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丹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医院口腔科 周口 477150)
造成牙齿缺损原因众多,最常见的牙齿缺失原因可能是由于早期龋齿或事故导致,全冠修复或材料填充等传统修复方式主要针对缺损面积较大患牙的修复,虽然可以有效保留患牙残冠和残根,但受渗漏、粘贴连接不良、继发龋及牙折等原因影响存在一定修复失败风险[1-2]。一般牙冠过于弯曲或者短小以及根管钙化不通等其他原因形成的牙齿缺损,如用常规的修复方案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效果一般都是不尽人意的[3]。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发展,高嵌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修复方式,是以牙科修复缺损面积和取代旧修复体为主[4-5]。若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更大地减少制作工序、降低误差、使美学修复效果更好,且修复牙体预备量较少。在高嵌体受到欢迎时,同时也因其边缘更长受到质疑[6]。因此,本研究中采用微创粘贴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旨在探究其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咀嚼能力、美学效果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140例,根据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桩核冠修复组和高嵌体修复组各70例。桩核冠修复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4.1±11.8)岁。高嵌体修复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5.1±12.6)岁。两组患者一般病历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内容均已告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患者牙体已完成根管治疗,无明显不适;(2)或牙体缺失患者,需要更换旧填充物或修复体;(3)根尖周无明显阴影,或阴影范围缩小。排除标准:(1)病历资料不全者;(2)患者牙齿缺损过大,无法满足嵌体和剩余牙体的最低强度;(3)患者牙体松动,松动度大于Ⅰ度,牙槽骨吸收多于1/3;(4)磨牙症、咬紧牙等咬合异常患者。
1.2.1修复方法
牙齿修复前,对所有患者口腔卫生进行检查,必要时对患者行龈上洁治等牙周治疗。将薄壁弱尖部位和腐质去除,做好咬合面牙体准备。桩核冠修复组:采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模,与超硬石膏灌注模型,在自然光下使用比色板进行比色,修复体完成后,要求患者复诊试戴,调整修复无问题后,进行消毒、隔湿,树脂粘接剂粘接,并进行二次咬合。高嵌体修复组:对预备挤压进行吹干并隔湿,对工作侧颌以及颊侧咬合情况扫描并详细记录。根据牙齿咬合度设计临近牙齿的理想修复体,然后启动研磨程序,机床与计算机连接设计制作高嵌体。对患者咬合情况及试戴整形后的高嵌体进行修整,对高嵌体上釉前进行超声清洗,烧制、试戴、调整。采用氢氟酸酸蚀和涂布硅烷偶剂对高嵌体进行处理,预备牙体与高嵌体使用树脂粘结剂粘贴,口内调颌,抛光并修复。
1.2.2牙齿功能比较
修复后依从咬合面、穿龈区、咀嚼能力、唇颊外形等方面对牙齿功能进行比较。咬合严密、牙列整齐、牙齿功能恢复正常。牙齿功能好转主要表现为咬合间隙轻微、牙列基本整齐。
1.2.3SAS、SDS评分对比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7]、抑郁自评表(SDS)[8]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SAS评分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按照“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进行计分。在自评结束后,将20个项目分数相加,乘以1.25取得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通过20个反应抑郁主观感受项目对SDS评分进行评分,每个项目按照症状出现频度分为4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为反向评分。自评结束后,将20项所得分数相加后乘1.25得标准分。SDS标准分评分标准分解值为53分轻度抑郁分值为53~62分、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重。
1.2.4修复效果
采用改良版美国公共卫生协会评价标准(USPHS)[9]在修复治疗后3个月后复诊时,作为修复效果评价依据。依从边缘适合性、边缘染色、颜色匹配等美学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划分为A、B、C 3级,A级:颜色、外观、边缘、固位均良好,牙龈健康、无敏感性、无继发龋齿;B级:颜色、外观、边缘、固位较好,牙龈健康、轻微敏感性、无继发龋齿;C级:修复体存有缺陷,边缘出现破损或修复体脱落,颜色存有色差、与牙体分离,出现持续性牙龈炎症、牙体损坏、严重敏感。修复有效=A级+B级。
1.2.5美学效果满意程度比较
对所有患者采用自制满意程度调查表对美学效果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进行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修复前咀嚼效率、咬力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患者咀嚼效率、咬力有所上升,与桩核冠修复组相比,高嵌体修复组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患者牙齿功能比较
修复前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SAS、SDS评分有所减少,与桩核冠修复组进行对比,高嵌体修复组SAS、SDS评分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SAS、SDS评分对比分]
与桩核冠修复组相比,高嵌体修复组患者牙体修复有效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修复有效率比较[n(%)]
与桩核冠修复组相比,高嵌体修复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程度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美学效果满意程度对比[n(%)]
临床上后牙牙体损伤修复方法众多,全冠修复、桩核冠是最为常用的修复方法[10]。但对于颌龈过短、经塑化治疗的牙齿、老年细小弯曲的根管,因无法做桩顶预备的牙齿冠修复就达不到满意的修复效果[11]。随着近年来修复材料的发展、粘接技术的提升,嵌类体修复成为新的牙体缺损修复的主流。临床应用的嵌体类材料包括嵌体、高嵌体、超嵌体,其中高嵌体由常规嵌体发展形成,覆盖一个或多个牙尖,能够有效保护牙齿,修复时去除牙体量较少,符合微创修复观念[12-13]。传统制作过程缓慢,随着技术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高嵌体修复,帮助获取更为清晰印模和模型,并上下颌形成咬合关系,极大的缩短了制作时间、避免局部咬合明显、应力集中、精准度更高。通过高嵌体修复后牙,利用髓腔固位更大提高修复适应症范围,同时也减少了牙齿预备程度。高嵌体不需要预备至牙齿颈部,避免了因龈缘不密合或冠边缘过长过短造成龈炎等并发症的发生[14-15]。
高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窝覆盖、高出整颌面的修复体,因粘接剂粘于窝洞内,常用管内及根管固位。但对于牙体缺失较大且无法固位的患牙,利用桩核系统进行修复[16]。相关研究显示,对患牙采用全冠修复或核桩冠修复,对牙体磨损较大,导致牙组织剩余量极少,牙体抗力减少,增加牙体折裂的风险[17]。而高嵌体保留较多牙体组织,提高了患者牙齿抗力。修复体通过对整个颌面的覆盖,从理论上提高了患者在咀嚼时对抗水平向分力的能力,有效预防牙折[18]。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创粘贴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患者牙齿咀嚼能力恢复较好,有效减少咬合偏差。
焦虑自评量表SAS是心理学上评定心理焦虑的专用标准,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精神医生最常使用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抑郁自评量表SDS,包含项目20个,分为级评分[19]。使用简便是该量表的主要特点,其评分可以直观的反应出患者抑郁的直观感受,但其效果对智力水平低下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使用效果较不理想,在相关研究中表示,SAS、SDS评分可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能够对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发展做出直观的评价[20]。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创粘贴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有所改善。
随着人们的美学要求的追求,要求在修复时患者咀嚼能力恢复同时,体现出自然、生动、质朴的个性美。在牙体修复时高嵌体保留大部分牙组织,更大的增加了牙体抗折力,减轻牙龈组织受损,避免呆板情况发生。自然光下通过比色板进行准确颜色选择[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创粘贴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良好、美学效果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通过微创粘贴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患者牙齿功能恢复良好,美学效果、满意度较高,为临床后牙牙体修复提高一定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