亦灿灿,不同历史时期乡土文化虽具有不同的样态,但无疑都蕴含人生观、价值观、倫理观等多种元素,乡土文化中的唢呐班也透露着村民之间的处世规则与相守之道。因此,应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作用,让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而乐班是广大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易于和老百姓产生共鸣,也是反映老百姓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乡村唢呐班与民俗传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已经成为维系农村社会和谐的必备要素,并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三)是彰显乡村地域特色的符号
唢呐班这种优秀的乡土文化无论作为乡村生产方式或传统民俗活动,都是一个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的承载和表现形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括乡风文明建设,还包括对当地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同时,提升农民群众的道德素养。“这些独特的乡土文化元素,既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形象、内涵基础之所在,又是是彰显乡村地域特色的符号,更是唤起广大民众对我国古老农耕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可忽视的因素。”[6]
(四)是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源
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优秀乡村文化中的唢呐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环境、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有效推动民间艺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经济增长带来更大可能。因此,乡村唢呐班是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源。”[7]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苏北唢呐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文化乡愁”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伴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变化,苏北唢呐班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开展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传承探索,使苏北唢呐班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成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断反思中寻找更加合理的发展路径,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8]
(一)培育农民乡土文化认同感
唢呐班这种优秀的乡土文化并不是无根之花,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具有本土性、生活性、自然性等诸多特征,是在广袤的农村土壤中绽放的美丽之花,也是百姓乡土认同感和乡土情怀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将优秀乡土文化唢呐班的传承融入学校教育,深入苏北乡村并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浓郁的的乡土情怀和认同感,推动优秀乡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乡土文化接班人
培养乡土文化传承的精英和接班人,应从根源上进行改善。第一,对现有各类民间艺人进行保护。尽管苏北农村文化发展确实存在不容制约的因素,但并非毫无生机,恰恰相反,唢呐、戏曲、杂技等民间传统艺术彰显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仍深受百姓喜爱。然而,这些优秀的民间艺人大多处于“失语”状态,甚至有被遗忘的危险。因此,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应给予民间艺人经济补贴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第二,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农民既是农耕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受益者,农村需要文化的滋养,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懂艺术、知农村的文化农民的参与”[9]。为此,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村民文化活动,可设立乡土文化发展基金,凸显村民文化主人翁意识、培养农民的乡土文化保护意识。第三,培养乡土精英的最根本措施就是教育、培训。如,苏北地区可以建立民间唢呐人才培训班,聘请民间艺术专家对唢呐艺人进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传帮带”作用,提高唢呐艺人的技艺水平和表演能力[10]。
(三)以时代精神为背景的新作
任何一种艺术都要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在社会变迁中历久弥新。苏北乡村乐班传统演奏曲目大多选自民间传说、民间音乐、历史典故中的精彩片段,一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经加工创作改编而成。而现如今人们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往,若唢呐班在编排上墨守成规,则受众仅维持在40岁以上的年龄,失去年轻的群众基础,致使唢呐班表演跟不上时代发展。
在乡村唢呐班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应对苏北乡村乐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进行深入挖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唢呐班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如苏北徐州地区的唢呐班,可以尝试创作一些反映当今时代风采,建设美丽徐州的新时代唢呐曲目,上到国家方针政策、光辉历程,下至地区先进人物事迹,将徐州城市建设的新举措、徐州地区突出的政绩、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徐州好人”“十佳劳模”的先进事迹等融入乐曲的内容。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重要路径是通过非遗的传播,为此,学校、媒体、公共文化机构等在非遗方面的传播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第一,可借助新媒体力量,通过“大数据”时代的微信、QQ、抖音、哔哩哔哩等多种平台进行宣传普及并推送各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讯,让所有人第一时间能够了解文化更新内容。第二,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搭建互动平台。如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开发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小程序、APP软件、AR虚拟技术等,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主要以提升青年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扩大民间音乐传承传播的范围,让更多的人能够更真实、更便捷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为传统行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各大高校成立民间乐器社团。如,苏北地区各大院校可以开展类似活动如“民间音乐进校园”, 定期邀请民间唢呐班传承人到学校开展公开课;向学生们介绍唢呐、扬琴、二胡等民间乐器,介绍民间音乐的历史。积极推动民间音乐进校园,以上对于助推唢呐班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结 语
当前,民间音乐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难题。“任何的音乐种类要获得良好发展生态,都需要更多人参与其间,才能确保乐种在正常发展中形成良性循环。[11]”苏北地区的乡村乐班传承亦是如此,需培养村民文化自信,优化传承生态、完善传承机制、培养多元传承方式,新时代下赋予其新形式和新内容,进而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总的来说,唢呐班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与深入而受益匪浅,加之其特殊的生存状态而备受关注。在乡村振兴这样的大背景下,唢呐班的保护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不仅在演出数量与质量方面有所提升,而且在文献研究层面也硕果累累。
注释:
[1]赵宴会.重视乡村乐班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基于苏北乡村唢呐班的调查与分析[J].
艺术百家,2011,27(03):223-22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
[3]于浩.中国“重装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I].中国人大,2011(5):53-54.
[4][5]赵宴会.重视乡村乐班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基于苏北乡村唢呐班的调查与分析[J].艺术百家,2011,27(03):223-225.
[6]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3).
[7]张敬燕.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
[8]周芳. 鄉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
[9]谢治菊.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2,(4).
[1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58-259.
[11]郝亚男.贵州从江侗族唢呐音乐探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