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情绪主题绘本 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以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为例

2022-07-15 08:46陈雪漫
好家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怪兽绘本颜色

文 陈雪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将幼儿的情绪归属在健康领域“身心状况”中。由此可见,情绪对幼儿健康的重要性。本文以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为例,浅谈幼儿园如何利用情绪绘本,提升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实现健康教育目标。

一、课程背景

教师在幼儿园经常发现,幼儿由于难以控制情绪,经常出现大喊大叫等暴躁行为。幼儿有情绪认知后,周围的环境和人际氛围会时刻影响他们的情绪。在管理幼儿的情绪时,教师要思考:幼儿对情绪认知的经验有哪些?如何帮助幼儿认识和管理情绪?哪些资源可以被运用到情绪管理中?

二、课程审议

《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以下简称《经验》)中的“情绪管理能力篇”聚焦情绪管理,并围绕《指南》中指出的“情绪安定”“保持愉快情绪”“恰当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四个核心经验,对其概念进行诠释,对四个核心经验的发展特点进行解析,对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教育指导加以说明。

幼儿情绪发展的共同特点是“三易”,即易变化,易外露,易冲动。不少研究表明,女孩比男孩的情绪发展表现得更可控、更丰富和更委婉。幼儿在情绪调控中表现的个体差异,除了某种生物学原因之外,还受家庭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具体聚焦父母自身的情绪表现、家庭成员间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幼儿的情绪反应以及父母与幼儿关于情绪的交流等方面。

绘本、音乐、美术、心理剧、手偶、指偶以及木偶剧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有效媒介。最终,教师选择了以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为主贯穿课程,其他绘本为辅助。教师根据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故事情节,预设课程内容,主要分为“遇见情绪小怪兽”“认识情绪小怪兽”“管理情绪小怪兽”“分享情绪小怪兽”四个阶段。

三、课程实施

(一)认识情绪小怪兽

幼儿体验过快乐、悲伤、害怕、愤怒和平静,非常抽象。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情绪是什么,显然不是易事。情绪究竟是什么?为了解开疑问,教师让幼儿选择颜色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利用双休日的亲子时光了解自己的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让家长记录下来。

情绪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如何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感受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正是抓住幼儿的认知特点,将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可见的视觉体验。绘本明亮的颜色、简单的造型、情绪分明的脸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眼球。

教师在调查表中发现,面对相同的情绪,幼儿会用不同的颜色去表达。教师问幼儿:“生气可以用什么颜色表达?”幼儿的答案各不相同。借此机会,教师再次共读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共同探讨情绪颜色的秘密,并找出“为什么是这个颜色”的原因。这一次,幼儿的情绪颜色和小怪兽达成一致。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首次画出了符合自己当下心情的小怪兽。无论生气、开心、伤心、害怕,都是可爱的情绪小怪兽。

幼儿记住了不同的情绪小怪兽的颜色,不希望自己的情绪小怪兽乱糟糟的,迫不及待地帮助情绪小怪兽把情绪分一分,装在瓶子里,拥有了自己的首个情绪罐。幼儿选择情绪颜色纸,用表情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

(二)管理情绪小怪兽

借助调颜色小实验,一种颜色只要轻轻地加入几种其他颜色,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告诉教师:另一件事情的加入,会改变自己现在的情绪。对此,幼儿觉得很神奇。

颜色容易改变,但情绪如何改变?于是,教师开始寻找改变情绪的方法。幼儿觉得蓝色小怪兽、红色小怪兽和黑色小怪兽是糟糕的小怪兽,他们想要打败它,寻找了各种方法,最终讨论出化解情绪的必备小清单。

化解情绪必备小清单

(三)分享情绪小怪兽

在绘本最后,幼儿发现小怪兽变成了粉红色。为什么变成了粉红色?粉红色代表什么情绪?绘本中没有告诉幼儿,幼儿开始猜测。原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小怪兽学会了把各种颜色的情绪放进瓶子里。小怪兽不再烦恼了,变成了粉色。这是温暖和幸福的颜色。

教师还以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为例,利用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绘本,增加家长对绘本阅读的认识。同时,探讨如何开展亲子共读,让幼儿与绘本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情绪认知课程实施后,幼儿明白了情绪是表达自己,发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样能够给自己增加积极的情绪元素,让自己的心情变好。教师利用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让幼儿学会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同时,教师选取其他绘本,为每个幼儿打开一扇通向探知自我情绪的门,如绘本《生气汤》《我不想生气》《好害怕呀》等。一本本有趣的绘本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形象,带领幼儿边看边发现藏在内心世界里的“情绪小精灵”。

猜你喜欢
怪兽绘本颜色
绘本
绘本
绘本
有一个怪兽
失眠这个小怪兽
特殊颜色的水
小怪兽长成大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