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教师应树立学科融合理念。作者长期从事语文和美术教学,发现二者在美育方面存在诸多共性,于是思考这两门学科可否互相借鉴,在梳理两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探索,证实了美术与语文学科融合可以相辅相成。
关键词:学科融合;实践探索;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19-0073-04
引 言
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認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笔者从事小学语文学科和美术学科教学已三十年,在教学中,发现语文与美术不是孤立的学科,二者在美育方面存在着诸多共性,如美术学科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这三大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两大学科素养有着紧密联系。
在具体教学中,笔者一直在思考美术与语文两门学科是否可以互相借鉴、相辅相成?
一、梳理分析
笔者对浙美版美术教材和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了梳理,发现美术、语文学科可以跨界的融合点有几十处。现选择各年段两学科内容列举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美术、语文跨学科的可融合点涵盖各个学年段,涉及美术学科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及“综合·探索”四大领域,也涉及语文学科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
笔者在教学中认真进行实践探索,证实了美术与语文学科融合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本文以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欣赏·评述”课《清明上河图》与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阅读课的融合教学为例,浅谈学科融合的实践策略。
二、美术与语文学科融合提升鉴赏能力的实践初探
(一)图文对照,提升图像识读能力
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欣赏·评述”课要求学生能与同学交流对美术作品或生活中美术现象的想法和观点。语文阅读教学课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不同学科相同内容的融合,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教学《清明上河图》时,笔者发现书中图片(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所描绘的正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第4节介绍“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这一段内容。笔者在大屏幕上呈现高清版的《清明上河图》照片,指名让几个学生拿着语文书到讲台上,把书中第4节介绍到的骑马人、轿子、运货的小毛驴、欣赏风景的人都在照片中找出来。学生都很兴奋,没想到小小的角落藏着那么有趣的故事,小小的人或物刻画得那么逼真!图文对照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见时机成熟,便带领学生移动课桌,将1∶1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展现在教室正中央。在学生们的惊叹声中,笔者要求学生分组拿着放大镜再次观察图中汴河桥北头的画面。5米多长的巨幅图画,每组15分钟的欣赏时间,学生看得兴趣盎然。欣赏完后,在描述桥北头这个场景时,学生畅所欲言,连人物的面部神态和细微动作都讲得栩栩如生,真正感受到了作品的描画生动细致,体会到了名画的艺术价值。语言文字是鲜活而有感染力的,加上画面的故事性很强,促进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同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描述,学生提高了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句式助力,提高审美表达能力
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感悟作品的过程。学生可通过感知、分析、理解、评述,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
在描述画家笔下的场景后,教师要求学生选择画卷中的服饰、交通工具或建筑谈感受和认识(如图1),此时,好多学生一言不发。深究其因,不是学生不想说,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去说,学生打开了思路,就有话可说了。例如,从交通工具看……应有尽有:有……的交通工具,有……的交通工具,还有……的交通工具……;又如,从建筑看……各不相同:有的是……,有的是……;再如,从服饰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头戴……,身穿……,应该是从事……行业;有的身穿……,脚踩……,应该是从事……行业(如图2、3)。当然,在学生欣赏前,教师要先要告知他们任务和方法,再借助一定的句式,让他们选择某一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句式助力给学生指明了观察和思考方向,使他们感受深刻、理解到位,描述言之有物。有了句式助力,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表达能力。
(三)看图作文,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早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就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事物,像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等。随着人类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方向发展,人类学会了使用抽象符号,文字得以产生。从文字的起源来看,绘画是文字发展的源头,文字是文学的构成要素,再加上人的情感和时代精神,从而产生了文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1]。如果绘画与文字二者能很好地结合,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为审美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当图文对照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后,笔者让他们“描述即将过桥的船工们的动作和表情,说说他们是如何各司其职的?他们能顺利过桥吗?”笔者引导学生继续欣赏图画,找到汴河码头,关注那只即将过桥但桅杆还未放下的大船(如图4)。学生边欣赏边饶有兴趣地交流。笔者突发奇想,让学生模仿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第4节的介绍,编写一个关于这只大船的故事。有的学生从桥上的百姓和船上的船夫的角度描写,有的学生从桥上的纤夫、过路人和船夫的角度描写,也有的学生从附近几乎所有人都为大船捏了一把汗的角度描写。无论哪种角度,学生都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就是对语文阅读课的课外延伸(如图5、6)。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知丰富的画面形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内化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和表达。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
(四)图文共赏,夯实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是当今社会人们必不可少的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有关介绍,启发学生对文本的人文性、历史性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则是传承知识的桥梁,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语文中有“读文”一词,美术中也有“读画”一词。在“读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读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与含义[2]。
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和欣赏能力的限制,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的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知之甚少,因此读画有一定的困难。这时,笔者及时融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最后一节的内容:“《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百姓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学生先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八九百年”指的是哪段时期,“古都风貌”指的是哪里的怎样的风貌,图中的生活场景具体有哪些。然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汇总,最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有学生说道:“张择端的这幅名画,创作于宋徽宗的翰林书画院,距离现在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当时的都城汴京,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12世纪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一百多万,城内四河流通,陆路四通八达,为全国水路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整幅画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水路运输和市场繁忙的景象。《清明上河图》非常写实,时代气息浓厚,以长卷形式生動地记录了12世纪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有着文字难以替代的文献史料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形象资料。此图为后人提供了北宋商业、手工业、民宿、建筑、交通等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都使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经典。”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仅在“读文”,更是在“读画”,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反观历史,既读出了名画的创作背景,也读出了名画的历史价值。笔者引导学生图文共赏,夯实了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结 语
总之,不同学科相关内容的融合,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笔者通过“图文对照,提升学生图像识读能力”“句式助力,提高学生审美表达能力”“看图作文,提高学生文字表述能力”“图文共赏,夯实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等途径,进行了美术教育与语文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王菲菲.小学低段美术与语文融合教学的研究与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高巧浓(1972.7-),女,浙江宁波人,任教于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