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宝,缪美玲,郭益文,孙培陪,张 玲,白晋宇,李 新,张林林,丁向彬,郭 宏*
(1.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2.内蒙古草原御驴科技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和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国内外市场对驴产品的需求急速增长,驴市场不断扩大。驴具有很高的经济使用价值,驴皮是制作名贵中药阿胶的主要原料,具有滋阴补肺、补血、抗衰老等功效。驴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独特风味。驴奶最接近人乳,研究表明其具有保健及治疗代谢疾病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由于我国驴产业发展起步晚,肉驴的养殖主要以散养为主,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低,尚未形成优良的杂交配套体系,加之驴的生长缓慢,饲养周期较长等,难以满足目前市场对驴产品的需要。为了提高驴产业的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对驴产品的需求,急需评估不同杂交组合所产驴驹的生产性能。德州驴是我国五大优良驴品种之一,按照毛色和体型主要分为乌头和三粉2 种类型。乌头驴相较三粉驴其体型略大,生长速度也明显快于三粉驴,加强乌头驴的育种及合理杂交利用,可不断提高品种质量以及为各地区提供优良的驴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生产性能较好的乌头种公驴分别与养殖规模大、数量较多的三粉母驴、关中母驴开展杂交组合实验,同时建立了乌头驴纯繁组合,通过测定不同杂交组合及纯繁后代中驴驹的生产性能指标,为初步筛选杂交组合做准备,同时也为科学开展驴杂交配套生产奠定基础。
1.1 实验动物及设计 本实验于内蒙古草原御驴科技牧业有限公司进行。实验选取了乌头种公驴6 头、乌头母驴498 头、三粉母驴148 头、关中母驴106 头,建立了1 个纯繁组合(乌头驴♂×乌头驴♀)和2 个杂交组合(分别为乌头驴♂×三粉驴♀和乌头驴♂×关中驴♀)。3 个驴群组合均处于驴场集中饲养,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同一标准饲养。待其产驹后随机选取乌头驴♂×乌头驴♀F代驴驹(乌乌驴)、乌头驴♂×三粉驴♀F代驴驹(乌三驴)、乌头驴♂×关中驴♀F代驴驹(乌关驴)各60 头(公30 头、母30 头)进行体重及体尺性状的测定。
1.2 测定项目 出生时及6 月龄时驴驹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性状指标。
1.3 驴驹饲养管理 驴驹出生后及时吃上初乳,以增加抗病力,驴驹被毛上的黏液由母驴自由舔干。消毒后将子母驴转入单间产房进行产后观察,观察期为3 d,若子母驴健康则在3 d 后转入大圈,若子母驴体况较弱则继续观察直至其健康后转入大圈,成母驴哺乳期饲料饲喂量为5 kg/d,精粗比例为3:7。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实验数据用Excel 2010 整理,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 法多重比较,以<0.05 为差异显著性标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1 公驴驹初生时体重、体尺分析 由表1 可知,杂交的乌三驴、纯繁的乌乌驴所产驴驹的初生重显著高于杂交的乌关驴驴驹;然而,杂交的乌三驴与乌关驴以及纯繁的乌乌驴所产驴驹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性状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1 F1 代公驴驹初生时体重及体尺差异分析
2.2 公驴驹6 月龄时体重、体尺分析 由表2 可知,杂交的乌三驴公驴驹6 月龄体重、胸围显著高于乌乌驴、乌关驴所产驴,乌乌驴与乌关驴公驴驹之间体重、胸围差异不显著。在体长、体高方面,乌三驴驴驹体长、体高均显著高于乌关驴。在管围性状上,乌三驴、乌关驴、乌乌驴所产后代驴驹之间管围性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2 F1 代公驴驹6 月龄时体重及体尺差异分析
2.3 母驴驹初生时体重、体尺分析 如表3 所示,通过对初生时母驴驹体重、体尺分析,结果表明乌乌驴、乌三驴与乌关驴所产后代母驴驹之间初生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表3 F1 代母驴驹初生时体重及体尺差异分析
2.4 母驴驹6 月龄时体重、体尺分析 由表4 可知,乌三驴杂交后代母驴驹6 月龄时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指标均显著高于乌关驴和乌乌驴后代母驴驹,且乌乌驴驴驹体长显著高于乌关驴驴驹。3 个组合所产F代驴驹之间管围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表4 F1 代母驴驹6 月龄时体重及体尺差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养驴业由过去单纯的役用型逐步转变成肉用型为主。驴皮、驴肉等产品市场需求的刚性增长为驴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同时驴产品市场供给的严重不足也暴露了养驴业在发展初期存在的诸多问题。综合利用育种与科学的杂交改良技术是提高驴的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虽然杂交配套技术在牛、羊、猪等家畜生产中已经应用多年,但系统完善的驴杂交组合研究较少,且养殖户缺乏相关知识,在生产中盲目杂交不考虑生产实际中是否科学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驴产业快速发展。
杂交不仅仅是肉用生产的手段,同时也是驴种改良的手段,杂交组合的选择是影响杂交效果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杂交改良能够提高后代的生长性能及产肉能力。乌头驴个体大,产肉性能好,本实验采用其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套组合,以期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及产肉量。结果表明,乌三驴杂交所产F代6 月龄公驴驹体重、胸围显著高于纯繁的乌乌驴和杂交的乌关驴驴驹,同时所产的母驴驹6 月龄时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指标也均显著高于乌乌驴和乌关驴所产驴驹。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乌三驴杂交后代在初生时的体尺数据与乌关驴和乌乌驴驴驹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乌三驴杂交组合不但能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而且没有因此而增加后代难产的机率。因此,相较而言乌三驴杂交后生产性能良好,其较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可缩短出栏时间,节约饲料成本,增加饲养场的整体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也正积极开展与肉驴体型、产肉等性状相关的分子育种。Shi 等针对三粉与乌头驴2 个品系的骨骼肌长链非编码RNA 进行了鉴定与比较分析,共鉴定到3 869 条新lncRNAs,筛选出了73 条差异的lncRNAs,GO 分析发现两品系主要通路差异涉及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脂肪酸生物合成、TGF-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差异直接影响了驴肌肉的生长发育。Wang 等在研究中发现,德州驴基因内含子2 区A>G 多态性和体型的大小等特征具有重要的相关性,AA 基因型与GG 基因型在体尺和体重上存在显著差异,该多态位点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潜在的分子育种参考靶标。
综上所述,乌头驴♂与三粉驴♀杂交所产F代驴驹具有较佳的生产性能,明显优于乌头驴♂×关中驴♀的杂交及纯繁的乌头组合,该研究结果为肉驴后续快速杂交扩繁、肉驴快速育肥及提升驴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