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鹏 黎启国 王志远
传统工矿企业正逐步走向衰落,城市发展逐步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要门类的“产业重构期”和“转型发展期”,大多数矿城和矿山相继探索转型,矿山公园的建设和生产遗迹的保护也日益被重视,然而有关矿山的研究却多集中在“矿山公园”的规划布局、总体规划、矿业遗产的特征分析、景观修复设计以及矿山旅游开发上[1],针对矿业生产遗迹的系统研究较少,导致大量矿山型生产遗迹在转型中被忽视,生产遗迹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本文结合矿业生产遗迹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归纳总结矿业型生产遗迹的类别,并分类提出不同尺度下矿业生产型遗迹的适应性再利用模式,为矿山公园和矿业生产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针对矿业生产遗迹的再利用问题,国内外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国际矿业遗产保护主要集中在“矿业遗产景观、矿业遗产旅游、矿业遗产评价”等方面,如“欧洲欧洲工业遗产线路”(ERIH)和“美国国家煤矿遗产线路”(NCHA)通过打造区域文化遗产和矿业遗产路线的方式,实现遗产区域层面的整体利用,建立了区域矿业遗产的保护体系[2];英国铁桥峡谷通过再现铁桥景观、鼓风炉遗址,将采矿区、铸造厂、车间仓库的设备和建筑进行整体改造利用,形成山水景观和工业文化并存的铁桥文化遗产地[3]。德国“关税同盟”煤厂和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通过整体功能植入再设计实现了地区的再生等。
国内学者倪琪、谢艳平等人通过对矿业遗迹进行全面的分类和等级评价[4],提出矿业遗迹“点状保护、现状保护、面状保护”的保护模式;梁登、李明路等人将矿业遗迹调查内容以“遗迹名称+编码”的形式建立了细致的矿业遗迹分类体系[5];戴湘毅、唐承财等人对城镇型矿业遗产按时间顺序、矿种、矿业活动过程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矿业遗产分类,并提出了“教育—博物馆”模式、“游憩—公园模式”、多功能—综合体模式等多种利用方式[6],郑伯红等人结合湖南宝山国家矿山公园规划设计实践,总结出地下矿业遗迹保护开发的四种类型,包括“直接展示型、载体展示型、体验参与型和场景展示型”[7](表1)。
表1 国外矿业山型遗迹保护与利用进程表
生产遗迹自身具有不同尺度特征,其再利用方式应结合遗迹尺度、规模、大小进行针对性利用。笔者按照宏观尺度的整体矿区、中观尺度的生产功能区和微观的建筑生产建构筑与设备等三个层级对生产遗迹进行了分类(图1~3)。
图1 宏观整体矿区——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
图2 中观生产功能区—埠新海州露采场
图3 微观生产建筑设备——嘉阳矿活化石蒸汽小火车
宏观尺度的整体矿区指整体矿山的组织布局,由露采场、井下开采区、选矿区、尾矿坝以及其他生产场所按照一定的生产秩序布局而成;中观尺度的生产功能区指露采场、井下开采区、选矿区、尾矿坝等生产功能区;微观尺度的生产建构筑设备即指矿业建筑设备以及生产构件组件等。
“适应性再利用”最早出现在华盛顿马厩改造工程中,并将其改建成公寓住宅楼,多指利用新方法适应原有建筑的用途。张宗兰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认为适应性再利用是在新旧的转化过程中既能保证旧的记忆,又能使旧建筑引入新功能获得新生[8],陈秀云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层面,提出“功能置换、内部空间整合、低能耗改造与新旧建筑融合”等多种再利用手法[9];王璐等通过将创意文化产业植入旧工业建筑,激发旧工业建筑的活力与功能[10]。
对于矿业生产遗迹的再利用,笔者认为“适应性再利用”是应用新方法、新设计使原有生产遗迹适应新功能。以往的适应性再利用多是针对建筑而言,然而新设计新方法能适应于不同尺度类型的矿业生产遗迹,无论是宏观尺度的矿区,还是中观尺度的生产功能区,亦或是微观尺度的生产建筑设备,均能针对性利用。本研究即是在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不同尺度生产遗迹的再利用模式。
(1)矿山公园模式
矿山公园是以展示人类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可供人们游览观赏、进行科学考察与科学知识普及的特定的空间地域。2004年国土资源部就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并启动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截至2017年,我国已有72家国家矿山公园(图4)成功申报建设,矿山公园的申报建设正成为我国进行整体矿区生产遗迹再利用的主要模式,文中(表2)选取了中国8家典型矿山公园的成功案例进行了介绍。
表2 中国8家典型矿山公园模式案例信息一览表
图4 我国72家国家矿山公园分布图
(2)旅游目的地模式
旅游目的地模式多见于国外具有悠久工矿历史和生态景观的城郊小镇,这些城镇通过综合提升自身文化景观,将矿业遗迹转变为具有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以达到再利用的目的。英国铁桥峡谷以标志性的铁桥和熔炉鼓风炉为景区特色,通过对采矿区、工厂、铸造厂、车间和仓库等进行再利用,梳理巷道、轨道、运河、坡路和铁路编织成的古老运输体系,将文化植入到建筑进行整体改造,形成了由7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英国布莱纳文工业遗址则对矿场、采石场、原铁路运输系统、熔炉及工人生活区进行整体再利用,呈现了布莱纳文工业区工业革命最重要的遗址,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其他如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和澳大利亚淑芬山都是旅游目的地模式的典型案例(表3)。
表3 国外矿山旅游目的地模式典型案例表
中观生产功能区的再利用模式多从场所特点的角度出发,以文化植入、功能更新、生态修复等手段进行适应性再利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矿山案例,归纳总结出四种生产功能区再利用模式,分别为矿业文化区模式、活动公园模式、创意园区模式和特色景点模式。
(1)矿业文化区模式
矿业文化区模式多通过对原有生产功能区区域的生产遗迹进行保留、展示和改造,形成矿业遗存和生产遗迹展示的区域,整体改造的成果多以“矿业博览园、工业生产区、生产遗址区”等形式面向社会。如宝山矿业博览园(图5)通过对钻井遗迹、选矿遗迹和设备等集中的区域进行整合并展示,另通过建设矿山博物馆等展示功能,丰富了场地矿业文化。
图5 宝山国家矿山公园矿业博览园
(2)活动公园模式
活动公园模式多指对废弃场地如废石厂、尾矿库等特殊场地等进行的整体改造和生态修复,打造既具有生产文化,又具有自然生态景观的活动公园。如北杜尹斯堡景观公园(图6)通过对原有生产设备和厂房进行保留改造,同时整体提升周边景观品质,结合特有生产文化小品将废弃场地改造为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公园。
图6 北杜尹斯堡景观活动公园
(3)创意园区模式
创意园区模式在目前的场所再利用模式中较为常见,它以低廉价格和独特文化吸引艺术、绘画、摄影和中小型办公室的多元功能,对场所建筑和设备进行活力提升;另外还可引入新设备和新工艺流,打造场所名片。如开滦KMA产业园(图7),就是对老唐山矿厂房进行植入文化,同时融入音乐培训、鉴赏和休闲等功能,成功将老厂房片区改造为具备音乐与艺术功能的创意文化区。
图7 开滦KMA创意产业园
(4)特色景点模式
特色景点模式多指地形条件特殊或生产文化景观奇特的场地改造模式。该模式多针对废弃场地进行特色文化塑造和景观修复,如利用露采场改造成的露采观光区和利用废弃井巷巷洞改造为的井巷文化区等;宝山国家矿山公园井下探秘区(图8)通过对巷洞进行修复和线路规划,打造为具备矿业科普、文化教育、探险互动体验的井下探秘区(表4)。
图8 宝山矿山公园井下探秘景区
表4 中观生产功能区再利用模式表
较之工矿遗产建筑的再利用,矿山型建筑设备的再利用模式更为多元。工矿遗产建筑大多是通过功能置换、改扩建方式和新旧融合等适应性再利用手法进行的改造利用,其模式也以博物馆模式、展览馆模式、创意办公模式居多。而对于矿山型生产遗迹的微观建筑设备改造手法则更为多元,多数矿山型设备和构件可通过拆卸重组和象征隐喻的方式进行再利用,形成了具有当地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和矿山小品,这类型的矿山设备与构件的改造模式多以互动体验模式和雕塑景观模式居多。
总结来看,对于生产建筑及设备层级的再利用,应从建筑设备特性出发,在保持原有建筑结构、设备外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融入新功能,使老建筑设备在新功能下能重现生机。通过对国内外具体案例的总结,其适应性再利用模式可分为博物展览馆模式、体育建身模式、文化休闲模式、创意办公模式、零售商业模式、餐饮模式、互动体验模式以及雕塑景观模式等8种模式(图9,表5)[11-17]。
表5 微观生产建筑及设备再利用模式一览表
图9 微观生产建筑设备的8种再利用模式
矿山型生产遗迹记录了时代发展水平和矿业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地域文化和生产文化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再开发价值。在当前矿山转型的大背景下,对于矿业生产遗迹进行保护与再利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工矿遗产的重要理论补充。本研究为我国矿山型生产遗迹的适应性再利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创造性地提出了矿山型生产遗迹的层级分类,并建立矿山型生产遗迹的层级分类再利用模式,以期为我国矿山型遗产的再利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资料来源:
图1~3,6~7,9:网页查找;
图5~8:中国湖南宝山工矿旅游景区(矿山公园)详细规划;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