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碧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改下,教育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确保师生在教学中确保趣味相通,使教育充满鲜明的生命力和活力,师生对话必须是平等的,教育也是一样。尤其是在高中教育中,师生平等既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也是一个基本环节。在新时代,教师要在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师生平等的策略,为高中教育及师生关系的改善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师生;平等;高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的重点。新课标提出了“交流”的概念,认为“交流”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流”,即“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即“师生互动”。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理解、平等和双向的。新课改提出的“平等”的教师关系应该体现出尊重、民主、平等,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互相关心,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1]。
一、关爱学生,思想以学生为本
构建师生平等的关系必须从老师开始,以改变教师的思想认识为切入点,以了解尊敬的原则为保证。老师的一句平常的话,一个平常的举动,都可能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情绪变化,从而对师生的关系造成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真实地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要实现师生的对话,老师必须要有爱心,一名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师肯定会先进行师生间的沟通,然后再进行信息交换,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要做一个成功的的教师,必须要放低姿态,用多种方式和同学们进行感情上的沟通,真正做到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其次,关爱与尊重是教学的精髓,只有关爱和尊重学生,才能正确、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过失,并能以最大的毅力去培养学生。在对待同学时,老师要有一颗宽广的心,特别是困难的同学,要真心地理解、包容、尊重他们。
二、打破课堂严肃感,让学生敢于怀疑
当代教育观认为,有效的课堂离不开交流和互动。平等的师生交流可以使学生与老师形成思想上的碰撞,也便于老师了解他们的教学过程和接受他们的反馈。教师与学生的交谈,既是语言的沟通,也是思想的沟通。要实现与学生的精神交流,老师也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互相促进。高中课程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泛,可以针对特定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在课堂上讨论提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老师还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的爱好和困惑,创造新的问题情景,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方法必然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气氛,在教学中,师生关系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与同学的平等协作关系,做到教学中的融洽、自然、生动,要给同学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积極情绪,从而让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去想象、去讨论、去思考,从而促进他们的创造性的实际运用。
三、言语上多激励,学习生活同关注
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具有“慧眼”,能够敏锐地发掘出同学们的优点,而这基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中甚至仅仅一个眼神或一句的鼓励,都会让同学们从老师那里得到极大的鼓舞,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业上遇到问题时,老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要做到尊重与关怀,从而拉近与他们的心灵的距离,打破隔阂,使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老师也要注意保护同学的积极性,发掘其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在教学中,要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时间,要充分地了解每个人的不同,不要只看他们的表现,而是要挖掘他们的优点,适时地夸奖、激励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学习热情[2]。
老师要与同学们进行感情上的平等交流,尽量成为他们的好伙伴。要做到这一步,光靠课堂上的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下课之后生活中的沟通也是很关键的。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中师生间的交流与接触有时要远远大于课堂上。在这种沟通中,老师的某些意向和实践能够被同学们所理解,从而让他们自觉地接纳,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学生们也会有很多的烦恼,但可能没有一个很好的倾诉的对象,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老师,去倾听自己的心事,这样才能缓解他们心中的烦躁,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改变,如果遇到了问题,要给予支持和关怀,适时地向学生提出建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甚至成为朋友[3]。
结语:平等更多地体现为师生的感情,它要求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热情,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及不同的学习要求,使他们积极进取,这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总之,老师以宽容大度的心态与同学们形成平等、融洽的师生情谊,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最大程度上促成师生平等。要用真诚、热情、平和的心去指导他们,用理解、尊重、信任、欣赏和期待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才让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公平和融洽。
参考文献:
[1]韩庆.“师生平等对话”概念界定分析[J].山西青年,2020(10):145+147.
[2]陆铎文.浅谈教育管理的金钥匙——师生平等观念和积极的评价[C]//.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527-528.
[3]覃秉君.用爱心构建师生平等的桥梁[J].读写算,2019(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