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丰志,张卫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 (天津 300250)
逆行性牙髓炎具有发作时间长、剧烈疼痛等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引起牙髓坏死,影响患者的饮食与生命质量[1-2]。在治疗逆行性牙髓炎患者时,除进行根管治疗外,还需缓解牙周炎症,因此,探寻有效的局部抗菌用药对患者牙周恢复有促进意义。碘甘油是临床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常用药物,可发挥杀菌作用,但有研究发现其无法长期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而影响治疗效果[3]。另有研究发现,在牙根管内封存抗菌药物可提高给药浓度,如米诺环素,可长效抑菌,促进牙周组织恢复[4]。基于此,本研究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碘甘油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85例(85牙)逆行性牙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43牙)和对照组(42例,42牙)。试验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4~61岁,平均(40.89±8.31)岁;患牙位置,磨牙24例,前磨牙14例,前牙5例;患牙松动度,Ⅰ度19例,Ⅱ度24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2.16±9.85)岁;患牙位置,磨牙23例,前磨牙15例,前牙4例;患牙松动度,Ⅰ度20例,Ⅱ度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口腔检查发现典型牙周炎症状,叩诊有中轻度疼痛感,X 线片检查牙周组织出现广泛性破坏,患牙牙冠温度测试反应迟钝,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袋附着丧失>5 mm、深度3~10 mm,诊断为逆行性牙髓炎;单牙患病,患牙松动度为Ⅰ~Ⅱ度。排除标准:认知不全或合并精神疾病;对本研究药物米诺环素、碘甘油过敏;近期接受过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合并恶性肿瘤;近期进行过牙周手术、根面平整治疗;伴有内分泌系统疾病。
两组均进行口腔检查、X线检查,观察患牙根管、根尖、牙槽骨等状况,了解牙周破坏情况,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如采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龈上洁治、龈下洁治、根面平整治疗,之后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3%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患者牙周袋,在进行牙周治疗的同时,予以根管填充治疗,X 线片显现填充物距根尖孔约0.5 mm 时为根管填充满意。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Sunstar INC.,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50106,规格:0.5 g)辅助治疗:使用注射器于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以软膏溢出龈缘、患者有肿胀感为准,1次/周。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碘甘油(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611,规格:1%,)辅助治疗:使用碘甘油洗涤患牙牙周袋,2次/d。
两组均治疗1个月。
比较两组疗效、牙周指数及龈沟液炎性因子。(1)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牙龈出血、红肿等症状消失,牙周袋深度下降≥2 mm,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下降为0分;有效,治疗后患者牙龈出血、红肿等症状有所改善,牙周袋深度下降1~2 mm,SBI下降为0~1分;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牙周指数:于治疗前、后,统计两组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计分如下,SBI,0分(龈沟轻探不出血,龈乳头、龈缘外观正常)、1分(龈沟轻探不出血,龈乳头、龈缘轻度炎症)、2分(龈沟轻探点状出血,牙龈颜色改变)、3分(龈沟轻探出血且溢出龈沟,牙龈轻度水肿)、4分(龈沟轻探出血,牙龈颜色改变及明显肿胀);GI,0分(牙龈正常)、1分(牙龈轻度水肿,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2分(牙龈水肿光亮,重度炎症)、3分(牙龈红肿有溃疡,明显炎症,自动出血);PLI,0分(龈缘无菌斑)、1分(视诊龈缘无菌斑,探针可在患牙游离龈区刮出薄层菌斑)、2分(龈袋、游离龈区等可见堆积软性沉积物)、3分(龈袋、游离龈区等可见大量软性沉积物)。(3)龈沟液炎性因子:治疗前、后,清除患者龈上菌斑,消毒吸潮纸尖插入患牙牙体远中、近中、舌侧、颊侧的龈沟,取出后称质量,置入250 ml磷酸盐缓冲液中,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龈沟液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SBI、GI、PL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I、GI、PLI 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周指数比较(分,±s)
表2 两组牙周指数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SBI 为龈沟出血指数,GI 为牙龈指数,PLI 为菌斑指数
组别 例数 SBI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3 3.30±0.65 0.76±0.31a对照组 42 3.08±0.71 1.45±0.46a t 1.491 8.127 P 0.140 <0.001组别 例数 GI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3 2.41±0.50 1.01±0.47a对照组 42 2.27±0.42 1.54±0.55a t 1.396 4.780 P 0.166 <0.001组别 例数 PLI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3 2.50±0.43 0.81±0.32a对照组 42 2.34±0.39 1.37±0.49a t 1.796 6.253 P 0.076 <0.001
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hs-CRP、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μg/L, ±s)
表3 两组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μg/L,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hs-CRP 为超敏C 反应蛋白,TNF-α 为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hs-CRP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3 14.03±3.28 4.95±1.94a 7.74±2.15 3.01±1.13a对照组 42 13.61±2.97 7.16±2.25a 8.02±1.87 4.21±1.52a t 0.622 4.854 0.640 4.137 P 0.536 <0.001 0.524 <0.001
逆行性牙髓炎发病实质是牙周膜或牙槽骨等受损,出现致病菌感染,引起牙根尖感染,进而逆行感染导致牙髓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根管充填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时消灭牙周组织的致病菌也是临床治疗重点,即进行抗菌药物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5-6]。
临床一般采取碘甘油辅助治疗牙周疾病患者,通过促使病原菌蛋白质变性来杀灭致病菌,但由于口腔唾液分泌、吞咽行为等影响,碘甘油难以长时间停留在牙周组织处,缩短杀菌时间,加上牙周袋本身的生理环境可为细菌提供适宜环境,最终影响杀菌效果[7]。有研究发现,对牙周疾病患者实施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蛋白质合成,制约胶原酶活性,对诱发牙周炎的病原菌可发挥较强的消灭效果[8-9]。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BI、GI、PLI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碘甘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作用于患牙牙周袋底部,吸收水分后构成硬壳,于牙齿表面生成薄膜,在薄膜内释放有效成分,隔绝外界口腔分泌液、牙周袋生理环境等侵扰,长时间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提高抗菌效果,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从而缓解牙周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由于hs-CRP、TNF-α等促炎因子参与牙周病变过程,所以监测其水平可反映疾病情况[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龈沟液hs-CRP、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方面较碘甘油更具优势,主要原因为米诺环素抗菌效果更为优越,在牙周袋停留时间更长,可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以缓解炎症反应。
综上,与碘甘油相比,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