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尚昊 温颖华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1495)
2018年3月13日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整合为文化和旅游部,这是国家层面释放的重大信号,文化和旅游产业如何发展不再止步于“文旅结合”的初级阶段[1]。之后,各地陆续推进“文旅融合”的相关工作,北京市率先对“文旅融合”的政策做出了积极反应,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在省级层面对如何推动文旅融合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如今,人们已经迈入了文旅融合的新时代,传统意义的博物馆空间作为陈列展示场所的功能发生改变,向旅游观光、艺术观赏、历史溯源、科学研究、教育推行等复合型功能转向,博物馆逐渐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因此,博物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科学、艺术地运用空间设计的手段改善博物馆的观感体验,研究从空间设计学视角出发,以苏州博物馆西馆为例,通过对博物馆空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归纳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空间营造策略。
文化和旅游部将文旅融合的结构体系概括为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融合6个层面[2]。文旅融合是通过文化的赋能增厚旅游体验载体的内容深度,目的在于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是:文化和旅游这两种原本不同的要素为谁融合?融合什么?如何融合?文旅融合通过运用“交叉渗透”和“整合重组”的手段[3],打破文化、旅游这两种产业原有的边界,将文化元素注入到旅游项目,提升旅游的文化属性和价值,通过旅游载体又能凸显文化的重要性。在“合”的过程中,文化和旅游功能被重组,两者互为补充,构成新的“价值链”。
对中国而言,“博物馆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当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发生改变时,博物馆的服务内涵必将发生转变。”[4]博物馆在文旅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前往博物馆参观的人员更多的是游客,本地居民的占比逐渐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一些博物馆通过精心策划“特设展”来活化内部空间,如:2017年设展于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历史》、2020年设展于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的《曼丝妙语:诺丁汉蕾丝及蕾丝制造展》等。这些“特设展”利用有限的博物馆空间,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入馆参观率,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博物馆被拉入到文旅融合之中,不仅超越了文化与知识的普世价值,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博物馆本身的公益性和作为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越来越成为众多家庭的旅游目的地,证明文化产品也可以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形式大致可分为5种:以演艺活动或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为开展方式的体验型融合、以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延续和创造的活化型融合、以对文化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发利用实现保护型文旅融合、以文化创意设计形成特色文化产品的创意型融合和以原有产业组合产生新产业链构成的重组型融合[5]。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这5种形式在各地存在异化现象,或者是综合发展。一些博物馆推出了不同种类的展陈形式和活动,去迎合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如:故宫博物院运用VR虚拟现实全景技术推出了“全景故宫”专栏,目的在于给予游客一种360°“沉浸式”全景体验,还可以用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考古”,深度探索所展示的各种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11月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手,利用国际进港区连续、较长的中转空间开设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中国”长廊,以图文的形式向旅客展示了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武汉博物馆于2021年9月与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在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了“武博历史文化专列”,利用6个车厢的空间布置了不同的主题,将武汉博物馆珍藏的古代书画、瓷器、玉器、青铜器等精品文物以图文的形式展示给乘客,拉近了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
此外,与苏州博物馆相似,不少博物馆也把文创产品展示空间作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他们将馆藏的文物开发成形式各异的伴手礼,倡议游客在“把博物馆带回家”的同时也把文化带回家。
博物馆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专题类博物馆”和“综合类博物馆”两大类,如西安碑林博物馆属于前者,上海博物馆则属于后者。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多数传统意义的博物馆是以陈列历史文物为主,以文字注解的方式对展品做出说明,而在展陈的空间设计上却乏善可陈。此类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一般只围绕展品的类别或年代展开,在设计语言上一般较为朴实,缺乏新颖的展陈形式,造成参观者的体验感不强,不能激发游客的兴趣,博物馆的功能也较为单一。“常设展”通常占用了博物馆的大部分空间,而缺乏从文旅融合的角度规划出临展空间、教育空间等功能丰富的设计。
苏州博物馆西馆作为地方性的“综合类博物馆”,是文旅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首先,该馆选址极佳:正门朝西、面对横卧水面的狮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次,西馆的建筑设计出身名门:由“自带流量”的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总面积达4.8万余m2,展陈面积1.3万余m2,是苏州博物馆本馆的4倍。建筑物的整体由10个独立的“方盒子”摆置在一起,不同“盒子”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了“玻璃连廊”的形式。换言之,西馆的这种“蹭流量”的做法,其本质就是早已把自身链接在文旅融合的国际线路上。此外,建筑用色接地气:西馆外立面和内部墙体选用“葡萄牙灰”石材,天然纹理使得西馆呈现素朴、低调的外观,符合人们对吴地文化的审美印象。
西馆的空间功能十分丰富,集成了多个常设展厅、特设展厅、游客休憩区、礼品区以及特有的国际展厅、苏式生活体验馆和儿童探索馆。博物馆空间设计受到博物馆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城市公共生活需要的双重影响[6]。西馆的空间设计也具有相同的道理,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该馆继承了其“本馆”的吴地设计文化理念,在深挖传统、传承经典和东西交流方面,注入了多元化的元素,与本馆形成了“一传统、一现代”的城市博物馆新格局。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设计创新中“深挖传统”。参观者在进入位于一层的正厅之前,先会经过一个30 m2左右的礼品区,陈列了富有苏州本土性的文创产品,增加了游客在礼品区的流动量和购买的可能性,有利于推广博物馆文化和苏州的地域文化(图1)。进入正厅后,南侧是有着大落地窗的游客休闲区域,空间宽敞。作为人类视觉活动的基本建构,光一度成为哲学史及艺术史的核心范畴[7]。基于此种理念,建筑墙体上开有多个小块长方形采光窗,在丰富设计语言的同时也为空间提供了优秀的采光和足够的热辐射遮挡,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憩、品读(图2)。正厅为西馆的“常设展”,主要展出体现苏州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物。负一层设有“儿童体验探索馆”和“苏式生活体验馆”,前者非常适合一家人的共同体验,运用“折叠时空”的设计理念引导孩子们更好地探索、学习历史文化,构筑一个令父母和孩子产生共同回忆的空间。后者利用宽大的空间,结合电子大屏,模拟动画和实地场景等交互设计手段,又构建出一个视觉叙事的专属空间(图3)。三层主要展示当代艺术,较高的博物馆空间为一些大型装置艺术或多媒体展示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策展人将西馆作为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在宣扬艺术新观念的同时传播苏州的传统文化。
图1 文创购物区
图2 游客休闲区
图3 负一层体验区
其次,在场景重造中“传承经典”。西馆二层的展厅,一半为展示苏州传统技艺的“苏作工艺馆”。其中,专设了一个“苏式座椅”展示区域,空间设计极具“苏州特色”:具有苏式建筑风格的隔墙、用综合材料制成的花窗、象征本馆的紫藤树和假山石等(图4)。这样的设计不仅表达了对本馆的文化传承和对贝聿铭先生的致敬,也让展陈空间的意境营造更具高妙的神韵,有着“目寄心期,物情所逗”的设计效果。这种“造景式”的设计不但传承了经典的苏式园林风格,而且在其使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上更具现代主义的特点,让人感受到了在这种造景式的视觉空间里,布展者通过想象完成对客观展品的视觉化改造[7]。
图4 二层苏作工艺馆
再次,在互利互惠中“东西交流”。西馆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博物馆的复合型功能,强调场馆本身的公共文化特性,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西馆二层的另外一半空间是国际展示区,主要陈设与西方博物馆合作的特展,包括苏州博物馆与其他地区博物馆合作设计的文创商品。如此这般,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开拓了游客的视界(图5)。
图5 二层国际合作展区
文旅融合中,博物馆通过文化旅游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叠加实现了价值裂变。已有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裂变出信息价值、知识价值、休闲价值、品牌价值、情感价值等丰富多元的价值类型[8]。博物馆文旅融合的最高境界是价值融合,真正实现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深度融合。从这个层面来看,作为一个刚落成的新馆,苏州博物馆西馆的价值需要进一步重估,其已有的各种价值具有“裂变”出新价值的潜能。这种“新价值”是博物馆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原有价值的“增值”,有赖于博物馆的价值共创。博物馆的发展可以带来产业经济型溢出效应,参观者在当地能够产生其他消费,例如住宿、餐饮、交通、购物等,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当地就业[9]。在文旅融合这个体系中,博物馆将成为一个可链接的开放平台,社会大众、旅游机构或其他企业都可以与博物馆对接,在内容、技术、资本、营销等环节开展合作,共同实现价值创造,最终使人们实现审美的享受、知识的获取与想象力的提升[10]。
游客“审美的享受”是苏州博物馆西馆“场所精神”的价值体现。并不仅是“一座房子、一处场所,当其具有欢乐、庆祝、悲伤、容纳私密和公共活动的内容时,就具有了场所的‘精神’”[11],正是因为“场所精神”的存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将成为一座城市的代言人、招牌和地标,苏州可以通过西馆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吴地文脉。在这个由视觉、听觉和空间维度组成的感官空间的系统中,人的感官和空间设计的组合构成了参观者对空间体验的片段,这些片段的逐步积累和不断重组又构成了对内部空间“场所精神”的基本认同,这些认同恰恰是空间组成要素的来源。有特色的空间设计利于生成属于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场所精神”,凝聚成独特的魅力,游客因纯粹的审美而产生了愉悦之感。
游客“知识的获取”是苏州博物馆西馆内容整合的价值资本。作为非盈利的公共文化机构,西馆对苏州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贡献在于:其地处苏州城市西部,这个板块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大型的、地方性的“综合类博物馆”。它的建成将逐渐成为所在区域重要的旅游资源,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休闲之需。从内容陈设来看,西馆夯实了地域文化之基,既有吴地远古时期的藏品,也有延续至今的江南风物;从内容合作来说,西馆不仅与其他博物馆联合展览,也与艺术家、经营者合作,极大地丰富了展示内容的广度和宽度。
游客“想象力的提升”是苏州博物馆西馆空间创造的价值外溢。西馆在10个单体建筑之间用玻璃连廊进行链接,在这些连廊空间中有着不同层级的沟通通道,它们互相可见且又穿插着上行、下行的阶梯,参观者在上、下阶梯的往来之间,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地域文化(图6)。设计师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空间,置入了通道、阶梯、雕刻艺术等具有地域特性的具象化空间元素,从而激发了参观者与博物馆内部空间的耦合,为游客提升想象力预留了空间。通过“儿童体验探索馆”“苏式生活体验馆”等特色场所的设置,游客在增强体验感的同时激发了互动的兴趣,通过共同参与提升了想象力。
图6 玻璃连廊
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探索,一方面是基于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文化教育的多元诉求;另一方面是在新环境下,博物馆本身具有的“场所精神”和内部空间的多样性,要求设计者对博物馆建筑的文化性和地域性展开研究,并在空间设计的语言上有所体现。博物馆空间设计应该对地域文化特性给予更多关注,保持开放性的设计思维和注重与参观者在精神层面的共鸣,才能激发游客的参与性动机,提升博物馆旅游的吸引力,激活博物馆藏品自身的驱动力,增强博物馆空间的文化体验感,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响应国家对“文旅融合”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