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镇上双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不断提高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就一定要将思维训练贯彻在语文教学中。多维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与训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不仅影响着其他科目的学习,还是训练学生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路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思维训练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保障思维训练科学、有效地开展,这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由此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课堂教学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形成积极思考、累积经验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新课标”对教师改变固化教育模式的要求,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创新和改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本身具备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先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再将学生独有的发散性思维与教学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所以,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不仅能在无形中带动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提高,而且能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具新意。
在思维形成和培养的过程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通过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让学生的思考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不断提升,从而在面对和思考问题时,能够站在多层次的角度上,找寻到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想象力的开发与培养让思维训练的展开变得更具价值,同时也体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还不够成熟,独立思考能力相对不足。再加上传统教学的弊端,导致部分学生的思维惰性非常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味地被动学习,这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具有固化性和滞后性。所以,在思维训练开展的过程当中,独立思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需要教师不断地培养学生思维当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样才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学习自信,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小学生的认知有限,在遇到新鲜事物时往往充满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但是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应将其延伸至课外,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的学习空间。所以,在思维训练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思维训练的开展奠定基础,有效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探究“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找寻答案。教师应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当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后再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阐述原因,再由学生互相补充,将原因答完整。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你认为草船借箭成功的因素还有哪些?”通过自主探讨,有的学生觉得是运气好,还有的学生认为是诸葛亮借调来的水军对于地形非常熟悉,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积极起来。后续,可以为学生设置任务,让学生用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述成功的原因,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发散性和逻辑性,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锻炼。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相对于文字的模糊性,语言表达则更具清晰性。在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时,语言的熟练表达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发展。所以,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先做到语言表达明确,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能够积极、自信地阐述自身的态度和观点,让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思维训练模式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更富逻辑性。例如,在讲解《龟兔赛跑》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设疑:“对于《龟兔赛跑》这一故事,大家从小就耳熟能详,那你觉得如果兔子经历教训,再次和乌龟比赛,谁会第一个到达终点呢?”引导学生根据观察以及日常的经验累积来进行阐述。比如,部分学生认为兔子会赢,因为兔子吸取教训,在比赛时会更加谦虚。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依旧是乌龟会赢,因为乌龟在爬行的过程当中一直按照预定方向前进,而兔子则常常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跑出赛道,无法展现出竞技精神,肯定会输掉比赛。这样的思维训练通过自我观点阐述以及思维跳跃式联想,能够实现表达方式与思维能力的碰撞,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
另外,教师应该展现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文字功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表达能力,真正实现对学生灵活思维的培养。这种外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内在的思维能力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实现教师对创新教学模式的良好运用。例如,在讲解《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侧重点放在对父亲语言的分析上。通过语言分析,理解父亲的道理,感受花生务实、低调等特点。同时,应着重学习文章的语言表现手法。教师可以以此为思维训练的主题,让学生学习或参照文章的语言表达方法,来找寻语言和思维的共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学事半功倍。
相对于学生无限的求知欲,语文教材所涵盖的内容是有限的。假如教师一味地局限在教材内容中,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受限,很难达到思维锻炼的效果。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适当地对课堂资源及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让课程教学环节得以优化,丰富学习空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思维上的拓展,同时能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富有生命力。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加以辅助,让课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例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就应做好准备,在网络当中搜寻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视频和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让学生对西沙群岛产生向往之情。此外,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心目当中的西沙群岛。借助这样的方式实现思维与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更好地把握西沙群岛的特点。
课堂辩论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课堂辩论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有助于发展和巩固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种活跃的状态中。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把握每一个细节,让学生在课堂辩论的过程当中尽情发挥,使思维更加灵活和活跃。例如,在讲解《穷人》一课时,某个学生认为主人公桑娜不应该将外面流浪的孩子带回来,这样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孩子也被饿死。但是立刻遭到其他学生的反驳,认为这样的说法非常错误,桑娜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不会见死不救的。在遇到这样的矛盾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比如,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各自站队,选取代表来开展辩论。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当中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特点,对“穷人不穷”的核心思想进行深刻体会。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既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之间是相互辅助、补充的关系。所以,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阅读和写作相融合,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语言的运用,使得学生的语言输出和输入的过程得到完善,在无形当中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训练,这样教师也能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形成高效的教学体系。例如,在讲解《枫桥夜泊》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知作者用细腻和精准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于江南深秋夜晚景色的感受和观察,勾画出霜天寒夜、月落乌啼、孤舟客子等景象,展现出家国之忧。通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写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翻译,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够加强学生对古诗的进一步理解,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达到理想中的思维培养效果。
小学生活泼好动,相比单一的知识学习,他们更加喜爱通过趣味性较强的形式来感受语文的独特之处,在趣味游戏中拓宽思维,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目标。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思维训练,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采用课本剧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发挥,自由改编。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丰满,使得学生在课本剧改编和表演的过程当中思维积极运转,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很多学生都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以及结局产生怜惜心理。此时,教师可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着进行结局的改编,然后以小组的方式来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点评,使整个课程教学的开展更加完善,这样学生就会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体验。借助这样的方式,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而实现思维训练的目标,让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内涵变得丰富灵活。
在思维培养的过程当中,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所以,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因为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思维会高速运转,以达到理想的训练目标。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会运用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而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几篇类似文章,让学生一起进行阅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阅读内容进行梳理,教师就可以加强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让学生将共同点设置为核心,不同点设置为分支,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梳理,进而对思维进行训练,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实现思维培养。这样就可以达到训练目标,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思维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训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强化,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发散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轻松应对产生的问题,实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结合心理特点、鼓励积极表达、扩展思维领域、引入课堂辩论、推动读写结合、引入改编表演、借助思维导图等方法,增强思维训练的有效性,从而使语文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总之,思维培养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能帮助教师把课堂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让思维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维培养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使语文课堂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