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杰
沿海地区是事关江苏全局和整体发展的重要轴线,向海发展是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必然伴随着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与科学技术的迭代创新。江苏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相关新兴产业结构初具规模,省内高校的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同样可以为江苏向海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以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沿海地区高质量向海发展,是江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的区域发展可行性思路。
海洋资源禀赋良好,但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江苏临海拥江,区位优势独特,海洋资源密度指数位列全国第二,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四,是全国海洋资源富集区域之一。江苏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54公里,沿海滩涂面积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近海风能资源丰富,滨海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但从现状看,江苏沿海三市(连云港、盐城、南通)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与现有优质海洋资源的匹配度不高。“十四五”时期,沿海地区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不仅有利于全省经济“基本盘”的稳固,而且能够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为省域层面的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提供回旋空间和生态供给,形成多极增长、双向支撑新格局,进而实现全省的“江强海兴”“南北均衡”发展。
海洋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但发展速度有待提升。近年来,江苏稳步有序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亮点。海洋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总体上位居全国前列,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10。海洋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全国首位,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累计占全国70%以上。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新兴海洋产业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海洋资源利开发利用率较低,新兴产业创新技术支撑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亟待提高。
海洋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但整体实力未能凸显。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沿海地区高质量向海发展,需要海洋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江苏作为科教大省,海洋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省内除拥有全面向海的江苏海洋大学,设立海洋学院或海洋相关专业的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外,还拥有中国船舶集团公司702研究所、716研究所、723研究所、724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涉海研究机构。丰富的科教资源能够为江苏沿海地区向海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保障,但能否将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汇势聚能专注于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于海洋经济发展,是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海洋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目前江苏海洋科技创新面临着“四散”格局。一是政府海洋管理职能“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科技等多个部门都具有涉海管理职能,形成了海陆分割、产业隔离、各管一块的格局。二是科技创新主体“散”。科研机构分散,缺乏行之有效的整合,综合能力不强,江苏海洋创新指数综合能力处于国内第二梯队,落后于广东、山东等省区,海洋创新发展水平与江苏现有科教资源、全国经济强省地位不符。三是企业创新需求“散”。目前省内海洋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创新需求多样但缺乏技术支撑。四是城市产业集聚“散”。沿海三市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上还有待进一步凝练,产业集聚效应还有待形成,需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创+产业”道路,建设城市产业集群。针对目前的“四散”格局,亟须优化全省海洋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应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搭建运营平台,为企业微观需求和科研单位研究方向搭建桥梁,指导沿海各市因地制宜地建立符合各自城市特色的高端科研平台,引领城市产业经济带建设。
如何汇聚高端海洋科技创新型人才群体。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江苏涉海平台总体数量不多,且高端研发平台稀缺。到目前为止,江苏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尚未形成“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引培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反哺创新平台”的发展局面。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江苏海洋科研机构和研发人员数量分别居第10位、第7位,现有海洋教育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人才占比较少且分布较散。同时,江苏海洋科技创新人才自给能力有待增强。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虽门类较为齐全,但区位分布过于分散且涉足专业领域不深,协同共享性较弱,需要进行深度整合和专业度提升。兄弟省份的相关实践,为江苏集聚高端海洋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经验借鉴。如山东省2015年提出了“鳌山人才”计划,并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蓝色硅谷”等重大海洋科技工程,面向全球选聘各层次海洋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了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1/3的海洋领域院士,有力支撑了山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突破服务于沿海高质量发展的科研创新平台瓶颈。江苏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数量,在全国占比不足1/10。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研究所、国家海上综合试验场、科考船队等国家级海洋创新平台,无一分布在江苏。江苏海洋科技核心技术自给率不高,与先进海洋科技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存在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江苏虽已成立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但主要开展深潜、深网、深探研究,与海洋经济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契合度不高,无法对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以科技兴海推动江苏地区沿海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借鉴其他沿海省份在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结合江苏独特的海洋特色,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支撑,建设面向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海洋研发平台,有效整合海洋科技力量,切实提升江苏沿海科技创新水平,探索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跨越赶超之路,推动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成立江苏海洋创新联盟。针对目前江苏海洋科技创新面临的“四散”格局,建议建立开放型海洋科技创新合作组织——江苏海洋科技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江苏海洋大学负责联盟日常工作,其他涉海政府部门、涉海高校、国家及省相关海洋科研院所、海洋高科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以江苏为主战场,以海洋科技创新为纽带,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打造科技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科研联合攻关平台、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平台、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四大平台,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大数据共享、重点实验室共享、科考船共享,重点支持沿海地区高质量向海发展。通过定期发布海洋科技产业政策信息、《海洋科技发展趋势报告》等,提升江苏向海发展综合实力。创新联盟受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参加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定期汇报海洋科技创新动态和项目开展情况,为省级层面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引培海洋科技高端人才。加快海洋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汇集,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大对外引智力度。围绕海洋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依托创新联盟强化资金支持,设立“引才专项”,打造江苏海洋引才品牌,引进国内外海洋科技前沿技术带头人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专家,通过联合攻关培养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提升全省海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面向海洋科技需求加强产教融合,打造高素质海洋人才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江苏涉海高校办学层次和专业度,为江苏高端海洋科技人才的稳定供给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加快培育集聚新时代海洋人才队伍放在优先位置,探索适合海洋科技创新、有利于海洋人才队伍稳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人才治理体系,打造新时代海洋人才集聚新高地。
建设国家级江苏海洋实验室。对照《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建设沿海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议参照广东省建立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建立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由省政府牵头,由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沿海市市政府共建江苏海洋实验室(下称“实验室”)。实验室主导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与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和航运与物流等。实验室由创新联盟牵头承办,以省海洋科技创新基金和沿海各市配套基金为引导基金,以高校科研院所自筹资金为建设基金,以企业资本投资为联合基金。实验室按照“一主体三分室”进行布局建设:“一主体”即江苏海洋实验室,主要承担实验室建设运行职能,考虑到海洋科教基础和海域资源优势,建议实验室主体落户海州湾;“三分室”即海州湾实验室、盐城实验室和通州湾实验室,主要依托沿海三市各自区位优势强化差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