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好自己的现金?

2022-07-14 09:43谭保罗
南风窗 2022年14期
关键词:郭树清过度收益

谭保罗

前不久,一则新闻让人很痛心。一位因错案而服刑十多年的中年大叔,拿到了60多万的国家赔偿,结果被人差不多“骗光”。

当然,这种“骗”也很难从法律上进行界定。比方说,投资某个来路不明的项目亏本,代理某个延缓衰老的保健产品亏本,这些都会让并不多的资金血本无归。最后,你却无法用法律的手段去追回资金,因为投资有风险,责任需自负。

作为普通人,在经济进行深度转型的时候,投资陷阱一定会越来越多,很多骗人的伎俩会突然冒出来,总有一款会适合你。对手中的现金,每个人都要加倍珍惜。

首先,过高的收益一定不要相信。早在4年前,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很坦率地提醒,投资者要小心高收益。在2018年的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他说,“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这个话已经很直接,一点都不需要解释。

在当下,郭树清的话更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供需两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在金融市场,一边是资金的供给方,比如提供信贷的银行,比如提供小额资金的普通投资者,另一边是资金的需求方,即那些产生收益的投资项目。基于简单的供需原则,当资金的供给量高过市场的需求量,那么需求方提供的收益就会走低,根本不可能提供高收益。

也就是说,在经济深度转型的时候,很多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还在酝酿,还处于等待被唤醒的阶段,那么能提供高收益的项目并不多,资金供应会大于资金需求。那么,在这样的时点,高收益是骗局的概率,必然远远大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

这几年,很多投资者都会收到银行电话或者一些贷款公司的电话,告诉你有很高信贷额度可以使用。这种电话往往是分时段的,当银根放松,资金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电话就会特别多。这些电话和短信,正是检验市场资金是否供大于求的信号。在收到它们的频率很高的时候,更要加倍小心那些看似美好的投资机会。

其次,永远都不要过度自信。

人永远都是过度自信的动物。在婚恋市场,有着“普信男”或者“普信女”的说法。实事求是地说,一个人“普通却充满自信”并不是坏事,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成功的基础条件。可是,在市场参与者寻求交易的时候,过度自信就会有大问题,要么交易根本就无法达成,要么你正在步入一个骗局。

比方说,购买一些长期充当炒作题材的小盘股票,投资者其实也清楚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概率游戏”。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投资者却会相信自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其他人会亏,自己会赢。自己一定会在大跌之前跑出来,可是,他最后发现自己已经被粘住了。

以上的过度自信,是对自己认知(投资分析能力)的过度自信,而另外一种过度自信是对关系网(信息获取能力)的过度自信,这种自信更要命。

我們听说过太多关于“朋友推荐”的悲惨故事。作为持有现金并不多的个人投资者,我们根本不可能具有信息获取上的“大钱优势”—你越是有大额资金(数千万和亿级别),市场中的大佬越是会愿意和你分享真正的信息,你的信息来源质量越高,因为与你合作,信息提供者才会有真正的收益。

相对而言,持币数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中小投资者,根本不在这种“朋友圈”之内,“朋友推荐”附带的信息质量很低。很多被骗的普通投资者,正是吃“朋友”的亏。

相信投资机会一定不会缺乏,只是要有发现它的眼睛。

猜你喜欢
郭树清过度收益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履新者郭树清
赴鲁前传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