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发展的足球课程思考

2022-07-15 08:46
好家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足球领域技能

文 王 蓓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即教育源于生活。在“知行合一”理念的主导下,我园开展了足球特色课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本文从理论基础、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阐述儿童足球课程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开发儿童足球课程的理论基础

儿童足球课程开发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与试点工作。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将足球课程从理论环境投放于实践中。

(一)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西方国家展开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的时间较早,这一领域的研究有诸多分支,运动能力与认知发展的关联便是其中一支。这一支认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身体”“运动技能”“认知”以及“社会性”四个元素之间,是协调一体发展的;另一支认为,儿童无法伴随其年龄的增长,自主完善运动技能,因此需要外界的刺激与传授。运动技能同很多其他的知识性技能一样,需要儿童通过学习进行积累。

(二)运动技能发展高峰理论

诸多儿童运动技能研究都有一种相似的观点,即儿童运动技能的形成存在关键期,根据主流观点判断,这一关键期在7岁之前。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决定个体运动技能的因素是个体经验而非年龄,而个体经验的形成又依赖于任务、环境以及个体三个因素。7岁之前的儿童接受新技能的能力普遍更强,容易打好基础。教师可以从任务和环境两个因素入手。其中,环境一般指运动的空间、器材等,对儿童的运动发展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三)情意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教育源于生活”等主张,强调教育场景的融汇作用,这与情意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这一理论强调人的多领域发展,如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足球运功是一项非常适合展开情感教育的运动——对身体活动有较强的要求,同时伴随较为丰富和深刻的情感活动。这一理论同时强调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儿童的兴趣、需求等,尤其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是刻板地追求学科的逻辑性与系统性。

二、儿童足球课程的开设目标

基于上述理论,足球课程开设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通过足球游戏促进儿童多领域能力,尤其是运动技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儿童身心协同发展。因此,我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向的五大领域,都设置了更为具体的目标。

(一)健康领域目标

在健康领域,教师首先考虑儿童的身心健康,通过开展这样的运动课程,让儿童的身高体重以及骨骼发展等都达到健康水准。同时,室外游戏活动能让儿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与季节,提升儿童的适应能力。足球作为一项考验协调性、反应速度、平衡性以及耐力等多种素质的运动,能够较好地丰富儿童在这些方面的技能储备。儿童能够通过游戏活动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学会合作、信赖以及调节情绪。除此以外,我园希望儿童能够获取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和自理能力,如运动中知道自行增减衣物等。

(二)语言领域目标

幼儿园是儿童踏入的首个集体社会,也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儿童在语言领域的成长是我园课程设置的目标之一。足球游戏遵循一定的规则,要求儿童在进入游戏前,要认真倾听教师的语言,并针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惑,最终能较为完整地复述或者解释自己听到的规则。这是一个需要多重交互的过程,对儿童的倾听与表达能力有较好的锻炼作用。进入游戏后,儿童能够运用规则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三)社会领域目标

正如前面提及的,幼儿园是儿童踏入的第一个集体社会,因此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技能同样重要。足球游戏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交际的过程,而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又可以添加一些互动交往的情境,能够进一步增强儿童的交际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当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儿童合作与竞争、适应群体生活,明白在集体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规则意识。

(四)科学领域目标

足球场上其实有很多天然的,可供儿童探索的元素,如足球的重量、球门的大小、球队的人数、踢球的方向等。儿童在体验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这些事物有所认识,但是很难依靠自己概括总结出抽象的概念。这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时刻关注儿童,对一些被广泛关注的元素进行必要的阐释,让儿童不仅有所体验,还能对自己所处的空间、进行的游戏以及体验有所思考。引导思考的过程正是培养儿童思维的过程,让儿童在玩中学习。

(五)艺术领域目标

运动本身是具有美感的,引导儿童学会欣赏运动过程中优美的动作、力量的表达,是塑造儿童审美体系的途径之一。教师也会开展一些与足球相关的活动,如足球画廊、足球手工品、主题歌舞、主题故事等,旨在拓宽儿童的审美渠道,让儿童徜徉在艺术氛围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儿童在玩中感受与欣赏,还要鼓励儿童在衍生的活动中创造与表现,让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

三、儿童足球课程设计

实现上述五大领域的目标离不开有的放矢的课程设计。这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基于年龄分段的教学内容

尽管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并不依赖年龄,但是考虑到儿童是处在一个集体环境中进行游戏和学习,因此仍然需要根据年龄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划分。面对3岁左右的儿童,教师可以先培养其一些基础的运动能力,如跑、跳、投、踢等单一动作,涉及的游戏尽量以平衡性和单人向为主,主要培养儿童的运动兴趣、专注力等;到了中班阶段,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诸如跑跳组合、变向转身等训练,活动形式可以向多人方向拓展,逐步树立儿童的合作意识;到了大班阶段,教师可以组织更多的对抗性或者竞争性游戏,其间加入更多的技术性教学,如颠球、传球、射门等,进一步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身体感知以及竞争意识等。

(二)创造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足球课程的开设要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为儿童创设积极学习的环境。在课程内容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与保护者——观察儿童的发展动态,以便给予适时的激励或者鼓励,引导儿童体验与思考,保护儿童的活动安全。

(三)完善全面多元的教学评价

游戏本身是精神、形式与内容三位一体的构成,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对游戏进行干预。这种干预不仅发生在活动前与活动中,还发生在活动后,不仅针对儿童,还针对教师,这种重要的干预活动即评价。教师要针对其课程设置目标、内容选取以及过程指引等环节进行评价,判断自身是否完成了教学使命。面对儿童,教师要根据其活动表现、活动成效等情况,判断其是否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足球领域技能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拼技能,享丰收
认识足球(一)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