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2022-07-15 22:10:08朱光臣洪心冉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管理

朱光臣 洪心冉

摘要: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是现代社会对水利行业提出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必然趋势。水利工程在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秩序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信息化是现阶段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趋势之一,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还能够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管理

1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1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水利工程涉及到的各种高新技术有很多,同时设置有很多机构和部门,产生问题的几率也就很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管理和控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而信息技术的特点就是能够准确快速完成工程建设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这些特性会对工程有很大应用必要,复杂的工程需要提升技术运用,将复杂的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简单化。

1.2开发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

在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多都运用了传统管理的方式方法。虽科学技术有了一定发展和进步,但是并没有如此广泛,很多环节并没积极开展。因而一定要运用新的管理方式,加大推广力度,改变旧有的管理方法,积极推广新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质量及管理的效率[1]。

2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1RTK技术的应用

RTK技术是一种实时动态测量方式,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监测时,为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可合理应用RTK技术,以保证水利工程测量的数据精度达到厘米级别,为后续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水利工程管理时,需要对多个项目进行质量监测,及时测量相关项目的运行数据,进而掌握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调度措施。在PTK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完成对水利工程实施动态的定位管理,获得水利工程监测点的三维定位数据信息。工作人员开展水利工程管理时,应当及时将PTK技术获取的观测值与坐标信息传输到流动监测站点,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辅助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2.2信息技术在工程监测环节的应用

水利工程监测是管理中最为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具备很大价值。在监测过程中,信息技术中應用最为明显的就是全球定位技术,这种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中,可以连续6h进行监测,同监测出来的数据更加精确,效率明显,一些传统技术方式无法与其相比。在监测过程中,全球定位技术能够对一个监测点进行观测,接收多个数据返回,同时能够准确接收,并且将这些数据第一时间进行计算,这种工作效率是极高的。传统的监测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环节的影响,但是这种技术却不会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因而在水利工程监测工作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2]。

2.3物联网的应用

平台利用物联网感知设备,构建小型水利工程监测感知网络,通过信息传感装置接收并通过网络发送至数据库,在后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经过分析处理后的信息发布至平台展示,若出现异常信息则会上报至相关负责人。目前平台利用物联网构建的功能模块有水雨情监测、大坝安全监测、流量监测、水质监测、气温监测、无人机智能巡检数据等;通过集成netty框架,建立统一接收平台,为数据分析与业务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做到数据“可知”。基于BIM+GIS技术,对水利工程实时运行动态进行展示,直观反映工程的运行状态,做到数据“可视”。

2.4通信及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上的应用

通信及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上来说,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它有效地保证了水利工程信息的高速、有效、可靠的传播。把地理位置上分散的水利工程通过通信及网络技术将信息连接在一起,对信息量大、种类校对的水利信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汇总打包传输,并且对三维模型、图像、水利数据等资料进行传输交换[3]。此外,通信及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上还有像软件技术以及存储管理等。

2.5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是保证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技术,也是应该加强基础建设的信息化技术。数据库是储存水利工程中大量数据的信息储存器,数据库在信息化建设中不仅充当着数据储存工具,同样也可以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中数据的查阅、调取、分析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依托数据库技术才能够更加科学地展开。数据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数据库本身的特点,进行数据库建设时应该注意系统的搭建模式,选择能够储存大量数据并且便于更新换代的模式完成数据库构建,数据库构建完成后还需要定期对数据进行更新和检查,避免数据库内数据的丢失和遗漏,同时注意将数据库与其他息化技术协同使用,更好地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

2.6仿真技术的应用

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对水利工程管理的优化。仿真技术是一种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资源管理等进行模拟和预估的专业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同样可以帮助水利工程更加科学地进行水资源调配,自然灾害模拟,紧急预警方案制定等。在应用仿真技术时,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到仿真技术的优化与强化,根据最新信息化技术对仿真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良,借助数据库技术和管理平台,让仿真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对各种危险情况和科学方案的估算,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

2.7遥感卫星技术的应用

遥感卫星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遥感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在自然地理监控、资源调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来说同样重要。遥感卫星技术在应用中能够帮助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并将水利工程的相关情况通过遥感卫星的方式传输到总控室,及时发现水利工程面临的问题,提早对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技术应用作用,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积极扩展遥感以及卫星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升其应用质量,让遥感卫星更好地为水利工程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预警预告,积极利用程序设计等方式对现阶段应用的问题进行处理,保证工作质量。

2.8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实际水利工程管理时,应当突出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才可保证水利工程整体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此,相关单位应当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建构全新的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如实现对水库、河道、水泵的动态监测[2]。在大数据技术的处理下,不断修正运行维护方案,保证运行维护工作开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结语

我国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想让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要让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还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以及人才等方面进行更新,以便能够让信息化的建设更加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武光辉.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350-351.

[2]王继广.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21(5):65-66.

[3]张子玉,李灵光.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支撑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20(03):152-153.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信息技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