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专升本学生就业指导分析

2022-07-16 11:51徐亚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专升本就业指导

徐亚萍

摘 要:互联网时代,热门的计算机类专业有这样一小部分群体——普通高校专升本学生。本文主要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从学校培养和学生求职两个方面分析普通高校专升本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践问题,根据现状提出可努力的发展策略,以求更好地提升专升本热门报考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就业指导;专升本;计算机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47

互联网时代,热门的计算机类专业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本科和研究生大量招生,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中也有这样一个群体。这类学生在与其他专业对比上有他们的专业优势,但同样也存在他们的局限性。就业是他们在成为转升本学生后面对的首要大事,通过两年的时间考取学位证是他们的第一追求,学位证能带来的不一样直接体现在就业问题上。对于招考专升本学生的普通高校而言,应该根据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实践更好地提高普通高校专升本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比率,探索多样化专业化的就业路径。本文所提及的专升本学生均指“普通高校专升本学生”。

1 专升本学生的就业形势

1.1 一般形势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势在必行。我国经济尚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1.1.1 疫情防控

近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各业的工作开展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从2020届毕业生开始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生源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学生的人口流动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一个角度来说,疫情防控让外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更具压力。“非必要不离开本地”“不举行大型聚集活动”等要求大大减少了学生外出求职和接触更多公司的可能性和机遇。为了努力克服困难,就业指导部门和社会通过组织安排大大小小的线上招聘会,公司通过线上笔试或面试等落实就业和招聘工作。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积极就业、寻求就业机会的毕业生更好更便利的落实就业。

1.1.2 经济压力下行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势头良好。但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依然偏紧,2022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市场需求在国内外形势的压力下无法大量增加,需求侧甚至在尝试缩小范围。另外,经济压力下行之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要求更多地在精不在多,毕业生毕业时的技能与企业所需的能力是否能够匹配,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未能充分达到企业面对经营压力的预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困扰。

1.2 特殊形势

计算机类专业的专升本学生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中主要存在两个特殊之处,一是区别于高考统招四年制本科,毕业证有差别;二是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

1.2.1 学生类别

统考专升本的学历与普通本科的学历都是本科学历,是国家承认、社会认可的第一学历,同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学历,但是在求职过程中“专升本”三个字还是让很多学生受挫。专升本学生不可避免遇到非统招的高考学生所带来的限制,这一限制不会存在于各家用人單位,但专升本学生已然在承担这一隐形的学历歧视,在求职中也时刻保持着这一警惕,投递简历时关注是否有“不包含专升本毕业生”等字样、收到Offer时担心后期发现是专升本学生而放弃录用。

1.2.2 专业特点

高校办学现状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在计算机类专业尤其突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的滞后性没有办法彻底改变,专业结构无法跟社会的需求完全同步匹配,无法做到及时调整。一个学科的专业从认证到首届毕业生毕业,大概需要经历6年的时间。这中间经历了专业认证—备案—报批—招生—毕业的过程,从专业认证到招生大概要花两年左右的时间,甚至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再经过四年的培养期,最少六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这六年从专业认证到第一届学生毕业,互联网时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很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专业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出现结构性矛盾。也就是学校按照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是社会所需求的,导致供需错位。

2 专升本学生的就业指导现状

2.1 学校方面

高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建设任务,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党和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每年要攻克的难关,在“难就业”“慢就业”“懒就业”的大环境下,学校已经在健全就业指导机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对于专升本学生而言,专业化和针对性还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1 机构建设

虽然高等学校都逐步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毕业班就业工作的统筹。从实践上来看,各个学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和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学校已建立起健全的有层级有分工的就业指导中心部门,全面负责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前前后后遇到的问题,直接面向学生,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建议或帮助。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是一个科室,负责的人员甚至可能只有一位老师,只能成为对接省教育厅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上传下达工作要求,无法落实到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实际作用。

2.1.2 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方面,由于考虑到专科一般已修读过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加之专转本学生只有两年的时间,进入本科后学校不再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对于新生刚入校的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也因为专升本的特殊性也自动跳过,但是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特殊性而安排针对性地就业指导活动。

2.1.3 人员配备

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实际工作基本是全部落在辅导员的身上,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很多时候是由辅导员分担,职业规划是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进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联系辅导员解决。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是辅导员九大职责中的一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这一考核好坏取决于就业率,无计可施的压力之下出现了强制签订三方、三方与毕业证挂钩等反面案例,辅导员的不足够专业和工作繁冗无法独自撐起就业指导工作的压力伞。最大化的保证就业率真实性是国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为了保证就业数量和质量,真正能从源头上解决的需要依靠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和毕业生的主动和实力。

2.2 学生层面

专升本学生进入本科学校后自我意识较强,与大一学生相比思想成熟但积极性不高,整体处于相对舒适安稳的状态,较短的两年时间对于提升自己没有整体规划。并不是所认为的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仍然处于不成熟的人生阶段。

2.2.1 生涯规划

顺利通过专升本选拔后,学生第一需求是顺利毕业,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更多的追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考公或考编,鲜有成功;考研,大概有10%左右能升学;直奔工作,为数不多,能够顺利签约;还要将半的专升本学生不做规划。从实际情况来看,有更多追求的学生都能顺利落实单位,考公或考研失败的话也会尽快找好工作,就业困难的学生基本是没有任何规划,甚至在临近毕业仍然没有就业的具体行动。

2.2.2 就业心理

除了专升本学生存在“低人一等”的非健康心理外,毕业生高期望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就业的一大困难。毕业生就业选择更趋自主化、多元化,大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仍然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到县以下基层和生产服务一线就业的意愿总体偏弱;非理性选择二次备战“考研” “公考”,从而长时间延迟就业现象越发普遍。

3 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的就业指导策略

3.1 建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做好生涯规划

很多学生在毕业季会比较焦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鼓励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边远地区就业和创业,不以舒适享受为追求,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荣。对于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尽早开展生涯规划的专门指导,比对于大一新生更有必要和实效,专科和本科在就业求职过程遇到的问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大部分专升本学生在专科直接进入本科,没有实习经验或是求职经历,并不存在就业优势。坚持开展简历大赛、生涯规划大赛、面试模拟赛、专业面试培训等活动,通过学生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获取更多的求职技能,提升求职能力。越全面的生涯规划的知识普及,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尽早地去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好在校期间的学习,朝着自己自身的目标去努力。

3.2 提升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

面对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唯有提升核心就业能力,才能够在与同届毕业生竞争岗位的时候赢得先机。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完成培养方案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培养方案的滞后性可以通过求职前的就业培训,以及学生自己通过网上资源的学习弥补。专升本中的特殊招生需要特殊对待,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专门的就业核心能力提升培训。

3.3 做好精准指导,强化就业指导

精准就业指导的核心是要做到一生一策,了解每个学生的规划和需求,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就业规划指导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指导方案。专升本两年的时间仍有可能会换辅导员,给就业工作增加难度,导致容易发生违规催就业的情况发生,通过一生一策的就业方案记录能够良好的减少人员变动导致的信息断裂问题。

4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仍在继续上涨,通过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专升本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提升培养质量、做好精准指导,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困难,提高毕业生队伍中专升本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实现良好健康就业。

参考文献

[1]赵金梦.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辅导员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效能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2,(02).

[2]曾璐,李崇瑛.新形势下“专升本”学生培养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2).

[3]易晶怡.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就业指导分析——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2,(02).

猜你喜欢
专升本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高等代数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