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在学校教育与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地理作为我国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自然也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鉴于此,本文将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为核心内容,分析地理实践力的内涵与特点,对地理实践力的教学培养价值进行探究,并结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特点着重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方法与策略,旨在强化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能力培养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教学改革政策的持续推进,在学校教育与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新时期的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務与教学目标。地理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更应当加强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视与关注。由于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型学科,所涉及的范围与内容较为丰富和多元,除地理知识外,还包含历史、政治、生物、物理等多学科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与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常会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严重限制了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有效地解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
地理实践力是构成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所谓地理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地理教学或者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必须形成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主要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构成,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1]。在学生具备这些能力与品格后,便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有助于实现个人的持续成长与终身发展。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之后,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已知地理知识和所掌握的地理理论,分析客观事物,认识客观规律,并通过分析、实验以及观察等方式进行合理探究,从而具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在考察、实验以及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与实践能力。简单来说,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加有效地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去观察、感悟和理解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在强化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进一步提高。
二、地理实践力的特点分析
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综合性。相较于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这三个维度,地理实践力的综合性更强,主要体现在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地理学习思维、地理学习行为和地理知识协调能力的综合呈现。2.发展性。地理实践力是具有发展性的,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能力,而是随着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深入,地理学习能力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增长与强化。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也会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化,而且不同阶段与水平的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也会存在较大区别。3.长远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扩大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和视野,更好地丰富与充实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这对学生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极为现实的促进作用。4.实用性。地理实践力的实用性是来源于地理学科自身教学特点的[3]。由于高中地理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学科,其中许多知识与内容多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也决定了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最终也会服务于生活。确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许多现象和所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运用高中地理知识进行解释与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着地理实践力的实用性特点。
三、地理实践力的教育培养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灵活巧妙地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更好地发展与强化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这对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的持续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4]。结合地理实践力特点,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价值与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助于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发展
教育教学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奋斗的目标,教学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活动,让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提高地理综合素养。自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提出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就处于持续发展与改革进程中,这就使得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与形式逐渐难以满足与适应现阶段的教育教学需求,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很大程度上促使高中教育教学转型,这对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改革要求。而从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教学重点过分集中在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上,致使高中地理的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与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形势,出现教学滞后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转型,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也会得到相应转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更好地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转型,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向现代化教学发展。
(二)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化,在高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成为备受关注与重视的教学课题,要求教师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高中生能够亲身体验和经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保证理论知识得以内化,大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高中教育学业重,时间紧,这就使得绝大多数的高中教师往往会以教学时间紧张为由而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实践教学缺失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发展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与认识地理学科知识的价值与魅力,并在实际生活中熟练应用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实现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实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只有实践,才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新课改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所提出的重要教学要求,也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而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在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对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更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内化和地理基本学习技能的提高,更好地强化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为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将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应该开展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通过举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剖析、讨论,他们在分析熟悉的案例时总是娓娓道来,而且表现出较高的自信。由于高中地理是一门生活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时可针对高中地理的生活性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内容。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削弱高中地理的教学难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拉近学生生活与高中地理学科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生活更好地理解与体会地理学科的教学价值与学科魅力,自觉主动地发展地理实践力,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组织地理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地理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我国以及全世界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并向学生提出“什么是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人所用的水资源有哪些?”等问题,促使学生对水资源形成初步的理解与认识。其次,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校园里常见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如水龙头不拧紧、饮用水乱丢乱放、恶意污染生活用水等。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除此之外,你还发现哪些水资源浪费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讨论与分析,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参与度。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我国以及世界水资源分布少的地区与国家人们的生活情况,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视度,强化学生的水资源忧患意识,促使学生树立起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节约用水习惯。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本地区本城市水资源分布进行调查,对影响水资源因素进行探究,对水资源浪费现象进行总结,对改善水资源浪费提出建议,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行策略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便能够将生活实际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效联系,在调动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本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的了解,从而让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发展,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地理实践力培养效果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只能满足孩子们的部分学习需求,无法满足关于户外实践探索的需求,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最为有效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是组织与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這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与转化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内容浅薄、陈旧之类的问题,还有助于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与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就要结合地理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地理实践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就可结合本课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相关的教学模型进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以及兴衰的影响,并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教学“人口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类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收集与整理近五年来本地区与城市的人口变化数据,并结合当地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导致人口出现变化的原因,这不仅能够有效地丰富与充实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而且学生也能够在此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本地区的发展情况,在锻炼其地理实践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
(三)合理延伸课堂,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并且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倘若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仅依赖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不但会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造成时空条件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产生消极影响,这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拓展紧密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一课时,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与普及人类面临主要环境问题,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等问题外,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治理与预防方法展开实践探究。以此来更好地巩固与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运用也会更加灵活与多元,进而实现地理实践力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不但有助于提升与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以及地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同样具有极为现实的促进作用。因此,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地更新与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与方式,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教学重点,开发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丰富与充实学生的地理学习体验感与成就感,确保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实现地理实践力与地理综合素质的发展,促使学生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亚琴.例谈高中地理实践力教学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学考试,2021(54):54-57.
[2]李双月,王丰年.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路径探索:以中学地理活动设计课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2):26-29.
[3]黄香玲.借助案例教学培养地理实践力[J].高考,2021(31):113-114.
[4]王得成.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0):42-43.
作者简介:胡冬霞(1985— ),女,汉族,江苏溧阳人,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中小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