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
(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利润分配不均衡、建设项目垫资加剧财务风险等。要想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就需要加强施工环节的把控力度,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在当前复杂的运营环境中,财务人员需要重点思考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借助完善的内控体系、财务监管力度,实现规范化的管理目标,做好财务核算的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水平,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做出自身的一份贡献。
在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做好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财务会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加以应对,才能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及核心竞争力。首先,建筑行业属于社会资金密集型行业,在促进建筑企业的资产投资以及建设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进行支撑。特别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在进一步谋求发展与不断扩大自身市场份额的过程中,需要充沛的市场资金。科学合理地做好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资金管理的水平,从根本上降低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以优化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综合利用率,达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效果。其次,在施工管理中,财务管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财务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且贯穿于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在进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时,应对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对于之后建筑企业的决策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在当前新形势下,全面深入的施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进而不断优化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已经朝着管理会计方向进行转型发展,实现了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但是较多建筑施工企业都还没有全面融入管理会计模式,甚至一些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存在较大欠缺,在长远规划中并没有将管理会计转型发展纳入其中。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目前还认为财务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专项事务,不需要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参与其中。这些认识也导致财务管理活动在具体开展的时候存在较多局限性,很难发挥较好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时候,并没有将其跟内部业务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导致财务体系与业务模块出现了明显的脱节。这种情况也给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了较为显著的阻碍,同时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很难提供战略数据,无法促进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过于重视项目管理,对于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忽视情况。不仅如此,建筑施工企业业务活动已经变得比较复杂,需要得到财务数据的支持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但由于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的脱节,导致企业很难实现这项战略目标[2]。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比较突出,不利于保证企业资金安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多数企业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也就很难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灵活调整,导致自身的财务风险变得非常突出。事实上,结合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领域来看,有较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甚至部分企业还出现了严重的财务舞弊情况。因此在后续时间里如果不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那么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引发企业经营管理的紊乱。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也暴露出了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并没有做好财务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导致现有财务人员很难胜任岗位。特别是企业在面临管理会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多数财务人员与管理会计的素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应该在后续时间里引起充分重视,并推动财务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提升。
在建筑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应对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运行中的重要性进行明确,要不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提高,完善相关的管理意识,对于目前已有的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在建立相关的制度时,应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施工企业要紧密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明确,制定出具有长期实行效益的财务管理制度。另外,作为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真正贯穿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逐步建立事前风险控制、事中风险管理以及风险后监管的企业财务监控管理体系[3]。同时,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应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财务管理会计理念,全面提高和优化财务管理水平,与施工企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创新财务管理会计新理念,更好地管理和指导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工作;另一方面,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结合财务会计监督长效机制不全面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还应努力探索全面财务预算收入管理的建设,制定一套科学的财务预算收入管理制度,有效引导施工企业运用财务资金管理,全面优化和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应积极探索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积极研究和构建一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准确共享和高效传递,更好地为施工企业资产投资决策服务。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特点。建筑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和主要经营者的管理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在开放的资本市场经济中,市场中的信息也在迅速变化,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增强了建筑企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不断增多。因此,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明确,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案,做好风险预防方案。总的来说,加强整个施工企业的财务运营风险管理主要从工程投标管理风险、融资管理风险和企业应急保证金管理风险三个方面入手,从而就可以要求每个建筑企业应当聘用一批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人员积极参与,以实现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明确,预先制定好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根源上预防风险的发生。除此以外,还应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组织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员工的预防风险水平,从企业整体角度上来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在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企业往往需要按期垫付一定的流动资金,为有效保障建筑企业的固定资金安全,提高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和资金周转率,建筑企业应该积极优化企业资金风险控制管理力度,构建完善的催收欠款合同和催收管理机制,明确建筑合同违约内容,确保建筑业主职工能够及时合理缴纳欠款。同时,建筑企业也应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组织员工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企业拥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地进行分析和完善。除此以外,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提高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意识,不断地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建筑施工企业要了解市场发展需求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基本情况,实现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落实相关管理细则。首先,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预算管理细则,结合财务管理方法、建筑工程预算等,将预算的控制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其次要建立全员财务管理机制,很多施工企业都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实际上这种观念的片面的,为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其中。因此要在管理制度中,明确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明确各自的基本权责。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及时获取对称信息的平台,实时关注财务管理的开展质量,加强信息交互传递。还需要建立大额支出的审批工作,对于施工企业的重大项目、关键决策、大额资金,都需要根据规范的流程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才可执行。最后针对于施工企业垫付资金的问题,应当做好工程款结算管理工作,需要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加强对企业的资金风险进行防控。
首先,为了有效规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垫资引发的一系列财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就需要更加关注如何做好项目评审的工作,并对单位的注册情况、资历、信用情况进行调查,还需要了解项目资金来源、开发项目真实性等,并对首次合作的建设单位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其次,财务人员要了解质量标准、付款条件等,了解评审工程的技术指标,做好可行性的风险工作,了解建设项目资金回收可行性,避免出现盲目投标的情况,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垫资风险问题发生概率。再次,提升对合同签约环节评审工作的重视度。在合同签约的过程中,遵循规范化的操作步骤以及流程,遵循审查人员、谈判人员相互分离原则开展审核工作,还要对合同的重要条款仔细研读,保证条款明确。如技术方案可行性、建设周期、价格、支付时间等。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做好过程督导工作,并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处理工作,促进企业的资金快速回笼,有效的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经营风险。
综合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已经比较显著,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活动的优化与创新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各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也应该充分明确财务管理活动的战略价值,同时还要融入业财一体化、全员参与等各类理念,推动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做好财务风险的甄别与风险成因的分析,并形成全过程动态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块变得更加安全与稳定。这样以后,建筑施工企业就可以更好适应复杂行业市场环境,并在后续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战略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