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差异化影响的感知价值导向探析

2022-07-13 21:34王长潇 王潇婉 杨立奇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感知价值网络舆情

王长潇 王潇婉 杨立奇

【内容摘要】智媒时代,信息有着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多元化的传受主体,网络舆情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根据社会事件的网络舆情对媒体用户的差异化影响进行分类管理和科学引导是政府和媒体行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9所高校大学生群体所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借鉴感知价值理论,对不同媒介平台和媒体渠道的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差异化影响的感知价值导向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性别议题;网络舆情;感知价值;差异化影响

一、引言

近年来,性别议题的社会热点事件频发,事件中的女主角在多元媒介空间被打上不同的标签引发网民热议。例如西安地铁事件中被列车保安推拽至衣不蔽体赶出车厢的“低素质”女乘客、货拉拉事件中跳车身亡的“不理智”女生、泰安女职员被害事件中“不懂变通”的女硕士,以及更早的“清华学姐事件”中“充满心机和恶意”的女性等等。事件相关信息在深度融合、高度联结的新媒介平台上激起了网民一场场关于性别话题的言语狂欢,进而引发了性别对立与群体极化等不良现象。

作为新媒体用户先驱群体的高校学生善于借助社交媒体和信息技术获取新闻、发表观点、沟通交流、转发传播等,而“事件舆情在这一群体中呈现出扩散速度快、观点多样化、语言行为情绪化、控制难度大、社会影响范围广的特点”。①因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揭示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并基于调查结果从信息内容和媒介使用角度,对感知价值与差异化影响结果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质化分析和理论阐释,以期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正确引导舆情走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一)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大学生仍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在深度嵌入人类日常生活的媒介拟态环境中,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斷增强。曾隐匿于私人空间的性别议题事件,如暴力行为、性骚扰、性别歧视等经由不同媒体渠道进入公众视野,“在多元话语碰撞的网络平台上被重新激活,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秩序、权益保障、伦理道德、制度法规等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话题的讨论”,②也使大学生群体深度卷入对社会和未来的担忧。处于复杂舆情干扰中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恐慌、愤怒等负面情绪,是非判断能力被削弱,甚至参与不良的网络行动,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

有学者曾通过媒介话语的生产方式探讨性别议题事件产生的影响,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和媒介使用角度关注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个体差异,因此,同样的事件和舆情类型对不同类型的个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于是,本文首先从微观层面分析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情绪、行为、媒介使用和选择、媒介信任方面的影响程度,差异化表现等,提出第一个研究问题,性别议题社会事件对大学生群体是否存在差异化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感知价值的应用和理论维度

感知价值理论源于经济管理学领域,是指“顾客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功能性、效用性、服务性、社会及情感利益等综合形成的主观信念”,③是“得失向度、多维角度兼备的衡量标准”。④由于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介、媒体与受众之间是多元动态的交互关系,受众拥有更多主观决定权,尤其是在大学生这一同质化群体中,同类别事件舆情产生的差异化影响主要与个体特征和媒介素养有关。感知价值理论可以很好地从个人特征、成长经历、知识积淀、认知态度、兴趣偏好等层面解释差异化现象。它不仅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的逻辑链条,更关注个体主观价值倾向,尤其是在被引入不同的学科领域之后,其“维度划分各异,可以解释的现象也不尽相同,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适性”。⑤

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有学者曾基于该理论研究受众的媒介选择行为,如短视频依恋、电子书阅读等,并通过大规模的样本调查和数据对比,研究受众在不同阶段对媒介的使用所呈现出的不同价值感受。也有学者从传播学角度构建研究模型,并将其归纳为“信息价值、人际交往价值、组织交往价值、休闲娱乐价值、情感和社会地位价值等维度”。⑥这些价值维度除了体现该理论的实用功利性特征外,还体现出它的审美、娱乐等特征。

(三)情绪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区分

情绪价值和情感价值属于表意相近而本质不同的价值维度,在本研究中需要加以区分。情绪是由“处于具体内外部环境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发的,通过语言和副语言呈现出来”,⑦是“人对外界的本能体验和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特征”。⑧例如喜悦、兴奋、愤怒、恐惧等,它具有相对短暂性和情境性特征,在群体中具有传染性和可调节转换性。而学界对于“情感”概念的解释一直是多元的,但普遍认同它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人、事、物的稳定认知和态度。比如说“爱国情怀”,就是对国家的一种积极情感。与情绪相比,情感具有一定的理性和稳定性特征,不仅受即刻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个人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某一情感可能包含多种情绪特征。因此可以说,情绪显性而短暂,情感隐性而绵长。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问题:性别议题社会事件网络舆情的差异化影响体现了感知价值中的哪些维度,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方便取样,在陕西省9所高校的本科、硕士、博士群体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658份,剔除异常值和作答时间低于4分钟的样本后,共得到有效问卷450份,继而剔除3份不具有代表性的其他性别倾向样本,对剩下的447份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该样本中包括男生220人(48.90%),女生227人(50.40%)。其中本科生240名(53.70%),硕士生197名(44.10%),博士生10名(2.20%);理工科学生363名(81.20%),文科学生62名(13.90%),其他专业类型学生22名(4.90%)。问卷内容主要就大学生的基本人口信息、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关注度和参与度、事件归因和媒介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

通过Excel和SPSS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利用描述统计分析、Scheffe事后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揭示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具体存在哪些差异化影响,重点结合感知价值理论对产生差异化影响的个体主观价值维度倾向进行深入的质化分析。

四、结果和讨论

(一)差异化影响的呈现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对性别议题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高达83.00%(371人),参与讨论的比例为47.00%(210人),而跟踪关注事件后续结果的比例也高达75.20%(336人)。

其中,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M女=4.58,SD=2.94;M男=3.85,SD=2.67;t(443.10)=-2.76,p=0.006]。文科学生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M文科=5.03,SD=2.53;M理工科=4.03,SD=2.82;M其他=5.00,SD=3.37;F(4,444)=4.27,p=0.015]。在个体情绪受影响程度方面,也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女性比男性体验到更强烈的负面情绪[M男=9.46,SD9.02;M女=15.90,SD=8.62;t(442.42)=-7.71,p<0.001]。文科学生负面情绪体验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M理工科=12.04,SD-9.46;M文科=16.02,SD=8.71;M其他=14.91,SD=7.55;F(2,444)=5.49,p=0.004]。被试者的年龄、年级、生源地、月消费均无显著差异,其他专业与文科、理科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

在产生此类事件的归因选择中,被试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施暴者个人原因占84.34%(377人),社会环境归因占53.47%(239人),受害者有罪觀点占41.16%(184人),媒体作品诱导占33.11%(148人),其他占6.49%(29人)。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并不一致的“受害者有罪”观点。

在媒介使用方面,被试者获取事件初始信息的主要途径为自媒体个人账号等非官方渠道(N=291,78.40%),但86.70%(182人)的被试者倾向与周围人进行线下讨论;有74.10%(249人)的被试者选择关注官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来关注事件后续发展,分别有高达91.70%(308人)和95.50%(321人)的被试者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和官方/主流媒体报道。

(二)差异化影响中的感知价值倾向

统计分析结果中的差异化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a.性别差异;b.专业差异;c.归因差异;d.媒介选择差异(选择接收、选择信任)。本研究结合前人对感知价值维度的划分和界定,从中选择与具体差异化影响相对应的情感、内容、情绪、使用和社会价值来进行匹配与阐释。价值维度和内涵界定如下页表1所示:

1.情感价值驱动下女性平权意识的觉醒——性别差异

女生群体对性别议题网络舆情的参与度、关注度和受影响程度显著高于男生,主要是由于参与话题带来的正向的情感价值,这是女性平权意识在实践中的体现。

首先,产生这一结果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女性先天的生理因素与心理机制。生理上,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产生使女性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表现得更脆弱,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都相对较低,⑨罹患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风险也至少高出男性两倍以上,容易受到负面事件影响。⑩心理层面,案例中的受害者均为女性,这使她们更容易设身处地与当事者产生共情,并对自己以后是否会遇到类似情况感到担忧。

其次,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是根本原因。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传统父权文化中“重男轻女”的观念被削弱,“女性能顶半边天”的新理念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家庭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女性的教育和投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1995年,普通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女生在校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学历越高增幅越明显。女生群体的文化程度逐步提升,平权意识被唤醒。

此外,“网络媒体空间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网络形象,形成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场所”。女大学生群体在积极关注和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固有情感和对自我身份的社会定位驱动着她们努力打破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争取社会权益和平等地位。在与当事人产生共情和参与舆情的过程中,她们也获得了相应的情感价值。

2.内容价值导向下的文科生聚焦——专业差异

文科专业学生在事件舆情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受影响程度方面都显著高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主要是由于事件信息的内容价值所驱动,即事件舆情内容属于文科专业学生的研究领域和关注焦点。本研究所选取的案例均是与性别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随着事件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舆情热度和广度不断升级,围绕中心议题引发出的次生舆情进一步延伸到社会保障、文化差异、性别对立、法律法规等层面,在文科专业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和思想认知中,由这些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和讨论焦点属于他们所在专业领域关注的内容,信息的内容价值往往驱动着行为表现。因此,他们通过关注和参与事件舆情进展,获得更多的信息内容,这些内容产生的价值又反过来激发了他们的关注兴趣和共情能力,带来更高的情感卷入度。

3.情绪价值导向下的归因分析:基于“世界公正信念”的“受害者有罪论”

在对受害者持消极态度的归因中,除了对案例一女乘客大声喧哗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谴责和对案例二女生自杀的不负责行为进行质疑之外,脱离社会主流价值判断的“受害者有罪”的观点也有着较大占比。

“受害者有罪论”是认为“受害者自身存在问题的一种观点和话语策略,是近年来性别议题社会事件在媒介平台引发次生舆情的的一个导火索”。例如案例一保安将女乘客推拽至衣不蔽体这一行为,评论中就有“如果她穿得严严实实这衣服就不会掉”“制服一个精神病发作的病人——谁还给你保证衣物完整无缺”等为暴力行为辩护的言论,使女性遭受暴力这一事实变得理所当然。

存在于“受害者有罪论”背后的心理机制可以用美国心理学家Melvin J.Lerner提出的“世界公正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来解释,即“有此观念的个体相信他们生活在一个井然有序、人们各得其所的公正世界里,一旦有事例证明这个世界并不公平,他们就会陷入忧虑和烦恼中”。因此,当他们发现无辜的弱势群体成为暴力、猥亵等行为的受害者而不能有效进行自卫、及时得到保护时,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便会受到冲击,会感到焦虑、不安、愤怒甚至恐惧,在这种负面情绪的主导下和对世界公正的渴望中,通过将猜测性的归因强加于受害者。例如认为女乘客打电话声音太大,罪有应得;认为高校女生选择自杀是因为心理太脆弱;认为女子被丈夫所杀一定是因为自己有错在先……哪怕这些原因可能并不存在,但是通过寻找合理化解释和发表与“世界公正信念”相一致的观点、言论等,给自己一定的心理缓冲和情绪抚慰,避免与受害者产生共情而带来的愤怒、悲伤等负面影响,以此达到内心平衡。在这一归因过程中造成的差异化影响,正是由情绪价值所主导。

4.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博弈——媒介使用和信任差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试者获取事件初始信息的主要渠道、参与讨论的渠道、关注事件后续发展的渠道以及选择信任的媒介平台和媒体渠道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见下页表2)。本研究通过个体在媒介选择和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存在的这一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1)使用价值导向下的媒介选择和信息获取

在事件初始信息获取渠道选择差异中,采用“技术采纳理论”来解释受试者为什么倾向选择社交媒介平台中非官方/主流账号所发布的消息。该理论主要关注媒介的易用性和有用性,体现了媒介的使用价值。

社交媒介通过“两微一端”,抖音、快手、Vlog等平台为性别议题社会事件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用户还可利用平台强大的技术功能来丰富表达形式、增强内容表现力,充分体现出社交媒介的易用性。例如,案例所涉及事件被旁观者和知情者迅速编辑并发布在知乎、贴吧、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中,还有用户配上文字、图片,打上马赛克,剪切拼接形成不同版本,为事件的快速传播和舆情的瞬间爆发提供了内容基础。

被试者倾向从非官方/主流媒体获取信息,源于信息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时效性。由于非官方/主流媒体内容不需要经过严格的采集、编辑和审核,因此,个人和组织在获取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将与事件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发布在自媒体平台,并通过弹幕等即时互动使用户的发声得到有效反馈;其次是贴近性。大数据、算法推荐等计算机技术会偏向性地进行信息过滤和推送,而这些被推送给特定群体的信息多数来自非官方/主流媒体账号;再次是凝聚性。社交媒介为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可以聚合的社区,例如主题贴吧、微信群等,使人们与媒体之间的情感链接超越了接受、卷入和依赖,而趋向一种沉溺状态,即依恋。通过趣缘群体互动,用户获得了愉悦、开心、放松等积极状态,产生更多的情感维系。此时,群体内分享的消息也使成员主观感觉到有用性。由此可见,媒介平台的易用性和媒介信息的有用性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功能体验和内容体验,媒介的使用价值在用户获取事件初始信息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寻求社会价值过程中的媒介选择性信任

在追踪事件发展、选择信任方面,被试者却倾向性地站在了传统媒介和社交媒介中的官方/主流媒体阵营。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希望在关注和参与事件舆情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社会价值,在舆情的参与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为自己带来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内容、帮助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维系群体联系及巩固社会身份认同。

社交媒介虽然拥有强大的技术赋权,但是在缺乏信息把关人的网络空间中,信息内容鱼龙混杂,标题夸张、内容不实、价值导向不良等因素造成网络空间的信息污染。尤其是在完整事件信息不能及时公开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极端言论和社会矛盾。比如在西安地铁推拽事件中,流传于互联网平台的相关视频均为事件旁观者所拍摄的零碎片段,这就使围绕性别议题的讨论在互联网平台上酝酿出寻找事件真相的舆情风暴,并引发了关于性别对立、社会公平等的极端言论,进一步恶化了网络环境。

新时代的大学生强调个人的价值、追求个性发展与自由,同时也认同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更希望获取真实的事件信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知识经验来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希望通过舆情参与寻求权益、正义与法治。当发现非官方/主流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不能满足自己的价值倾向时,便寻找其他更能代表权威和公信力的信息渠道,即传统媒介以及社交媒介平台上的官方媒体和主流媒体。因为我国新闻媒体不仅具有着传递信息的功能,也担负着监督社会的责任。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在信息采编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会认真考虑新闻信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有益程度,也重视用技术赋予内容更多形态,主动占领舆论高峰。这样“能够在真假难辨、是非模糊的复杂舆情中直指错误言行,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弘扬正能量,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具有真实性、有效性、权威性和更高的社会价值”。

此外,调查结果中有86.70%的被试者选择在线下与周围人讨论,而非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体现出这一群体的同质性、群体认同感强和归属感强等特征。来自权威渠道的信息有助于他们获取符合群体认知的信息和社会经验,帮助其巩固个人的群体联系和社会身份认同。

五、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一:性别议题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存在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内源性的。由此揭示了主观感知价值中的不同维度倾向与差异化影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不同的价值倾向也是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精神需求层面的体现。该理论认为,人类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人类需求中的占比呈现倒金字塔形分布”。其中生理的需求是最广泛的需求,属于物质需求,而个体在精神层面需求的不同,往往導致他们对事件舆情的关注和参与,以及对媒介的选择和使用各不相同。当某一层次需求主导时,其他层次需求比重降低,因此,不同的价值维度驱动个体行为时所体现出的差异化影响,也是主要需求在这一心理行为过程中的体现。

研究发现二:由情感价值主导的自我实现需求的底层还包含了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和安全需求,精神需求中最底层的安全需求也是情绪价值、内容价值、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这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越是底层的需求越有更广的适用范围”这一观点的体现。感知价值、差异化影响结果与马斯洛需求理论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上图所示。

研究发现三:这些差异化影响结果也提示我们应该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发现新问题,进行新思考。例如女生群体受影响程度显著高于男生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性别议题社会事件在网络舆情论战中产生的“性别对立”“社会秩序混乱”“女性歧视”等话题已经使女性群体感受到了环境威胁和精神压力;事件归因中“受害者有罪”观点背后的“世界公正信念”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策略,不仅会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会纵容暴力甚至违法行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社会公民需要保持应有的是非观和正义观,客观看待此类社会舆情事件,敢于面对并勇于纠正不符合法律的言行,而不是通过不合理的主观归因和媒介参与行为来获取情绪价值;更多大学生会选择相信传统媒介和官方/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方/主流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公信力。

因此,政府、高校和媒体除了从政策、法律、道德等层面聚焦客观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的优化之外,也应该从事件舆情的差异化影响中寻找进行舆情引导的有力途径。例如开设性别议题的公开课、网络课等;针对女生群体的情感特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不良舆情参与态度和观点开展媒介素养提升培训;在媒介平台进行科学传播,提升社会公民整体理性化程度等,进而推动塑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空间。

注释:

①苏娜:《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应对》,《江苏高教》2014年第3期。

②刘涛、姚文苑:《风险话语如何嵌入女性议题?——风险议题建构的性别逻辑与符号接合实践》,《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③⑥张鸣民、叶银娇、徐萍:《社交媒体感知价值的量表开发及验证》,《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年第5期。

④Holbrook M.B.,Hirschman, E. C., 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 Consumer Fantasies, Feelings, and Fu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2,9(2)): 132-140.

⑤刘强、李本乾:《数字时代传统媒体的非数字化生存——基于受众纸质书偏好的价值逻辑考察》,《新闻大学》2021年第7期。

⑦Michelle N Shioa,James W Kalat:《情绪心理学》(第二版),周仁来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4-7页。

⑧赵云泽、刘珍:《情绪传播:概念、原理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思考》,《编辑之友》2020年第1期。

⑨D Shmotkin,Subjective well-being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gender: A multivariate look for differentiated trend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0,23( 3): 201 -230.

⑩D Shmotkin,Subjective well-being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gender: A multivariate look for differentiated trend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0,23( 3): 201 -230.

《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王珏:《论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公共领域——以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景欣悦:《复义表达、话语策略与文化结构——“厌女”的三副面孔》,《中国图书评论》2021年第5期。

Lerner M. J., Miller D. T., Just World Research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Looking Back and Ahea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8,85(5).

Davis F.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S Quarterly,1989,13 (3): 319-340.

朱佳妮、张国良、姚君喜:《感知价值对移动短视频依恋的影响研究——基于网络归属感和网络隐私关注的中介效应视角》,《新闻大学》2019年第7期。

成敏:《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5期。

A.H.Maslow,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 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370-396.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作者王長潇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来教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王潇婉、杨立奇均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谢 敏】

猜你喜欢
感知价值网络舆情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动态定价还是天天平价?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促销预期、感知价值与品牌忠诚度的关系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感知价值与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vivo 如何提升“感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