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群慧
“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比全国目标提前5年。”——这是上海对国家和世界的承诺。为此,“鼓励公众节能降碳,积极创建低碳发展实践区和低碳社区”被写入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碳普惠”的概念从设想步入上海市民的视野。
什么是碳普惠?简单地从字面理解就是将低碳权益惠及大众。更全面地来说,碳普惠是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建立起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二氧化碳当量作为碳普惠制核证减排的单位。碳普惠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碳金融”的方式,调动公众积极加入全民节能减排行动,自愿践行低碳生活,激励对资源占用少或为低碳社会创建作出贡献的公众和企业,既通过消费端带动生产端低碳,又通过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技术创新,是碳市场等强制减排行动之外的重要补充,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实早在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批准了我国首批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上海是其中之一。在北京、广东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已经将碳普惠制纳入到碳交易体系中,推动低碳绿色生活的实现。目前,国内已有广州、南京、无锡、成都、深圳、武汉、北京、抚州等城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碳普惠活动。随着低碳环境理念的深入人心,蚂蚁森林等第三方平台公司减碳激励机制也针对平台用户纷纷应运而生,上海也将建立碳普惠体系提上了日程。
今年2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本市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意味着以后个人的减碳行为也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参与碳市场,获得激励。本市有关部门编制了《关于推进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着手开发碳普惠APP等平台。未来将依托于平台对接的公共机构数据量化公众的低碳行为减碳量,并给予其相应的“碳币”或“碳积分”。公众用“碳币”可在碳普惠平台上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也可进行碳抵消或进入碳交易市场抵消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
在营造全社会共同发展低碳经济的氛围中,除了加大宣传、引导碳普惠APP的使用,或许还要加大“普”和“慧”的力度。
随着近年来大数据建设和技术的不断更新,随申办APP功能不断强化、扩充,已成为市民最常使用的手机程序。即将开发的碳普惠APP同样可以附着在随申办APP的功能中,一键直达。除了顶层设计的考量,还要针对本市的特点,整合各部门低碳工作内容和优势资源,将节水、节气、节电、可再生资源利用、垃圾分类回收、低碳出行、低碳产品使用、植树造林等有关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绿色低碳行为衍化成应用,整合在碳普惠APP中,方便居民和社会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量化于“绿”,外化于行。
碳普惠既然是“惠”,必然要与利益挂钩。依托碳普惠平台衔接的公共机构数据,量化了公众的低碳行为减碳量,将行为加以权重转化为“碳币”,为公众在低碳行为和实际效益之间搭建了桥梁。如近期上线的深圳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就为未来家庭用电提供了利用减排量收益的创新模式。只需要在平台界面上“点一点”,居民家庭用电每日减排量、累计减碳总值、减碳排名和减碳日历等信息一目了然。日积月累的减排量可供市民兑换公益权益,还能上架交易,供社会团体和企业购买抵消自身碳排放。这种居家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直接获得了收益回馈和奖励,充分调动了市民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公众参与低碳行动的积极性。
本市正开发的碳普惠APP不妨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从家庭节电行为延伸到更广阔的低碳行为。另外,除了“碳币”等可兑换券种,亦可开设“高流量”优惠券种类,以应对不同年龄层人群所需进行“引流”,从而将碳普惠行动打造成一种互动下的持续共赢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