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龙 张锐利 李扬 杨磊磊 于吉人▲
1.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杭州 310003;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浙江杭州 310003;3.浙江省台州医院胃肠外科,浙江台州 317000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炎性类疾病、心血管、风湿类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但随着药物使用比例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升高,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故如何缓解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肠道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尚未明确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使小肠黏膜损伤的具体机制,但有学者指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造成小肠黏膜损伤。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可促进肠绒毛生长、修复,改善肠黏膜损伤情况。而以黑灵芝为原料的黑灵芝多糖可对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及肠道黏膜免疫产生保护作用,但临床鲜有黑灵芝多糖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小肠黏膜损伤的相关报道。基于此,本文采用黑灵芝多糖联合rhGH 对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小肠黏膜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其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上皮干细胞标记物(Musashi-1)表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17 例小肠黏膜损伤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防治专家共识意见(2020,北京)》中肠黏膜损伤相关诊断标准;②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时间>1 个月;③内镜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吞咽困难者;③已知或怀疑消化道梗阻、瘘管、狭窄者;④安装心脏起搏器或体内存在金属植入物,不能耐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者;⑤C 尿素呼气试验呈阳性者;⑥同时使用其他非甾类抗炎药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rhGH 组(n=58)男31 例、女27 例,平均年龄(41.50±19.12)岁,36 例患者至少1 处糜烂和/或溃疡,22 例患者较大糜烂和/或溃疡;联合组(n=59)男30 例、女29例,平均年龄(42.50±20.82)岁,39 例患者至少1 处糜烂和/或溃疡,20 例患者较大糜烂和/或溃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0)伦审第(41)号],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rhGH 组:给予所有患者禁食、胃肠减 压、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方案。后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冻干粉粉针剂(长春金赛药业有限公司)治疗,使用剂量按照8 IU/次,皮下注射,1 次/d,持续用药1 周。联合组:在rhGH 组基础上辅以黑灵芝多糖(北京同仁堂陕西药业有效公司)治疗,2 粒/次,温水送服,2 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 周。
1.3.1 胶囊内镜检查 利用AKC-1 巡航胶囊内窥镜系统(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对受试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大小27.0 mm×11.8 mm,拍摄帧率1~2 帧/s,具有自动变频、体外磁控、体外扫描定位特点。获取检查服中数据导入电脑,利用ESNavi 软件对获取图像进行观察分析,由2 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进行阅片,确定小肠黏膜溃疡/糜烂部位。
1.3.2 肠黏膜屏障 于治疗前、治疗后7 d 通过胃镜(上海医光仪器有限公司)利用活检钳钳取2 处包括黏膜全层及部分黏膜下层的十二指肠降段黏膜标本,用CMIAs 系列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每个标本分别取3 个位置测量小肠黏膜绒毛高度、陷窝深度,取平均值。
1.3.3 血清指标检测 分别于入院当日、治疗后7 d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分离上清于EP试管内,-20℃下保存待检。双抗夹心ELISA 法检测DAO、BT、IL-6、IL-8 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Musashi-1 表达。
1.3.4 疗效评估 显效:肠镜显示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糜烂,溃疡面全部愈合;有效:肠镜显示肠黏膜轻度炎症或见假息肉形成;无效: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黏膜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rhGH 组比较,联合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较高,陷窝深度、DAO、BT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黏膜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PCNA、Musashi-1 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PCNA、Musashi-1 表达高于rhG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封三图1。
表2 两组患者血清PCNA、Musashi-1 表达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L-6、IL-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IL-8 水平低于rhG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ml,)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4.91%,高于rhGH 组的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实践表明,在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人群中,小肠黏膜损伤发生率可达70%,但目前临床治疗尚缺乏有效防止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药物,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本研究指出,黑灵芝多糖联合rhGH 治疗小肠黏膜损伤患者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产生保护,从而减轻损伤程度。在应激、感染等特殊状态下,肠黏膜屏障受到损伤导致肠道细菌移位,最终引起免疫功能紊乱。相关实验rhGH 在改善肠道通透性方面发挥良好作用,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疗效显著。黑灵芝多糖在肠道黏膜损伤动物致炎中被证实可促进隐窝底部干细胞分化,增加绒毛表面黏液分泌量,以促进小肠黏膜屏障修复。本研究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联合rhGH 能够保护小肠黏膜损伤患者小肠绒毛结构完整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此结果提示,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小肠黏膜损伤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多因通透性增加而受到破坏。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rhGH可减少毛细血管外渗、降低胃肠通透性作用相关。
资料表明,肠黏膜损伤发生时,主要通过检测PCNA 表达对肠上皮细胞发生增殖和自我修复情况进行评估。正常状态下,干细胞多处于静止状态,PCNA 表达相对较弱。当肠黏膜损伤后,肠上皮干细胞激活进入分裂状态,导致PCNA 表达增加。同时Musashi-1 与小肠RNA 相结合标记干细胞。IL-6、IL-8 作为临床常用炎症因子,其高水平表达可对炎症反应发生产生推动作用,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本研究显示,黑灵芝多糖联合rhGH 治疗小肠黏膜损伤患者,PCNA、Musashi-1 表达增加,提示上述联合治疗方案可改善细胞上皮干细胞增殖情况,促进疾病转归。同时研究中对小肠黏膜损伤相关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发现,黑灵芝多糖、rhGH 联合治疗小肠黏膜损伤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肠黏膜损伤修复,表明药物联合可有效改善黏膜通透性,减轻肠黏膜损伤,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黑灵芝多糖、rhGH 联合治疗有效改善小肠黏膜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维持肠黏膜机械屏障稳定性,减轻肠黏膜损伤,增加PCNA、Musashi-1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