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槐 朱秀红 王爽 王涛
摘要:技术嵌入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当前农村教师编制配置面临诸多难题,信息技术成為提高编制配置效率、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和辅助教师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然选择。为科学评估信息技术对农村教师编制需求的调节空间,建构了纳入课程信息化度的教师编制测算模型,测算了不同信息技术嵌入方式下的农村教师编制需求。结果表明,若在农村地区推广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可对教师编制需求结构进行系统调节,从而提高编制使用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师资源的深度融合,使课程信息化度最大化,应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优化技术应用环境以及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支持体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教师;教师编制;测算模型;课程信息化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VGA210005)研究成果。
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战略对农村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如果按照原有的教育资源组合方式与作用机制,那么农村教育也将沿袭原有的轨迹发展,提升空间非常有限。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将难以达到规划目标。为了拉升农村教育的发展域,必须重组各类教育资源,重构教育资源的作用机制。但是,特定时间内某些教育资源是有限供给的,农村教育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增配原有的教育资源。为了突破资源配置瓶颈,技术嵌入成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
在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诸多资源要素中,教师资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教师资源配置状况受自然条件、财政能力、城乡发展差距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面提升教师资源的配置水平需要克服重重障碍。这也就意味着,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在于在教师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纳入新的资源要素,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教育信息化具有变革教育的巨大潜力,是破解新时代的教育矛盾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对教师编制需求结构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合理配置教师编制是保证义务教育师资充足供给的关键。在编制总量控制的政策要求下,用编制配足农村教师面临诸多难题。第一,“自上而下”的编制核算方式使农村编制供需难以平衡。为了使教师的工资支出控制在财政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县级政府在编制政策的框架下确定编制总量。但是,各地所需编制总量取决于学生总量和学生的分布,供需两端核算依据不同必然导致编制供给难以满足课程开足开齐的现实需要。这种编制核算方式还将引发“结构性缺编”。各地按照核定的编制总量招聘教师,难以兼顾每所学校各学科的教师缺口。据课题组2020年的调查显示,乡村学校有52.52%的英语学科教师没有英语专业学习背景;担任美术学科的教师有54.99%未接受过美术及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担任音乐学科的教师有55.08%未接受过音乐及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担任体育学科的教师有51.39%未接受过体育及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第二,城乡发展差距、自然地理条件等使农村学校“有编无人”。教师入编后,县级政府按照统一的标准确定教师待遇。这种待遇标准导致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偏弱。虽然有许多地区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但补助标准未能充分体现偏远艰苦程度,工资收入难以充分发挥师资逆向调配作用。第三,完全依赖编制配置教师将面临资源浪费风险。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农村学龄人口外流愈加频繁。农村地区学龄人口流出的速度要快于教师退出的速度,导致学校“超编超人”,在编的富余教师难以退出,教师资源浪费严重。据课题组2019年的调查数据,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乡村小学的生师比分别为7.23∶1、6.14∶1、10.19∶1和6.54∶1,教师富余现象普遍。
化解农村教师编制配置困境需要对编制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改革,但这将面临重重阻力。运用信息技术来调节农村教师的编制需求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嵌入教育在国际和国内已有实践,如美国农村的K-12数字化学习项目[2]、秘鲁的“农村另类教育”试点项目[3],湖北咸安的“互联网+教学点”的“双轨数字学校”[4]、青岛市和湖南龙山县的专递课堂[5][6]、中国香港的“视像中国”远程教育项目[7]等。这些实践表明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优化师资配置的巨大空间。
(一)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师编制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
信息技术具有突破时空限制、促进资源共享、快速复制传播的优势属性[8]。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深度运用,技术嵌入成为提高编制配置效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辅助教师完成部分可标准化、重复性高的工作,减少学校师资配置需求。教师常规工作包括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等内容,其工作量取决于学校的师资配置数量。在编制供给有限的条件下,农村学校师资配置不足导致教师工作量过大。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以及学生管理等工作,将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减少教师工作量,从而缓解学校师资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通过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方式,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师资短缺难题。按照当前教师编制配置方式,农村小规模学校核定的教师编制数有限;而完全遵循满足农村学校实际需求配置教师,则至少要为农村学校配足配齐十余门学科教师。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而言,配齐所有学科的教师并不现实。信息技术能够通过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多种方式,将城市优质教师资源输入农村学校,保证课程开齐开足。
(二)信息技术是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优质教师资源共享能够有效提升农村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教师交流轮岗是各地普遍采用的共享方式。但是,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需要构建交流教师、派出学校、接收学校等多方激励相容的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交流范围与时间、任教年级与学科,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补偿机制和评价制度。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将影响交流效果。政策推行的最大障碍是城镇学校易陷入“削峰填谷”的惯性思维,普遍认为优秀教师总量是有限的,如果把这些教师派往乡村势必会弱化县镇学校师资配置。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城镇学校遵循“优秀教师优先保证本校需求”的行动逻辑执行政策。而信息技术能够在不改变城镇学校师资配置的条件下,让农村薄弱学校能够共享优质教师资源,从而消解这一障碍,因此,能够获得城镇学校更大的支持。课题组在2020年关于线上教学的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学校通过共享优质录播课程,把音乐、美术、科学等平时很难开设的课程都开齐了,非常受农村学生的欢迎。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将为优质师资共享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方案,进一步化解农村学校“结构性缺编”难题。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然选择
当前农村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能够关照学生的群体特性但却难以兼顾个体差异。农村学校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课程设计和实施主要基于群体学习基础。有些地区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分层作业等兼顾群体内部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教育过程仍难以充分体现个体特性,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容易被忽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智能化能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践策略,是未来农村教育质量的新增长点。基于项目反应理论、认知诊断和统计决策理论,开发集成学习轨迹跟踪、认知诊断、学习资源推送、学习效果评估等功能的在线教育平台,可以辅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教育,从而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形态是未来提高教师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国际经验来看,教师配置数量由班级数、学生数或课时数为主要参数的可调节模型测算生成。假定教师的职责仅限于课堂教学且每位教师为所有学生提供的教學服务均等化,那么可依据教师的工作时间测算基本教师数,测算方法[9]如下:
为了科学测算农村教师编制需求,基于教师的总工作量一致化与日均工作量合理化的理念,我们构建了以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的年级和班级分布为基本参数的教师编制测算模型[10]。这一模型为科学核定农村学校各学科教师编制需求提供了参考依据,但忽视了信息技术对教师资源配置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关键变量嵌入编制测算模型,能够有效调节农村教师编制需求结构。
(一)纳入课程信息化度的教师编制测算模型构建
教师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11],信息技术的嵌入将使各模块教师工作量发生一定变化。
1.信息技术嵌入教育教学,辅助教师完成部分标准化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通常围绕课程开展。课程内容越多,教师需要完成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就越大。而信息技术通过替代部分可标准化的课程内容,减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进而调节教师编制需求。课程内容的可替代比例越高,教师完成该课程的总工作量就越少。为了度量课程内容可被信息技术替代的比例对编制需求的影响,可在编制测算模型中引入一个新的变量,即课程的信息化度αij(0≤αij≤1)。这一新的变量可通过课程内容的信息化比例进行估计。
2.为部分课堂的主讲教师。当前,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面临师资紧缺、课堂质量差等问题,城乡教育差距显著。为了破解这些问题,许多地区以远程教学的方式完成部分科目的课堂教学。这种方式将使得“屏幕”两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发生变化:负责主讲课堂的教师总工作量增加而接受课堂的教师总工作量减少。教师工作量的变化与远程教学的形式有关。目前,较为成熟的远程教学形式有三种:一是由本校教师完成可信息化课程的所有教育教学(如录播课程、在线教学);二是以同步互动混合课堂(以下简称同步课堂)的形式完成远程两端可信息化课程教学;三是以同步互动专递课堂(以下简称专递课堂)的形式完成可信息化课程教学。为便于测算,可在编制测算模型中引入变量βhl ,用以度量不同技术嵌入方式(本校信息化、同步课堂或专递课堂)对“屏幕”两端教师工作量的影响,以评估远程教学对教师需求的调节作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课程设置相关规定,小学阶段的国家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等10门科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规定设置。各年级各科目的课时安排根据九年总课时数按比例设置;小学一、二年级周总课时数为26节,三至六年级的周总课时数为30节。为了便于测算,可取各科目比例区间的中值作为该科目课时比,用以测算各科目的周课时数,并对所有结果按四舍五入取整。
由于未对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单科课时比进行规定;只限定了四个科目总课时比。因此,在测算时,可先对其他科目周课时数进行测算,按周总课时数计算四个科目的总剩余课时数后进行平均分配,作为这四个科目的周课时数。据此,可测算小学阶段各年级各科目周课时数,如下页表1所示。
2.αij的估计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设置,本研究按照信息技术嵌入的可能性对小学阶段各学科的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区分为可信息化模块和不可信息化模块(分别赋值“1”和“0”)。经加总,将可信息化模块数与总模块数的比值作为该年级某科目的课程信息化度估计值。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未出台专门的课程标准,可将这些科目列为不可信息化课程。据此,可估算小学各年级不同科目的课程信息化度αij,如表2所示。
其中,R的大小不仅与学校各年级班级数和学生数相关,还与区域内开展本校信息化教学、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学校数密切相关①。这与主课堂教师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关。为了保证课堂质量,应把一位主课堂教师一堂课所能辐射的所有班级学生总数控制在2个标准班额内。
(三)信息技术对农村学校教师编制需求的调节空间测算
为了分析信息技术嵌入对我国农村教师编制需求的调节作用,可基于信息技术嵌入后的编制测算模型,分别选取三类农村地区较为常見的学校(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完全小学),重新测算农村教师的编制需求。为了便于测算,可对所有班级进行标准化处理(设定班级规模均等),并假定三类学校均为单轨制学校。其中,教学点设定为跨三个低年级、班级规模为2人②;不完全小学设定为跨五个年级(没有六年级)、班级规模为25人;完全小学设定为六个年级、班级规模为45人。由于规模过小的教学点不适合作为同步课堂或专递课堂的主课堂学校,可不测算其在相应技术嵌入方式中的教师编制数。对所有测算结果进行向上取整,可以获得测算结果,如表4所示。
(1)一所跨三个年级的教学点,若开展复式教学,按照现行师班比标准(小学通常为2.4∶1)配置教师,所需编制数为3个;若严格分班教学,按照现行师班比标准配置教师,所需编制数为8个。若实施本校信息化教学,所需基本编制数为4个;若作为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接受学校,所需教师基本编制数为2个。与复式教学相比,信息技术嵌入对于该校编制需求的调节空间分别为-1—1个编制数;与分班教学相比,信息技术嵌入对于该校编制需求的调节空间分别为4—6个编制数。
(2)一所跨五个年级的不完全小学按照现行班师比标准配置教师,所需编制数为12个。若实施本校信息化教学,所需基本编制数为8个;若分别作为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主课堂学校,所需教师基本编制数为9和14个;若作为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接受学校,所需教师基本编制数为4个。信息技术嵌入对于该校编制需求的调节空间分别为-2—8个编制数。
(3)一所单轨制的农村完全小学按照现行生师比标准19∶1配置教师,所需编制数为15个。若实施本校信息化教学,所需教师基本编制数为10个;若分别作为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主课堂学校,所需教师基本编制数为13和18个;若作为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接受学校,所需教师基本编制数仅为6个。信息技术嵌入对于该校编制需求的调节空间为-3—9个编制数。
通过以上测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信息技术对不同类型学校调节作用不同。对于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主课堂学校而言,信息技术不一定能节约编制数,也可能使编制需求增加;对于接受学校而言,技术嵌入能节约教师编制需求,且跨年级越多、班级规模越小的学校,节约的比例越高。
第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越深,应用面越广,对编制的调节作用越明显。相较于本校信息化教学,接受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学校所能节约的教师编制数更多。信息技术嵌入课堂的学校越多,其调节区域内教师编制需求的空间越大。
若信息技术在镇区及以下地区全面铺开,假定乡村学生全部接受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教学,且两种课堂比例相当;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主课堂均由镇区学校开设;其他镇区学校开展本校信息化教学。按照一位主讲教师一堂课最多辐射2个标准班额课堂测算,那么各年级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接收班级数分别为乡村地区各年级标准化后班级数的一半;同步课堂对应的主课堂班级数与接受课堂班级数相等,专递课堂对应的主课堂班级数为接收课堂班级数的一半;实施本校信息化教学的班级数则为除去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开设班级的剩余班级数。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分城乡学生数据,可测算出信息技术嵌入下的教师基本编制总数为2242800个。而2020年实际配置的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为3674769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此前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我国农村小学教学,可调节1431696个基本编制,调节比为38.97%。如果把教师轮训所需的机动编也纳入计算,按照3年一个轮训周期,单次轮训时间为3个月测算[12],所需教师编制总数为2429625个,可调节1245144个编制数,调节比为33.88%。若为每所学校再单独配备一位技术指导教师,则可调节1115372个编制数,调节比为30.35%。
信息技术嵌入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缩减农村教师编制的总需求,而是通过优化编制需求结构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信息技术通过改变农村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将从农村教师的传统教学工作中调节出部分编制用于其他教育环节和教育阶段,从而优化农村教师编制需求结构,以从多个阶段、多个维度整体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农村学生的教育需求复杂多样,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外,工作内容还包括留守儿童身心关爱、寄宿生生活管理、学生发展指导等。信息技术的嵌入可以使部分农村教师由“教学型”教师转向“育人型”教师。“育人型”教师将能够有更专业的知识、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职业规划、情感引导、成长关怀、特长培育等方面发展进行指导,以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农村教育的起点阶段,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对义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缺乏编制,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障碍,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困难。信息技术将能够从义务教育阶段调节部分编制至学前教育阶段,从而促进学前教师发展,为义务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信息化、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和教师资源的深度融合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通过打破地域空间界限、重构课堂教学结构,使农村学校获得各类优质课程资源,辅助农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支持。信息技术嵌入教育教学后,教师将从关注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及进度,转变为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作为相互独立的教育资源要素,信息技术与教师资源的交互融合将生成影响新阶段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变量,并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现实中,教育资源共享渠道不畅、学校信息化设备不足以及教师信息素养不高等制约着信息技术与教师资源的深度融合。一是管理体制机制壁垒制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地方教育发展水平往往取决于地方财政能力。在属地化教育管理体制下,各地往往将优质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地方性资源,使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着诸多现实障碍。二是农村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配备不足。在“三通两平台”和教育信息化2.0的大力推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但部分地区农村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和网络传输水平仍无法满足开展远程教学需求。《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农村宽带接入能力仅大于12Mbps[13],距《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要求的农村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bps仍有很大差距[14]。三是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在教师资源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2020年,我国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共96376名,平均每个农村教学班仅拥有0.10名信息技术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教师信息素养不足且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不高,“不想用”“不会用”“学不会”等问题突出。为此,应从管理体制机制、技术应用环境以及教师发展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师资源的深度融合。
(一)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校生源持续减少,规模取向的编制核定方式易造成师资配置严重“超编”,信息技术推广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农村地区教师资源闲置的局面。为了提高教师编制资源使用效率,应加强教师信息管理平台与学龄人口信息数据库的有效对接,基于纳入信息化度的编制测算模型动态核定区域教师编制,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增配信息设备应用指导、管理维护等相关专业人员。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师资源的深度融合,不仅要大力提高课程信息化度,也需要突破教育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壁垒,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第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将不同场域的学龄人口集中于“线上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也突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界限。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在省级层面制定教育信息化推广的时间表、路线图,建立跨区域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健全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多级财政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在设备采购与维护、数字资源建设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的经费分担比例,将教育信息化水平纳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
第二,健全教师编制流转制度。信息技术能够为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但也将增加课程资源“输出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在编制总量控制的政策要求下,许多学校的师资配置仅能维持其正常教育教学活动,难以兼顾农村小规模校点的远程教学需求。为此,应统筹区域内教师编制调配,深入推进“县管校聘”。依据生源变化、课程信息化度等动态调整岗位设置,为“输出端”学校增配教师编制,核减“接受端”学校的教师编制。对于跨区域推行的远程教学模式,应建立省级统筹的编制调剂机制,及时将存在教师富余地区的编制“借转”至编制紧缺的地区,为无法胜任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教师提供“转型”、转岗机会,鼓励编制富余地区教师提前退休。
第三,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机制。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覆盖全部农村学校,应建立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的结对帮扶制度,推进以乡镇优质学校辐射教学点为主的远程教学模式,探索“一校带多点”“联校网教”“对口合作”等形式,加强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网络课堂应用。组建专业团队研制课程信息化标准体系,合理确定各学科课程信息化阈值,分阶段实现课程信息化建设目标,保障各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二)优化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信息技术既能辅助农村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也能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以及远程课程等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学校,实现农村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硬件设施配置和数字资源建设,为农村学校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友好条件。
第一,提高硬件设施的配置水平。远程教学对网络接入速率和信息传输即时性具有较高要求,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是国际社會的普遍做法。如澳大利亚利用以国家宽带网络建设为基础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实施远程教学,确保所有学生在何处都能获得广泛的优质学习体验以及高质量的教育[15][16]。我国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应高度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教育数字化工程,为农村学校配备网络多媒体教室或移动智能终端,提高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艰苦地区学校的网络传输速率,保证信息化硬件条件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第二,完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资源既能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也能够辅助农村教师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工作。为了突破平台建设成本高、资源少、适用度低等现实障碍,应统筹建立由政府主导、多方主体参与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供给体系,统筹制定资源体系架构和建设方案。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丰富覆盖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各类版本教材课程资源库,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为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打造“智慧校园”“高效课堂”。信息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仅需要硬件设施和数字资源支持,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测、评、练、管”等各个环节找准信息化“可用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辅助教学作用。为此,应充分考虑教学点班级规模、学生学情等因素,搭建基于网络课堂的“班集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科学监测农村学生课程掌握情况,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同时,推动建立主课堂教师与接受课堂教师的合作教研机制,实现“共备课、共研课、共反思”,促进跨区域、跨学校师生开展线上学习、研讨和交流。
(三)构建信息素养发展支持体系
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节省常规事务和重复性教学的时间,这种“时间-技术”交换(Timetechnology Swaps)使教师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和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17]。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智能时代教师应由课本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探究式学习的合作者,由课程资源的使用者转向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这必然对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促进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应全面摸清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精准定位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发展需求。
第一,构建智能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标准。明确的信息素养标准有助于监测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水平,为制定信息素养发展培训方案提供依据。国际K-12在线学习协会(iNACOL)制定了国家在线教学、在线课程和在线项目等一系列质量标准,包括教学设计标准、课程内容标准、学习者参与标准、评估和测量标准等多个维度,旨在为各州、地区提供高质量在线教育评估提供依据[18]。为了有效监测我国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水平,应基于农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构建多维度的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精准定位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开展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完善精准化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农村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信息素养水平对于提升课程信息化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全面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利用,应建立教师信息素养监测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鼓励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时代变革,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信息技术发展支持中心,为农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建立教师信息素养监测与评价体系。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影响,许多农村教师信息素养不足且缺乏对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的认识,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为了促进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变,应完善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和监管机制,督促各地方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課堂教学状况,将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评奖评优与职称晋升等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冯仰存等.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1):7-14+34.
[2] 刘洋.美国农村 K-12 数字化学习最新进展——《美国农村数字化学习策略(2018年度)》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9,(9):91-97.
[3] 何霖俐,李玲.秘鲁农村教育信息技术改革与创新研究——从“农村另类教育”到“伊诺学校翻转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6):57-63.
[4]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湖北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咸安 互联网+纾解乡村学校“开不齐课”难题[J].中国教育网络,2018,(9):22-24.
[5] 刘淼.青岛力推智能化教学[N].青岛日报,2014-11-13(02).
[6] 李发斌.专递课堂:推进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9):4-7.
[7] 梁林梅,许波,陈圣日等.以网络校际协作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研究——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3):103-1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 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3
[9] 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諸外国の教員数の算定方式に関する調査報告書 [EB/OL].https://www.nier.go.jp/05_kenkyu_seika/pdf_seika/ h26/0-2_all.pdf,2015-03.
[10][11][12] 刘善槐,邬志辉等.我国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测算模型研究[J].教育研究,2014,35(5):50-57+64.
[1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20年)[EB/OL].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010/t20201015_359937. htm,2020-10-15.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 [EB/OL].http://www.cac.gov.cn/2021-09/03/c_1632256398120331. htm,2021-09-03.
[15] Govern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Future Uses of Technology in Rural and Remote Schools Report [EB/OL].https://www.education.wa.edu.au/ dl/12mm34,2022-04-19.
[16] Downes N.Roberts P.Barbour M,Defying Distance,Ameliorating Access:School Education for Remote Australian Students [J].Education in the North,2020.27(2):248-255.
[17] Hassel B C,Dean S.Technology and rural education [J].Boise,ID:Rural Opportunities Consortium of Idaho,2015(3):1-32.
[18] Pape L,Wicks M.National Standards for Quality Online Programs [J].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K-12 Online Learning,2009,(10):1-34.
作者简介:
刘善槐: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教育政策。
朱秀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教育政策。
王爽: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教育政策。
王涛: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教育政策。
Technology Embedding and Resource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Dmand Structure of Rural Teacher Staffing
Liu Shanhuai, Zhu Xiuhong, Wang Shuang, Wang Tao
(China Institute of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Abstract: Technology embed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allocation of rural teacher staffing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llocation,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and to assist teachers in carrying out personalized education.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adjustment spa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rural teacher staffing demand, a teacher staffing measurement model incorporating curriculum informatization degree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measure rural teacher staffing demand under diffe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mbedding m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synchronous classroom and Courier classroom are promoted in rural areas, the demand structure of teacher staffing can be adjusted systematically,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affing an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resources and maximize the degree of curriculum informat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e th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of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 the support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ural teachers; teacher staffing; calculation model; course informatization degree
收稿日期:2022年5月28日
責任编辑:赵云建
① 若主课堂和接收课堂的教育基础差距较大,应当采用专递课堂的形式;若两端课堂基础相当,应采用同步课堂的形式。
② 当教学点为复式班教学时,本研究中班级规模等同于年级规模,也即对学校的复式班级按年级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