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7-15 01:51:48赵磊中电建振冲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2年12期
关键词:良性指标体系水利工程

赵磊 中电建振冲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引言

水利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原因,经常发生水灾和旱灾,造成悲剧。因此,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建国以来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但是,由于对水利工程运行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一个广泛测试和适用的战略来实现水利工程的积极运行。因此,我国水利运行管理条件较差。进一步研究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水利工程,深化水利改革刻不容缓。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涉及多方面,其范围十分广泛,目标众多。如果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研究缺乏实践性,不能指导水利工程的管理。

因此,只有明确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才能描述水利工程实现良性运行的条件。然后,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个指标都有一个定义和含义。最后,考虑到公益性水利工程与营利性水利工程的不同,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2.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定义与含义

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核心目标是收入大于或等于水管理单位的支出。然而,对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例如,一些研究者只考察了社会或经济效率,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将管理体制改革纳入了他们的调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建立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定义。穆范椭等人将水利工程分为公益性水利工程、营利性水利工程、综合性水利工程。对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的积极运行,是指水利工程设施在使用年限内保持完整和功能,达到运行期的初步设计功能和目标,根据设计功能,保持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持续稳定。

因此,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实质是:在国民经济效益大于或等于水利工程成本的条件下,水利管理单位可以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保持工程简单再生产,以及项目扩大再生产的逐步实现,可以说,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含义是水利工程的财务效益大于或等于财务费用,水利工程从简单再生产逐步实现扩大再生产,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条件包括:工程运行的一致性、资金的充足性、有效的管理体制、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结构的合理化、管理技术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良好的外部环境。

3.评价指标体系

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不仅涉及到工程本身,而且涉及到工程的资源、建设的社会和经济。它是一个多目标、复杂、多因素、子系统复杂的系统。要建立科学、全面、准确、易用、多层次、多目标的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评价指标体系,难度很大。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运用一定的原则、过程和方法,通过初选和优选确定评价指标。

3.1 施工原则和方法程序

水利工程正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应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综合性与独立性、层次性与系统性、定性与定量、客观与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以项目的性质为基础的,是一个从个体到整体的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目标分解、初选和指标优选。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运用频度分析与理论分析,对指标进行调整与选择,在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考虑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构建了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主评价指标体系的独立性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初选和优选,建立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水利工程正向运行评价,标准层由水利工程正向运行的条件要素(一级指标)组成,指标层是水利工程正向运行的具体体现(表1)。

表1 水利工程正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层指标权重

3.2.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考虑到公益性水利工程与营利性水利工程的不同,采用层次分析法(表1、表2)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模拟、定量现象的决策思想系统化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问题的本质和总体目标,将问题分解为多层次结构。通过比较每一级的每两个元素,以它们的超级元素为准则,形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到权值,求出超阶单元的加权平均值后得到组合权值。这个计算过程在一个向下的级联中沿着层次重复,最后得到最低层元素的权重。

表2 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层指标权重

4.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义与含义

4.1 定量指标的定义

4.1.1 设施完好程度及功能标准

水利设施完好程度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以水源工程为例,设施完好程度I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I——水源工程设施完好程度%;

I——大坝完好程度%;

I——大坝完好程度%;

I——大坝完好程度%。

4.1.2 经营管理资金状况

(1)水务管理单位的盈亏率是反映经营管理资金状况,有助于判断水利工程是否可以复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式中:R——水管理单位的盈亏率

Q——水管理单位的盈亏量

C——总成本

P——运营服务的总收入

T——税金

(2)根据各单项工程的性质,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经营管理资金,是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条件。经营管理资金使用率=使用资金/经营管理所需资金总额×100%。

(3)合理征收水(电)费和按标准规定的规费,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的生产和再生产。

式中:

W-水电费收取率

W-实际收水电费

W-按标准合理收取水电费

(4)水管理单位的发展,应当包括发展综合经济,在管理和利用水利工程、开发水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管理范围内的人力、物力和水土资源。

式中:

m——多元化经济发展速度

m——多元化经济实际收入

m——多元化经济客观收入

4.1.3 管理团队结构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岗位数量应符合最低数量原则和人员定额,职工人数应与水管理单位所需岗位相适应。

式中:

R——就业人数岗位适应率

N——目前就业人数

N——所需人数

R——人才达标率

N——专业技术人员实际人数

N——专业技术人员理想人数

4.2 定性指标的含义

4.2.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适应性与合理性

(1)水管理单位分类和水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指标:要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首先要明确水管理单位的类别和性质。二是要形成职能分工明确的经营管理体制。三是按照简化管理、提高效率、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对水管理单位进行内部改革,促进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发展。

(2)明确安排和执行职责的程度:根据水资源管理单位的性质,建立一套清晰有效的制度。建立以责任化解为核心的推进机制,建立以目标考核为核心的奖惩制度。通过责任明确、权责分明、监督处理、奖惩和社会监督考核,实现规范执行。

(3)管理维修分离的实施指标:通过维修招标,推行合同管理,培育企业和市场,选择水利工程维修主体,实现管理维修分离。

4.2.2 管理技术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

(1)安全监测自动化指标: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监测和工况数据库。监测数据包括坝基的饱和线、渗流量、变形位移、结构节理张力。监测系统必须在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结构或预测发展趋势,以便处理问题和维护设备。同时,要对行政人员进行巡视,及时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

(2)管理信息化指标:通过水利工程基础数据库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将水利工程的整体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时规范基本情况的收集、管理和上报。

4.2.3 外部环境对水利工程管理的影响程度

(1)经济政策的改善指标: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费用,通过相应的经济政策筹措,而水价的制定,可以使营利性水利工程以合理的利润收回总成本(含折旧)。

(2)相关法规的配套指标: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需要适宜的环境。比如,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为有效经营管理的保障。这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法律依据,促进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5.结论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进行评价,评价因素多、涉及面广。提出了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条件。在确定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频度分析、理论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指标,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定义和含义界定。最后,考虑到公益性水利工程与营利性水利工程的不同,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这对于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良性指标体系水利工程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22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内蒙古林业(2021年6期)2021-06-26 10:42:32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中国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