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昕
2021年6月18至21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世纪文学状况与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龙顺庄园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参会申请300余份,经学会遴选,最终来自全国各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南开,共襄盛举。本次大会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与文化》杂志社主办,南开大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市美学学会、天津市文学学会协办,会议旨在全面探讨中国文艺理论如何应对文学的新状况与全球文化政治的新命题。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国华主持,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赵宪章,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洪,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育部中文教指委副主任沈立岩分别致辞。开幕式上还举行了2020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首届会刊论文双年奖颁奖仪式,为领航组、中坚组、新锐组共九位学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大会开幕式与闭幕式均设主题发言,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报告。会议另设有八个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所涉及的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与2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话语创新”“文化研究、文化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新方法”“新媒介文论与新媒介文学批评的策略”“物质文化视野中的器物批评”“声音、听觉文化与声音政治批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范式、形态和知识形态”等,所论议题兼具深度与广度,既有理论思考,也有现象关注。
在文艺理论中,“言内”与“言外”之间的辩证关系始终是需要不断回溯的基础性问题。随着国内学界相关研究的推进与时代的变革,这一问题在保留了原有问题域的基础上又发展出跨学科与跨媒介的新议题。赵宪章教授认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是由“语像”“字像”和“书像”串联起来的,以此为主线探讨了“文学书像论”这一跨学科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朱志荣从概念、生成、特点等三个角度论述了意象和意境的辩证关系,并以文学艺术作品为例进一步阐明,发掘出中国古典文论新的可能性。苏州大学的李勇则以“影响的辩证法”为理论思考的基础,探讨了文艺原创力与社会建构等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作为文艺理论研究的思想根基,审美理论始终承担着辨析感性认识机制的重任,而如何从感性辨析走向理性辨析,进而形成一种基于审美的价值判断,在当下亟待讨论。山东大学的谭好哲借以巴赫金对于意识形态价值中心的论述,从历时性角度提出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所历经的四个嬗变阶段,认为文艺与时代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亦由此建构。程相占则反思了当下美学研究的困境,认为美学学术研究应从“美学思想”走向“审美理论”。
文学除了审美功能之外,也承担着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功能,因此必然观照着现实政治、历史与社会语境,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内涵,需要被赋予新的时代特质。南京大学的汪正龙以宏观的视野论述了文学世界的性质、构成与建模。南开大学的周志强延续先前对于重新发现现实主义的思考,将现实主义问题置于文体哲学的视野中进行反思,提出现实主义是一种既反映世界,又遮蔽世界之无序的知识形式。天津师范大学的赵利民关注了中国接受进化论思潮过程中的“向内转”的一面。华东师范大学的刘阳探寻了“事件”概念在汉语文论中的接受与发生,显示了西方文论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化合。
除了对于现当代已有理论的辨析之外,文艺理论也应对正在发生的文化现象与语境作出回应,形成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视野。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峰关注后人类状况,提出其具有实际状况和社会想象两方面的特征,从而形成事实伦理与叙事伦理结合的复杂状况,由此给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带来新的理论变迁。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颖基于对相关重要文献的再整理,论述了法国现代美学的缘起与体系性,并指出其与德国审美理性主义传统之间的亲缘关系启发了对于“民族美学”的深入考察。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嘉军关注了以反映大屠杀为主题的电影《索尔之子》,将此艺术电影视为文学之一种,借以概念扩宽来使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思想在当代艺术批评中释放潜能与活力。杭州师范大学的单小曦以海德格尔的媒介存在论为论述基础,关注其所引发的诗学效应。
疫情改变了全球政治与文化态势,有关共同体与民族、地理空间与城市等问题亟须新的反思。西南民族大学的戴登云重新思考耶鲁学派文论的当代启示,将之视为一种走向全球文学共同体的“生成诗学”。杭州师范大学的李庆本以“边缘化中心城市”这一概念为理论工具,分析了纪录片《再见,老北京》所展示的多元文化空间,思考了中心与边缘并存的另类现代性书写。
文化研究拓展了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同时也促成了文艺理论研究的延伸。厦门大学的杨玲从情感理论的发展脉络切入,探讨了塞吉维克的“修复式阅读”概念对于文学和文化研究之方法论的启迪。杭州师范大学的冯雪峰则思考文化研究之“文化”的式微,进而论述情动理论与文化研究结合的可能性。福州师范大学的颜桂堤在中国经验视域之中重新审视文化研究,探究其问题表征、悖论,以及发展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当下社会文化的寓言,围绕其意义与价值评判的讨论与研究视角则多元共存。首都师范大学的胡疆锋探讨了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转向,通过论述“及物现实主义”的可能性与特征,重新思考了中国网络文学之规律与品格。首都师范大学的许苗苗关注到网络文学活动中“阅读”的变化,认为其所涉及的情感干预与消费赋权已然影响到创作本身。上海大学的段似膺则从情动理论思考新媒介时代文艺作品的时空感知模式及其逻辑。
消费社会中的物与符号隐喻着日常生活的递变与文化意义的生产,消费话语与文化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亦需关注。天津理工大学的农郁分析了淘宝直播间所依循的生活态商品美学策略与文化逻辑。西南大学的黎杨全从物语消费和数字消费的理论视角探究了新媒介文艺消费的叙事形态建构。南开大学的周才庶则关注新媒介文学的文化消费与审美特性。西北大学的高翔将大众文化中涌现的“中年”书写与消费主义逻辑打造的情感认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技术与人文的关系在今天愈发引起争议与关注。科幻文学近年来似乎进入了“黄金时代”,重庆大学的李广益呈现了对于科幻文学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的杨宇静则以“新时期”之初电影中的科技发明物为文本分析其所暗含的转型科技话语逻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秦兰珺将微软文字处理工具与书写联系起来考虑,清华大学的耿弘明则思考自然语言处理(NLP)在何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
听觉文化与声音政治,是当前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东北大学的张东旭提出道教声景观的概念。南京大学的赵奎英探讨了德里达的“视听文字学”,思考其从理论意义上对于听觉文化研究的启示。复旦大学的李盛以经典革命歌曲为文本,论述了具有共同体意义的“新中国”在听觉意义上何以成立。天津美术学院的王姮关注城市的娱乐空间KTV中所隐含的声音政治对于个体的塑造。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千可则分析了“北伐”中的听觉经验,从听觉史和技术史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一革命事件的历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的杨毅以广播电台作为媒介的变迁来思考80年代文学有声化中的声音叙事。巴黎第一大学的王兆谷论述录音技术所引发的文化本体论问题。
此次会议在学科与议题方面皆体现了多元并置的特点,聚焦学术前沿,不仅促进了文艺理论学界各位专家学者的彼此交流,亦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与展示的平台,更增进了南开大学文学院与全国文艺理论界的交流。时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本次大会既彰显了理论厚度和思想深度,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