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静静
(河南省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手术室,济源 454950)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多发于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临床以异常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针对EC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会对机体造成应激损伤,导致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2]。因此针对EC手术患者需实施有效麻醉方案,以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促进术后恢复。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麻醉后的不良反应较多且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3]。七氟醚作为近年来新型麻醉药物,其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具有麻醉诱导时间短,患者苏醒快等优势[4]。但联合瑞芬太尼后应用于EC手术患者中是否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鲜有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诱导与维持麻醉在EC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设计符合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EC手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A组43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2.46±6.3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15例。B组43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3.25±6.05)岁;ASA分级:Ⅰ级25例,Ⅱ级18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EC符合《妇产科学(第9版)》[5]中相关诊断标准;均于腹腔镜下进行手术且符合手术适应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对本次麻醉药物过敏者;术前已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室后建立右上肢静脉通路,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给予两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 mg静脉注射。A组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诱导与维持麻醉,选择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面罩吸入纯氧3 min后开始诱导,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设置血浆药物浓度为3 ng/ml,并开启七氟醚挥发罐,以氧流量4 L/min从0.5%开始吸入,待意识消失后用维库溴铵0.1 mg/kg辅助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机。麻醉维持使用静吸复合,吸入七氟醚(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028,规格:120 ml)1%~2%持续吸入,同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1.0μg(kg·min)。B组则采用常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7 mg/kg,丙泊酚2.5 mg/kg,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8 mg/kg,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917,规格:2 mg)负荷剂量0.5μg/kg进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丙泊酚静脉输注1.5~2.0 mg/kg,瑞芬太尼以0.3~1.0μg/kg·min静脉给药。术中均间断给予罗库溴铵注射液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后中断所有麻醉药品,在患者意识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后进行拔管。
1.4 观察指标 ⑴对比两组不同时点[麻醉前(T0)、气腹30min(T1)、手术结束时(T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变化情况。⑵统计两组头晕、恶心呕吐及嗜睡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处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多个时点采用重复度量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两组T0时点HR、MAP及Sp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点HR、MAP水平均高于T0时点,A组在T1及T2时间点的HR、MAP及SpO2水平均低于B组,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时间点 HR(次·min-1) MAP(mmHg)A组(n=43)B组(n=43)T0 T1 T2 T0 T1 T2 F组间P组间F时点 P时点F组间与时点交互P组间与时点交互---80.68±5.32 84.67±2.16 82.58±2.36 80.29±4.85 90.46±2.39 88.57±2.66 253.426(<0.001)371.428(<0.001)152.649(<0.001)64.71±5.36 71.45±5.38 65.43±6.62 63.58±5.21 78.27±5.54 71.35±3.62 193.462(<0.001)237.268(<0.001)105.467(<0.001)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目前,临床仍将手术作为治疗EC的首选方案,腹腔镜下EC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7]。但手术均为侵入性治疗,加之术中需要麻醉药物,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不利于术后恢复[8]。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意义重大。
瑞芬太尼作为临床常用的全麻诱导药物,其属于μ型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具有强效镇痛作用,在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降解,故起效较为迅速,且可稳定达到血药浓度,发挥镇痛作用,半衰期较短,能够在体内快速清除,在停止输注后可使患者的呼吸快速恢复[9-10]。丙泊酚与七氟醚作为临床手术中常用的麻醉维持药物,其中丙泊酚作为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可在短时间内产生睡眠状态,具有迅速且平稳的优势[11]。七氟醚属于有机化合物,具有催眠镇静起效迅速的优势[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T1时间点的HR、MAP及SpO2水平均高于T0时点,A组在T1及T2时间点的HR、MAP及SpO2水平均低于B组。结果提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诱导与维持麻醉更利于EC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七氟醚在吸入后可对人体血管内皮起到改善作用,在促进一氧化氮与前列腺素生成后可加快血管内皮功能舒张,促进血液系统循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13-14]。通过吸入七氟醚可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麻醉效应,且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通过流量-代谢偶联机制降低脑代谢收缩血管,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15]。结果还显示,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B组。提示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更为安全。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七氟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术中肌松药用量小,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较轻,减少术后因应激造成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诱导与维持麻醉应用于EC手术患者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