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与设计

2022-07-13 00:50杨振宇
电声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服务架构融合

杨振宇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持续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行为方式,冲击着传统媒体产业。新媒体的冲击,使传统媒体传播的转变加快,催生了融合媒体发展。融合媒体,即有效结合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借助于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将新闻资讯等内容广泛传播给受众,实现资源贯通、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的新型媒体[1]。2014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要以现今技术为支撑,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及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新闻单位深入探索,多个省、市广播电视机构积极构建融合媒体云平台,基于云平台部署媒体内容生产、发布等业务,有效提升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内容生产、传播分发效能,促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但在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软件平台模式单一、技术支持不足等问题,阻碍地区媒体融合发展。围绕这一问题,本文探索提出基于微服务架构建设融合媒体云平台,为媒体融合提供技术支持,以满足各级媒体的个性化传播需求。

1 微服务架构

1.1 定义

微服务是指协同主要服务的一些微小且自治的服务。作为一种架构模式,微服务架构以分而治之的思想,将单一的应用程序按照一定标准归为一组服务,通过每组内的服务以及组与组之间的服务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相互沟通、协调与配合,推动整个程序运行,完成特定任务[3]。

1.2 微服务架构的优势

与传统的单体服务应用相比,微服务架构具有多项优势,具体如下。

1.2.1 组件化

传统的服务组件将应用程序模块化,并辅助构建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隔离独立组件部分或抽取组件功用部分来构建共享库,从而达到解除耦合功能以及综合使用的效果。微服务架构则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服务,各小服务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且松耦合,只需要重新构建部署相应的服务即可改变单一的功能。

1.2.2 独立部署

微服务系统之间并非直接耦合在一起,而是通过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来发送请求,进而完成服务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微服务既能相互配合,也具备独立运行的特点,各服务可以进行独立部署。独立运行条件下,开发者无需使用统一的开发语言,开发过程更灵活、便捷。即使要开发新的功能,开发人员之间也可以进行独立操作,不会影响其他服务,推动程序可持续化运行。此外,独立部署也有效降低了系统维护风险。当系统中的某一组件发生故障,该模式能够避免故障在其他服务组件中扩散,大大降低了维护和开发风险[3-4]。

1.2.3 技术多元化

传统的软件应用开发多采用同类技术搭建整个应用,而微服务架构则强调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各服务环节的构建可以以自身需求以及行业发展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技术类型,提供数据接口服务。

2 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

2.1 建设思路

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在平台设计以及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升级与完善。技术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目标体系下各个模块、各服务之间的特征及逻辑关系,确定未来服务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方案。

2.2 建设原则

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在规划设计时,既要解决现存问题,又要兼顾未来发展,以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综合考虑实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因素,应谨遵以下原则。

2.2.1 简单便捷

随着各媒体传播渠道的融合,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建设需要兼容PC 端与移动端,与各种媒体形态相适应。用户在移动终端或是PC 端均可以通过输入账户密码同步平台内容。为了给予用户更多便利,平台在设计时应重视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维护,重点开发移动端产品,方便用户随时登录。

2.2.2 安全可控

融合媒体云平台由多个媒体单位、多个职能部门共同使用,因此需要构建多个接口。平台建设应充分考虑操作安全,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接口规范协议,与多个厂家进行对接合作,既为用户提供多方选择,也便于第三方云平台的对接。此外,由中心统一管理平台登录账号,设置“防火墙”,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2.2.3 共建共享

融合媒体云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整合各类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多个传播平台,形成传播合力,提高综合利用率,便于使用者同时共享发布内容[5]。此外,为了推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平台需要具备多租户能力,以增加平台资源。

2.3 技术架构设计

2021 年10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 总体架构》(以下简称《总体架构》)等两项标准,为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总体架构》将融合媒体云平台定义为: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与工具,重构融合媒体业务流程,开展服务类、综合服务类、运营服务类等业务的综合技术支撑平台[1]。如图1 所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媒体云平台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由下至上分别由媒体设施服务层(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媒体平台服务层(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以及媒体软件服务层(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架构组成,通过中间的平台服务层对各级资源进行综合调度,串接公共工具服务,提供“生产、资源、制作、发布报道”等多项服务,破解新闻传播难问题[6]。

图1 融合媒体云平台系统架构图

2.3.1 媒体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

基础设施服务层由私有云、专属云以及公有云服务组成,为融合媒体提供统一的平台基础环境,达到对存储资源、计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私有Iass 服务需要构建基础设施资源池、虚拟资源池、容器资源池以及数据库资源池等,连接多台服务器,部署多个计算节点。私有云与专属云的资源管理均采用高码率文件(源码)+低码率文件(新媒体码率,8 Mb·s-1)+浏览码率文件(流媒体码率,1 Mb·s-1)的HD Three Bitstream 业务协同模式进行管理[7]。

2.3.2 媒体平台服务层(PaaS)

媒体平台服务层位于基础设施服务层之上,为软件服务层提供统一的支撑能力以及资源共享服务。通过在媒体平台服务层部署的转码、抽帧、拆条、大数据分析等公共服务功能,在平台上进行注册服务,统一调用媒体融合所需要的各项公共服务。Pass层通过智能引擎驱动服务,串联软件应用服务,为其提供标准的后台接口服务。

2.3.3 媒体软件服务层(SaaS)

媒体软件服务层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所需的应用服务,提供融媒体所需系统与工具应用服务。软件服务架构层面,可以探索利用CloudNative 的微服务设施、分布式技术以及Docker 容器等技术,构架媒体软件服务云平台,并按照细粒度、服务独立、部署隔离等原则,将业务分解至离散的服务之中,实现服务松耦合,如图2 所示,从而降低技术建设的整体投资。此外,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平台充分发挥独立部署方式,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更灵活多变,面对突发状况,能够在不影响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迅速查询、隔离故障。

图2 软件服务粒度划分

3 关键技术分析

3.1 微服务

微服务是指将多个小型应用服务组成一种单一应用程序的方式,为分布式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微服务技术,能够将融合媒体应用服务层的复杂应用分成小颗粒度、轻量化的服务,使应用服务更灵活独立,便于处理复杂化的任务。

3.2 容器技术

基于微服务架构融合媒体云平台的过程中,容器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分解微服务器所面临的压力。为了能够以更快、更少资源的方式发布软件,使服务能够以更细的粒度对资源进行分配控制,可以在Linux 内核中添加新的技术,形成控制组(Control Groups,CGroups)。通过这一技术对服务运行环境进行隔离,这种被单独隔离运行的环境即为容器[8]。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建设中,容器技术为消息服务、接口服务等轻量级的应用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能够加快服务运行速度。

4 结语

采用微服务架构的融合媒体云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三层架构,打通了从新闻内容汇聚、分析到生产、管理、发布、报道等全部流程。同时,与传统媒介相比,独立部署的设置还有效降低了平台维修风险。总之,该平台的建设,能有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满足新形势下的新闻媒体传播需求。

猜你喜欢
应用服务架构融合
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 提升卫星应用服务能力——两会代表委员为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全球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及我国的发展策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融合》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云水谣”推广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架构及实现策略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微软推出整合版Azure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