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22-07-15 01:28张泉白冬梅邹成东
现代管理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合肥市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张泉 白冬梅 邹成东

[摘要]借助引力模型,筛选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4个方面出发,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12市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根据层级的不同分别展开探讨。结果表明:合肥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对接长三角的潜力,但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内部动力;合肥市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且在整体上呈现为低协同状态;201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度一直处于不协同状态,各城市在各分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发展;(2)优先发展副中心城市,加快都市圈交通建设;(3)完善副中心城市数字化对接政策,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合肥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一、 引言与文献综述

自201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1《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等区域协同发展规划陆续发布,进一步强调了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地位。长三角城市群位列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在经济、交通、文化等多个方面有着协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区域协同的众多发展要素中,经济协同发展尤为重要[1]。就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多依赖中心城市——上海市所发挥的极化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等副中心城市的促进功能。虽然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取得较大成效,但由于分工不明确、资源分布不均匀等原因,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问题。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副中心城市,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不断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

据知网可视化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研究基础。在经济协同指标选取方面,卢中华借助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模型,经过深入分析比对,发现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包括若干方面,如地方财政收入、农民的人均收入、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和政府投资等[2]。在经济协同内涵方面,杨婷惠就竞争与协同的基本范畴及相互作用对协同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3];刘思华则以时间、空间为切入点,在系统分析协同发展理念后,认为社会、经济与生态三大系统应协同发展[4]。在协同发展对策层面,毛汉英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公平、经济效率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社会政策进行深度剖析[5]。

综上所述,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合肥市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之一,分析其在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更加重要。从研究成果来看,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仍较多侧重于区域内部发展,缺乏对城市与区域之间关系的研究。如对长三角地区内部协同发展的研究较多,从区域副中心角度分析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的较少,且由于地域范围过大,研究目标过多,所提出的相关对策也往往不够具体,缺乏实际意义。据此,本研究立足于长三角副中心合肥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拓展性研究,以期为其他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1)利用2014—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数据,反映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变化趋势;(2)在指标选取过程中,重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经济效应,将创新经济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更加突显长三角地区协同度评价的地域性;(3)协同度测算过程采用熵权法,避免了主观因素影响,测算结果更具准确性、科学性。

二、 长三角发展概况

1. 发展历程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6],长三角城市群通过多次扩容,经历了由初步形成—稳步发展的多個阶段,并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7]。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范围较小,仅涵盖了江浙沪3个省(市)内的部分城市;2014年,安徽正式被纳入长三角;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1,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划定为26个城市(表1);2019年,安徽省16市全部加入长三角。

2. 经济总量

据有关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群近年的GDP总量一直呈上升态势。2017年,创造了全国20%的国内生产总值;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GDP总量为23.6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4.01%;2020年,GDP总量再次提高,达24.47万亿元,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24.09%2。就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市的GDP总量及增速来看(表2),虽然安徽省的GDP总量在长三角一市三省中不占据优势,但在增速方面表现良好。从表2中可以看出,安徽省GDP的增速达到了3.9%,超过了城市群内其他省(市),说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能够为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近年来,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其经济实力也在稳步提升,GDP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全国的GDP排名也在稳步上升,从最初的64名上升到了20名34。

3.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长三角地区具有明显的科技创新优势,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聚集了我国大多数的创新要素及创新活动。在政府的支持下,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的研发投入呈现上升趋势,创新经济发展态势迅猛。2020年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84%。其中,上海市的研发投入强度为4.10%,江苏省、浙江省分别为2.71%和2.80%,安徽省合肥市为2.34%1。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创新中心数量在我国也位于前列。据统计,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此外,长三角地区还有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大学等科研创新机构,逐步形成多城市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经济网[8]。这种多点式的空间网络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经济具备多点爆发式增长的特点,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

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内部合作程度较深,具备一定的经济协同基础。然而,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亟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范围与方法

1. 研究范围界定

借助引力模型,在参考多位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城区常住人口、GDP总量测算长三角26个主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9],模型为:

其中: Rij为两个城市间的经济引力,P为城市的常住人口,G为城市的GDP总量,D为两城市间的空间距离。

根据测算结果,绘制长三角26个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空间格局图(图1)。图中连线的粗细反映了不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大小,由此可见,合肥市与其他城市间存在较强的经济联系,具备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

为了对长三角26个城市展开具体量化分析,本研究将25个城市与合肥市的联系强度以柱状图的形式进行展现(图2),其中,长虚线为26个城市的经济协同度均值。由于合肥市对与其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的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本文以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合肥市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由于不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不同,合肥市在促进不同城市的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针对性。鉴于此,笔者通过聚类分析对经济联系强度处于均值以上的城市进行进一步划分,以期从不同层级探讨合肥市在促进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作用与不足,为相关建议的提出提供参考依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如图3所示。

从经济联系强度聚类谱系图可以看出,以虚线所对应数值为划分标准,可将11个城市分为四个大类,但由于南京市单独一个层级不利于后期深入分析,因此将南京市划分至与之相近的聚类中。最终层级划分结果如表3所示。

2. 经济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1)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区域的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与城市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通过梳理与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影响城市经济协同发展的传统因子主要为经济规模、结构、效益。由于长三角地区的创新经济优势较为明显[10],在传统经济因子的基础上,增添了创新经济指标,形成包含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在内的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体系(表4)。

正向指标标准化处理:

负向指标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处理结果如表5所示。

(2)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模型

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模型采取熵值法对各经济指标进行赋权,模型构建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指标比重[yij]。

其中,[xij]表示第i个地区指标j的标准值,M为地区数量,文中取12。

第二步,计算指标信息熵[ej]、信息熵冗余度[dj]。

其中[K=1lnM]为常数,如果[yij]为0,则定义[limy~0yijlnyij=0]。

第三步,计算指标权重[wj],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其中,N为分项指标的个数。

第四步,构建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模型。

其中,f(x)为长三角经济协同度。

参考以往有关区域协同评价的等级划分方法,可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并以0~1内的数值进行划分[11](表7)。

四、 结果分析

1. 整体经济协同度纵向评价

在获得2014—2019年长三角经济协同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对不同城市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运算,得到2014—2019年長三角12市整体经济协同度的演变图(图4)。由此可见,自2014年起,虽然长三角12市的经济协同度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且全部分布在0.4~0.5区间内,处于不协同的发展阶段。这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发展合力,亟须调整协同发展策略。鉴于此,为进一步探究各城市对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本文对各城市历年的协同度进行进一步计算(表8)。

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的得分来看,与2014年相比,杭州市、上海市、常州市、南京市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表现突出,经济协同度呈上升态势。2019年,除处于中度协同水平的杭州市、上海市,以及处于初级协同水平的南京市、苏州市外,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基本处于不协同水平,说明长三角地区存在着较强的极化现象,各大城市对周边小城市的扩散作用并不显著,致使常州市、南通市等城市的经济协同度低下。从安徽省内城市看,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协同度普遍偏低,除合肥市的位序呈上升趋势外,其他城市的经济协同度位列末尾。由此可见,合肥市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展速度较快,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经济方面的协同水平不断靠拢,但省内的其他城市在经济协同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2. 分项指标协同度横向评价

从2019年数据来看,长三角12市的经济协同度呈现出不均匀的空间分布状态,表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图5)。经济协同度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些城市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核心位置,在地理优势、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经济发展具备雄厚的基础。从经济协同度分项指标的空间分布来看,长三角12市在经济结构、创新经济方面发展较好,但在经济效益方面的发展较弱。为进一步探讨影响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要素,需对其各分项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为进一步探析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2019年各项指标所占权重,计算2019年长三角12市各分项指标协同度(表9)。从表9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内城市的协同度普遍偏低,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在各项经济指标上的协同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合肥市既能够接受其他城市带来的经济辐射,又能够带动落后城市经济发展,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具备优越条件。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分项指标得分雷达图(图6、图7)。从图6中可以看出,长三角12市在各分项指标上的得分较为平均。但经济规模、经济效益方面的协同度指标较低,经济结构方面的指标协同度相对较高,基本稳定在0.036以上,创新经济方面的协同水平也相对较高且分布于0.036和0.048之间。与此相比,合肥市各分项指标间的得分差异较大,仅在经济结构方面突破了0.045,占有较大优势,但在其他方面的得分均较低。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在创新经济协同发展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但仍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

根据长三角12市的层级划分结果,将合肥市与不同层级内的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借助可视化结果,通过系统分析合肥市在不同层级内的发展现状,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合肥市在经济协同方面现存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为合肥市促进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1)第一层级

第一层级中,合肥市在经济协同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仅高于安徽省内的安庆市。从图8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在第一层级内的经济协同度表现较好,大部分指标位于第一位,但在创新经济方面仍有待提高。杭州市各分项指标的协同度呈现较为平稳的态势,南京市除高新技术产业产占GDP比重这一指标较低外,其他分项指标也均较为平稳。而合肥市的经济协同度波动较大,说明合肥市各分项指标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发展短板较为明显。由此可见,合肥市在与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安庆市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创新经济方面的优势补齐经济规模方面的短板,如以创新经济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副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优势,以期与长三角第一层级内城市实现协同发展。

(2)第二层级

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第二层级内的其他城市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仅低于芜湖市。二产、三产所占比重也处于较高水平(图9)。由此可见,合肥市的经济结构与第二层级内的其他城市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创新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但经济效益与经济规模的协同程度仍然较低,存在着产业空间分布聚集程度过大、科研经费投入比例过低等问题。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合肥市应充分借助各大中心城市的扩散能力,不断突破地域壁垒,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经济互动。

(3)第三层级

第三層级内的城市与合肥市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合肥市各分项指标的协同度要略高于第三层级内的其他城市,特别是在经济结构、创新经济方面,合肥市经济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图10)。然而从整体来看,第三层级内的城市在各分项指标上的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在总GDP、地方财政收入、地均GDP方面,与其他层级内的城市有着较大差距,在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上的劣势面较大。总体来看,合肥市在不同层级内的协同程度有所不同。未来合肥市应根据自身在不同层级中的经济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经济发展策略,以期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长三角的经济协同发展。

五、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以长三角12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创新经济四个方面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长三角12市在2014—2019年的经济协同度演变情况,并根据层级划分结果,对其2019年的协同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明确合肥市在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进程中的薄弱之处。主要结论如下:

(1)合肥市在经济结构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但在其他方面,特别是科研产出与经济实力方面的建设亟须提升。这说明合肥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对接长三角的潜力,但因内部动力不足,尚未形完整的产业链。

(2)合肥市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且整体协同度较低。与南京市、杭州市等长三角其他副中心城市相比,合肥市未能充分发挥对于省内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尚未与滁州市、马鞍山市等省内城市的经济实现协同发展,致使滁州市、马鞍山市等省内城市在整体协同度、经济效益协同度等多个指标排名上均较为靠后。

(3)2014年以来,长三角12市的经济协同度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一直处于不协同的状态,各城市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与创新经济等方面的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从2019年的协同度指标结果来看,4个一级指标的协同度排序为创新经济、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且存在空间发展不均衡现象。

2. 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促进作用,提高长三角城市的经济协同发展能力,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在产业发展层面,鉴于当前长三角地区因产业同构而导致的产业链不完整,合肥市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联手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等创新城市,共同构建长三角科创圈,深度挖掘突出创新企业,打造具有较高创新产出、突出科技成果的独角兽产业。针对动力机制欠缺的问题,合肥市应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雄厚高校人才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各大高校与高新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以求实现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技术层面的最大程度转移,为长三角城市提供持续动力。

(2)在都市圈建设层面,应集中各类资源要素,优先发展副中心城市,提高其城市能级;当副中心城市的聚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借助其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加快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城市之间的快速流动。此外,鉴于安徽省内城市经济联系不足这一现状,未来应在加速合马沪高铁、合芜杭高铁、合巢芜宣城际铁路、合安高铁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与滁州等市县的交通网络,建设“1小时通勤圈”,为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交通基础。

(3)在区域协同发展层面,为解决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问题,应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数字化管理机制。在对地方企业实行财政优惠与政策补贴的同时,完善铁路、土地、旅游等资源要素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数字化对接政策,通过宏观调控,缩小各地区与副中心城市在资源、经济方面的发展差距,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通过将5G基建、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物联网等新型智能手段与传统发展模式相结合,构建长三角智慧管理网络,强化副中心城市及其他城市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提高长三角新基建发展水平。探讨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不仅能够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对于我国其他城市群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春山,邓鸿鹄,史晨怡.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征及机制[J].规划师,2018,34(4):5-12.

[2] 卢中华.我国地市区域经济协同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5):194-195.

[3] 杨婷惠.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4] 刘思华.社会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简评《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J].经济纵横,2013(1):122-124.

[5] 毛汉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2-14.

[6] 肖金成,李清娟.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0(4):27-30.

[7] 方彩.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基于经济新常态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9(12):42-44.

[8] 林斐.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经济视域下的区域一体化——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例[J].西部论坛, 2020,30(3):68-77.

[9] 王希.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师,2020(1):82-84.

[10] 毛金祥,张可.经济集聚与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18(11):41-46.

[11] 黄昶生,王刚,周备.区域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以山东半岛为例[J].河南科学,2020,38(2): 311-320.

作者简介:张泉(1976-),男,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与产业经济;白冬梅(1996-),女,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邹成东(1998-),男,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2022-01-02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合肥市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