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戎 隗媛媛 顾俊朴
摘要: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以兼职为主,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缺乏,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完善相关机制,打通国防教育教师学历和职称提升路径,多渠道选拔专业教师,军民深度融合,建立军地共育人才培训体系,推进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期推进。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国防教育教师是学校国防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建设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是学校国防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本研究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入手,以重庆市为例,对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掌握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分析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在重庆市学校国防教育教师中,随机抽取162人作为研究样本,发放问卷162份,回收问卷 131份,回收率 80.86%,其中有效问卷125份,有效率95.4%。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探索研究。问卷包含27道单选题,内容主要涉及国防教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专业、职称等个人基本情况,国防教育教学开展情况,职业认同情况,专业与技能水平情况等。问卷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问卷信效度,得出结果α系数为 0.893,KMO值为0.743,Sig为0.00,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同质性信度和结构效度。通过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分析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历和职称结构有待优化
教师学历与职称结构是学校国防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与职称结构整体偏低,有待优化。由表1可知,本科及以下学历教师占比为72%,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较少,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仅占国防教育教师总人数的1.6%。教师整体学历水平有待提升。由表2可知,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职称情况主要集中于初级,占比42.4%,甚至16%的教师尚无职称,高级职称教师仅占12%。教师队伍职称水平整体偏低。
(二)专业化人才缺乏
国防教育教师专业化既是提升国防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国防教育科学长远发展的必要保证。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专业来源不一,专业化人才缺乏。由表3可知,国防教育或军事学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为0,教育学专业占比为41.6%,其他各类专业占比为58.4%。通过问卷结果可知,有军队服役经历的国防教育教师仅占19.2%,其余80.8%的教师均无军队服役经历。隔行如隔山,其他专业教师在国防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退役军人具备一定的国防教育素养,但是教学技能略显不足,国防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有待加强。
(三)队伍专门性不足
通过问卷可知,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占比为86.4%,专职教师占比仅为13.6%,兼职教师占据绝大多数。其中,兼职教师的来源主要为思政或体育教师占比44.4%,学生辅导员占比25%,其他科目教师、行政人员、保卫人员等共占比32.4%。兼职教师除了国防教育还兼有其他教学或行政工作,这些工作分散了其大部分精力,国防教育作为其“副业”,教师们很难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来提升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国防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四)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专业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是衡量一名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包括师德师风、职业认同、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等多个方面。由调查可知,学校国防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高。其中认为国防教育非常有意义的教师占本次调研人数的93.6%,非常热爱或比较热爱国防教育事业的教师占本次调研人数的96%。但是在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方面,此次调研大多数教师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对国防教育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非常熟悉的教师仅占比20.8%;而不太熟悉甚至不熟悉的教师比例高达25.6%。对国防教育相关的新形势和新发展非常熟悉的教师占比21.6%;而不太熟悉甚至不熟悉的教师比例也达到了27.2%。说明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较为欠缺,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四、讨论与建议
(一)打通国防教育教师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路径
国内目前招收国防教育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地方高校仅有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寥寥几所,国防教育教师学历提升大多数依赖于教育学或其他相近专业。而国防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是一个独立的专业门类,其他专业的学习对国防教育教师的能力提升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快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促进国防教育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提高国防教育学科学术地位,为国防教育教师学历提升提供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目前的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缺少与国防教育相关的专业系列,国防教育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受到限制,只能申报其他专业系列职称或研究员系列职称。而国防教育教師相对课时少、科研项目少、奖项少,在参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存在较大劣势,职称晋升难。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结合国防教育教师的工作实际,通过单设、单列、单评等职称改革措施,为国防教育教师职称晋升提供有力保障。
(二)多渠道选拔专业教师,推进师资队伍专业化
当前国防教育教师来源主要是思政教师、体育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师资力量五花八门,专业性欠缺。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校国防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无论是国防教育专业研究生,还是军转干部,亦或是其他具有良好国防教育素养和兴趣的优秀教师,各单位应广纳优秀人才,采用校招、公招、考核、选聘、军转安置、校内选拔等多渠道选拔专业教师,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师资专业水平,推进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同时,要合理调配资源,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深厚国防理论功底、丰富教育实践经验、过硬军事技能素养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加入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作为学科带头人,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国防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专业化发展。
(三)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当前学校国防教育教师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较为稀少,且面临各种边缘化危机,归根结底是因为国防教育学科不受重视。应加大对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国防教育设为必修考試课程,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包括经费保障、物资保障、场地设施保障、师资力量保障等。加强教育管理与考评机制建设。把党委、校办、保卫处、教务处、学工部等部门纳入国防教育成员单位体系,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国防教育管理机制。同时,组建国防教育专家督导小组,加快国防教育考评机制建设,改变国防教育“有教学而无考核评估”的现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进学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发展。
(四)军民深度融合,建立军地共育人才培训体系
学校国防教育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与非专业人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师资培训有关。学校国防教育教师培训以往仅限于校本培训或依托地方高校开展,偏重于“教育性”,而轻“国防性”。近两年来,随着军民融合发展,开始依托于军地双方开展相关培训,逐步提升其“国防性”,是一项较大进步。但仅仅是培训主体的转换还不够,还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军地共育人才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国防教育师资培训的专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军民深度融合,从顶层设计上,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进行统一规划; 从制度建设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从成果转化上,力争教育资源共享、转化成果共赢,共同打造军民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基地。让更多的国防教育教师走进军营,感受“兵味”,切身体会国防的意义、国防教育的实际内容,以更前沿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提升学校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存良.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11):58.
[2]常白茹.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科学,2019,10(3):136.
[3]朱芳转.学校国防教育师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3(5):61.
基金项目:重庆市2021年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课题“重庆市国防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标准建设研究”(21JGY30);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下重庆学校国防教育教师培训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21-00-711)。
(作者简介:尹戎,重庆市人民武装学院副院长;隗媛媛,重庆市人民武装学院研究实习员;顾俊朴,重庆市人民武装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