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

2022-07-15 10:29周全福
学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知识点学科核心

周全福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怀安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从无拘无束不受限制,开始转向规律化学习和规范化上课,在这个时期,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维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秀品质,提高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困境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时期,是带动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时期,强化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则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应用于实际,实现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促使学生健康乐学的过程。但是现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课堂教学方式有限,教学内容也较为零散,并未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往往只是了解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很难全面认识数学学科内容,更难将课本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严重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评价仍旧集中于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化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活动的高质量展开。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应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地位

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需要予以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认可,促使学生能够信任教师、信任同学、喜欢上课。事实上,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心智不够成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如果只是被动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很难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课堂教学效果有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便可将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也不能一味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讲解,而是需要关注学生表现,对学生态度、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展开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例如,当讲解到“位置与方向”的课程内容时,便可应用软件将教材二维图形转化成为生动化的三维图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还可将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楼、商场等建筑物显示出来,并进行教学分组,每组同学代表着不同位置方向的建筑物,大家在组内展开探讨和分析,掌握知识点,深化理解知识点。

(二)创设课堂情境,形成认知冲突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强化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教学中,实现全面成长和进步。培养核心素养,也需从小抓起,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而如何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则需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轻松温馨的课堂环境能让学生更加放松地投入学习中,对于新鲜事物也能够秉持着饱满热情的态度,更加主动地展开学习。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升数学能力。将生活实际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则是一种应用效果较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方法。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将既往的数学学习有机整合到一起,便是学生强化思维锻炼的过程。数学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注重逻辑思维的锻炼,学生如果依旧刻板应用背诵理解等方式,很难真正学会数学验算。事实上,现实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源泉,数学学科从不是孤立发展起来的学科,只有真正地认识生活、融入生活、联系生活,才能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便可将学科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科的实用性。例如,当教学到“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便可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的,为什么设计成为圆形,圆形和其他形状相比具有哪些特点等,激发学生展开思考。

其次,借助直观图像,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直尺、多媒体等各种工具手段,能够促使学科教学朝向更加直观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强化核心素养,则可充分应用直观图像,促使原本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内容变成直观清晰的具象内容。只有创设更加贴近于学生身心的教学情境,才能够让学生深化认识,真正地感受数学知识点,并内化于心。

再次,运用问题提问,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活动中,适当提问也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研究知识。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可将学科重难点分解成一个个问题,并将这些问题逐一抛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班级内部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能够处于教学主体位置,全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一次次问题回答中,形成系统化、严谨化的思维链条和数学学习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问题教学时,需要合理把控问题难度,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就难以形成思维引导的功效;如果问题过于困难,同学们感到吃力,就难以得到收获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反而阻碍了数学学习。

(三)关注思维练习,强化数学表达

小学阶段,虽然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想象力较为丰富。提高学科综合素养需要充分关注思维锻炼,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展开分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形成深入思考。

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实验室、自由活动园区,举办多元的教学活动,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数学学习并非死记硬背就能够完成,只有突破思维,才能理解知识重点。具体来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七巧板等动手实践活动,将刻板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操作练习,有任何问题也能够更加直观地显示,还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手中的七巧板拼凑成不同形态,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尊重学生主体,启发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此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为了避免学生的独立思考出现混乱,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构造牵引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载体,可使学生的独立思考更加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非指设计“问题串”。问题的提出要遵循适度原则,给学生留出更加充足的思考空间。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既要帮助学生建构基础知识,也要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归纳的全过程。这样不但可促进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也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能力。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需要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使学生在自身水平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发展进步。最后,还可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讨论。通过对比,学生可找出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归纳出基础性的知识内容。不但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可使学生在交流中扩大认识,拓宽学习视域。

(五)搭建知识网络,实现学科融合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想要全面培养学生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强化教学效能,需破除以往教学模式的桎梏,促使零散化的教学内容开始朝向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前进,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向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搭建形成数学知识网络体系,实现小学数学学科内的整合与协调、跨学科的联系与融合,切实推动数学教学的精细化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方面,学科内融合,搭建小学数学知识框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从课本所学内容进行统筹分析,通常而言,书本教材都是按照单元进行主题划分,教师可结合不同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相互联系,还可直接构建形成思维导图,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学科间融合,将数学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研究,打破学科壁垒,促使学生实现全面成长与进步。教师在对基本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时,也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拓宽学生思维,还可提出适当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思考,例如教师就可将小学数学中的运算题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模拟购物情境,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强化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六)注重趣味练习,深化知识感悟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有效的练习是促进知识内化的必要途径。从认知特点来看,低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而单一的书面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枯燥的。因此,教师可设计趣味性的练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可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数学课程具有突出的工具性与生活化特征,而现实生活中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数学资源,这意味着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练习中,教师可设计一些生活化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相对于常规的作业形式,生活化作业可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练习的主体。在这种练习方式中,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灵活的调整。利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来看,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涉及大量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抽象等活动,而这些环节无疑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展开多元评价,修正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主体,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也应积极探索适用于数学学科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完善,切实发挥个性化教学的应用效能。

第一,完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探索多元教学方法,整合多种评价意见。学科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路线,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出发,不仅需要关注智力因素,也需要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能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阶段的学习特点,构建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方案,量化评价指标,对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记录。

第二,基于不同学生的实际表现,展开个性化评价和个性化教学。每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科知识却是无限的,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则需要把握好重点,不仅是重点内容,也是重点学生,而重点学生不仅是成绩好的学生,也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班级中的“学困生”。学困生基础较差、数学兴趣不强,想要提高核心素养、强化数学教育,则可对这类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辅导工作,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不应当只是局限于考试分数,更应看进步了多少,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还可将课后题讲解直接录制成视频发送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巩固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教学评价中,还可积极调用社会力量,完成多元主体的评价工作,实现个性化数学教学。

第三,注重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提高综合素养,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对自我的反思过程。在课堂结束后,应当引导学生展开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对学习态度、行为、表现进行评定,记录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认真分析和总结,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而同学之间的互动评价,则是一个强化知识理解和吸收的过程,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班集体。

综上所述,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展开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培养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涉及学科学习的方方面面,想要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就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改进教学方式,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知识点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