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静 陈岩
关键词:中国画 批评术语 英译 翻译策略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中国画批评理论随着对历代中国画的品评、鉴赏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术语。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艺术研究者很少考虑中国画批评理论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中国画批评术语也往往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为了提升中国画批评术语在西方国家翻译、传播和接受的效度,需要从对外传播视域对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的方法与策略做系统的研究。对外传播是指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核心目标、由内向外进行的信息传播。从对外传播视域重新审视中国画批评术语的英译问题,为推动中国画“走出去”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
一、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缺乏统一的规范
中国画在西方传播经历了从“欣赏”到“误解”再回归“欣赏”的一个曲折的过程。西方读者对中国画的误解原因有很多,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为例,该术语的英译版本有二十余种,一度成为20 世纪中外美学讨论的话题。1903 年,日本学者冈仓天心(Kakasu Okakura)首次将“气韵生动”译为“The Life-movement of the Spirit through the Rhythm of Things”。英国学者翟理斯(Giles)對冈仓天心的译文做了修订并译为“rhythmic vitality”。之后,许多国外知名的汉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译法,威利(Waley)将其译为“Spirit-harmony-life’s motion”,福开森(Ferguson)译为“harmonyand vitality”,喜龙仁(Siren )认为应译为“Resonance of the Spirit; Movement of Life”,索珀(Soper)译为“animationthrough spirit consonance”。林语堂对这些译文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有些学者的译文“时时诘屈聱牙、难以理解和不得要领”a。1967 年,林语堂在《中国画论》(The Chinese on the Art of Painting )一书中对“气韵生动”进行了重新解释,将其译为“creating a lifelike tone and atmosphere”。然而,对于“气韵生动”译文的争议并没有就此停止,至今该词仍没有标准译法。在一些权威期刊中还能发现“vividness and vitality”“The SpectacularTone”“lively spirit and vitality”“qiyun shengdong( Chinese, literally,‘ breath-resonance, life-motion’)”等诸多不同的译文。由于缺乏统一的翻译规范,诸如此类译法不一甚至漏译、误译的现象不胜枚举,由此造成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二、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的有效策略
中国画批评术语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画的创作实践, 其语言往往富有东方诗学品性,较为温婉雅致。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除了要向读者传达原文的意思外, 还要尽量保持原文在语言上的美感,以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以下试从译者身份、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三方面探讨中国画批评术语的英译策略。
(一) 译者身份
中国画批评术语主要见于中国画学理论的英文著作或译著中。这些著作的作者主要有两种群体构成:一是外国的传教士、汉学家和华裔学者。这个群体对中国画批评术语在海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国的汉学家,如翟里斯、喜龙仁、高居翰等,对20 世纪初中国画术语的英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译者具备语言和地理位置上的先天优势,也更为了解西方文化,能为中国画批评术语在海外的传播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不仅如此,有些作者还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能够进一步提升作品的价值和传播效果。二是中国本土的译者。本土译者具备文化上的优势,对原文可能会有更透彻的理解。然而,就中国画批评术语而言,不仅需要理解原文的深意,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功底。因此,就要求译者能够像林语堂一样,既对中国画批评有深入的理解,又要在英语语言上具备较高的驾驭能力。当前,国家正以各种形式推动中国文化外译,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而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人毕竟占少数。因此,除了培养本土人才外,积极推动中西译者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构建中西合作的译者群体,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
(二)翻译目的
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因此,其译文应以源语作为归宿,除了向目的语传达源文的意思,译文还要尽可能让目的语读者也能体会到源语读者同样的情感或联想。
上文提及“气韵”的翻译,不少译者将其译为“rhythm”。Rhythm(节奏)指的是构图中用反复的形式创作视觉的节奏。包华石认为“rhythm”就是一个“超级符号”,而“超级符号的一个特点是,其中异国语言的痕迹最后会消失,变得完全本土化”b。甚至,“随着这个词语在英语中的广泛运用,英国人已经忘记了它的中文源头,将它视为英语中自然生成的概念”c。可以看出,“rhythm”的译法更多的是以目的语为归宿,不仅无法准确传达其深意,也达不到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而林语堂的译文去除了“rhythm”的译法,同时也摈弃了颇具基督教色彩的“spirit”,更接近中国读者对“气韵生动”这一术语的理解。因此,在翻译中国化术语时应尽可能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以此达到更好的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 翻译方法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的目的是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在译法上也应尽量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目标,让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下面以东晋绘画大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为例,列出几种译法进行对比:
例1 :Gu Kaizhi was said in his own time to havepainted things“ like no one has ever seen before” andwas critically renowned for his ability to“ describe thespirit through the form”(Chinese: yi xing xie shen) of hissubjects, using a gossamer like ink-outline technique .
例2 :According to the precepts of Gu Kaizhi,believed to be the founding father of figure painting in theclassical tradition, a painter must“ capture spirit [shen]through form [xing] [yi-xing xieshen] ”.
例3 :The communication of soul and rhythm couldonly be achieved by mean of shape and subject.
例1 中,英国伦敦大学的Shane McCausland(马啸鸿)教授将“以形写神”译为“describe the spiritthrough the form (Chinese: yi xing xie shen) ”,例2 中,艺术史学者方闻(Wen C. Fong)则将其译为“capturespirit [shen] through form [xing] [yi-xing xieshen]”。二位学者译法基本一致,都采用了直译+ 音译的方法来翻译“以形写神”。在两个例句中“ 神”都被译为了“spirit”,“形”则都译为“form”。不同点在于动词的使用稍有差异,例1 用的是“describe”(描绘),而例2 用的是“capture”(记录)。并且例2 中,方闻在“spirit”及“form”后面都加了音译。例3 林茨所著的《中国绘画艺术》英译本中的译文,其译者是阎新建和倪严硕。该译文采用意译的方法,将“神”译为“soul and rhythm”,“ 形” 译为“shape and subject”。显然,该译法与前面两位学者的译文有较大区别。从翻译的目的出发,例1、例2 中直译+ 音译的方法更具备异域文化的味道。同时,四字格的译法与源文相对应,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例3 虽然翻译出了源文的意思,但却过于冗长,失掉了源语在结构上的美感。
例4 :普谢赫云,画有六书,一曰气韵生动……
Formerly Xie Ho said that painting has six principle.The first[he]called Qiyun-shengdong […etc.] .
例5 :Within his discussion of Xie's six principles-see Kuo Jo-hsu's Experience in Painting, transl. A.Soper.h
例6 :He presentation of the Six Essentials ofPainting( liu yao 六要) of the eleventh-century LiuDaoqun: 'Spirit consonance combined with strength is thefirst'( 氣韵兼力一也),etc. Here, ye is used to connectnumerals with four-character phrases, as it is in the SixLaws. i
例4 采用中文+ 注释的方法翻译了谢赫的六法。这种译法是较为少见的,用中文能给读者营造异域文化的氛围。遗憾是下面的英语注释并没有对六法进行解释,而是直接给出了六法的音译,这不免给外国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惑。如若在注释部分能够采用意译的方式让读者明白中文的意思,或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例5 采用了直译+ 信息填补的方式翻译六法,这种方式对于原文中超越读者理解的语义空白进行填补,有助于加深读者理解。例6 则是综合了运用了直译+ 音译+ 中文的方法,意思更为明确,同时又保留了中文的表达习惯。
总体来说,中国画批评术语翻译的方法很多,译者应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核心目标,在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中国艺术学术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
三、结语
中国画批评术语孳乳于中华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画批评术语英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然而至今仍缺乏统一的规范,一词多译、误译、漏译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从对外传播视域制定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进而建立一套规范的中国画批评术语库,具有特别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画批评术语翻译策略包含翻译主体、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三个方面。在中国画批评术语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积极构建中西合作的译者群体,灵活采用直译+ 音译、中文+ 注释、直译+ 信息填补、直译+ 音译+ 中文等方法,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