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泽林,田添,郝瑜琬,王强,李石柱,肖宁,周晓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 200025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寄生虫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1]。经过多年的防治实践,我国寄生虫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国于2007年实现了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目标[2],2021 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3];2015 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20 年全国近97%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已达到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4]。然而,我国包虫病防控工作虽成效显著,但非流行区报告的病例数不断增加,报告病例分布地区有扩大趋势[5]。2015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钩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总人数约2 912万,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日趋严重[6]。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等寄生虫病病例报告数日趋增加,成为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新挑战[7]。
为探索解决重要寄生虫病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升各地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寄生虫病所)自2010年起,陆续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科研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涉及病种包括血吸虫病、疟疾、包虫病等。基地的设立不仅有效推动了所在辖区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也探索试验了一批新技术、新策略,部分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基地建设阶段性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优化基地建设布局、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提出针对性建议。
寄生虫病所先后于2010 年7 月在湖北省江陵县设立湖沼型血吸虫病防治实验基地,2010年11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设立包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2015年成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虫病防治甘孜州工作站),2011 年10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设立肝吸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2012年11月在云南省腾冲市设立消除疟疾实验基地,2012年4 月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设立钉螺繁育基地,2017年6月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设立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基地,逐步构成了覆盖多个区域、不同病种的基地网络。“十三五”期间,在寄生虫病所的指导下,在基地所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机构的领导和支持下,各基地科学编制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因病施策,在疾病控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1 疾病控制“十三五”期间,各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基地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因地制宜开展防治工作。湖沼型血吸虫病防治实验基地所在的江陵县,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在加强家畜传染源管控、推进综合治理、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的基础上,强化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人、畜、螺的血吸虫感染率持续为零,2020 年全县仅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405 人,重点易感环境活螺平均密度由2015 年的6.60 只/框降至2020 年的0.85 只/框。钉螺繁育基地所在的贵池区加大耕牛淘汰力度,强力推进达标进程,2020 年全县仅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532人,钉螺面积稳中有降,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进一步降低。消除疟疾实验基地所在的腾冲市,于2013 年实现本地疟疾病例零报告,是第一个消除疟疾的边境县,近年来输入性疟疾发病数显著下降,2019年仅报告输入性病例22例。肝吸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所在的横县,肝吸虫感染率由2016 年的35.60%下降到2020 年的16.81%,累计治疗肝吸虫病患者1 181 人·次。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基地所在的大理州,积极开展广州管圆线虫病监测及带绦虫病、囊尾蚴病防治工作,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阳性率由2016 年的0.75%下降至2020 年的0.19%,人群带绦虫阳性率由2016 年的2.88%下降到2019 年的0.25%,人群囊尾蚴阳性率由2016 年的10.77%下降到2019 年的1.82%。包虫病防治科研实验基地所在的甘孜州,人群包虫病患病率、家畜感染率、中间宿主牦牛的感染率分别由2016 年的0.16%、2.62%、5.90%下降至2020 年的0.01%、1.51%、1.13%,青海田鼠和高原鼠兔的总感染率由2016年的2.25%下降到2020年的1.92%。
1.2 科学研究 要实现消除寄生虫病的目标,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加强防治工作与科学研究间的交流和转化[8]。基地所在辖区寄生虫病疫情的严重程度是寄生虫病所在设立基地时的一项重要考量,因此基地往往因其拥有良好的现场条件而在科研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十三五”期间,寄生虫病所与各基地积极协作,共同申报和开展了一批科研课题和现场工作。例如,湖沼型血吸虫病防治实验基地承担或配合寄生虫病所开展的“湖北省达传播控制后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及控制对策研究”“灭螺新药吡螺脲现场推广应用研究”“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等项目,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基地承担的“片形吸虫病诊断试纸条临床评价与应用推广”“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监测及干预试点”等项目。此外,基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参加了多项标准的制定和现场验证、评估工作,例如《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WS/T 630—2018)、《肠道蠕虫检测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WS/T 570—2017)、《片形吸虫病诊断》(WS/T 566—2017)等。这些项目涉及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药物现场评价、新型技术研发及推广等领域,为防治措施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1.3 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的稳步发展是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9]。“十三五”期间,寄生虫病所与各基地积极协作,通过开展短期业务培训、中长期进修学习、派遣青年骨干驻点挂职、组织专家现场指导防治工作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打造具备持续战斗能力的专业团队。5年来,各地依托基地平台,争取多方政策支持,积极选派在职人员参加培训,并依托丰富的现场及实践经验对外单位人员开展培训,累计培训国家级人员3人·次、省级人员774人·次、市级人员495人·次、县级人员2 466人·次。基地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家参与国家各项评估督导工作累计60人·次,并且先后有多人在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见表1。
表1 “十三五”期间寄生虫病防治科研基地人员和能力建设情况
“十三五”期间,基地立足辖区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现状和需求,依托平台,积极探索,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在防治、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2.1 推动了当地寄生虫病防治进程 针对辖区内主要的寄生虫病公共卫生问题,各地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和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多项防控措施并举,有效推动了防治进程。通过5 年的努力,江陵县血吸虫病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并于2017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提前实现了全国血防“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贵池区在继续巩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的同时,大力淘汰耕牛等大型家畜,依托钉螺繁育基地和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加强螺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提升监测响应水平,全县于2019 年顺利实现传播阻断目标。腾冲市于2016年在18个中缅边境县中首个通过消除疟疾评估认证(较规划时间提前2年)。横县在5个肝吸虫病固定监测点开展人群、哺乳动物、鱼类以及螺类等监测工作,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使群众深入了解肝吸虫病危害,主动摒弃不良卫生习惯。大理州通过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疫情,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率逐年降低。甘孜州认真落实《甘孜州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探索出高原牧区包虫病综合防治“两抓四管六结合”的“石渠模式”,实现了全州包虫病到2020年基本控制的目标。
2.2 形成了一批有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十三五”期间,各基地积极探索寄生虫病精准防控的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多项产出获得了各级政府或部门的表彰。如湖沼型血吸虫病防治实验基地发表的2 篇论文分别获2017 年荆州市人民政府第11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消除疟疾实验基地1项科研成果获2018年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1 篇论文获第五届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基地1 项科研成果获大理州2016 年医疗卫生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1 项科研成果获2019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此外,灭螺新药吡螺脲、钉螺调查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片形吸虫病诊断试纸条等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在基地进行了现场试验和评价,为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批准认证和推广转化奠定了基础。
2.3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寄生虫病业务骨干“十三五”期间,各基地以科研促进防治工作,在寄生虫病所的支持和指导下,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实验室检测技能培训、论文撰写和发表、成果申报及项目申请等工作。通过培训和实践相结合,基地寄生虫病防治人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例如,湖沼型血吸虫病防治实验基地的多名业务骨干入选了国家级专家库,一位骨干被评为“全国血防楷模”“湖北省技术能手”,并荣获荆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基地在职人员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8人·次、省级荣誉20人·次、市级荣誉20人·次、县级荣誉27人·次。
基地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了辖区寄生虫病防治进程和能力提升。但要推动基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3.1 对基地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基地工作聚焦国家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探索性的防治策略和技术研发、推广工作,需要寄生虫病所、基地依托机构、上级业务管理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部分地区对基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将基地工作和面上防控工作混为一谈,在硬件、人员、经费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保障和专项支持。
3.2 基地管理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随着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治工作推进,寄生虫病疫情形势变化较大,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技术需求也随之变化,因此,有些基地已不具备继续开展相关工作的条件。自2010年第一个基地建立至今,寄生虫病所虽定期对基地运行进行调查和评价,但目前尚未建立基地的动态调整机制。
3.3 基地的优势和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十三五”期间,各基地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形成了一批具有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但不少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创新性不足,影响力不够,培养的专业骨干也缺少在更高平台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拓展合作渠道,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和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基地的现场优势。
针对上述主要挑战和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思考,以期更好地推动基地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发挥各基地的优势和作用。
4.1 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动态进出机制 自基地设立以来,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不断变化,防治重点与防治策略同步调整。寄生虫病所应结合国家规划、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治实际需求,对基地建设和运行工作加强顶层设计、认真谋划、科学布局。基地网络应在充分考虑双方合作意愿、防治工作现状、未来发展前景、病种覆盖、地理布局等因素基础上建立动态的进出机制。寄生虫病所在与基地签署合作协议时,要进一步明确合作年限和考核指标,通过系统考核、专家研讨等方式对基地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并结合防治工作需要和合作意愿确定是否继续合作开展基地工作。
4.2 以创新为内核,全面推动防治工作 技术创新是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驱动力[10],基地是新策略、新技术、新产品良好的试验场和孵化器,在基地试验新产品和实践新防治技术是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巩固现有的防治成果责任重、压力大;另一方面,食源性寄生虫病、输入性寄生虫病和机会性寄生虫病等带来的食品安全、国家生物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11]。因此,要充分结合基地现场条件,利用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鼓励并支持基地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发和试用适合现场使用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加强风险监测,突出精准防控,探索和总结适应新时期防控要求的有效模式,从而在“十四五”时期继续全面推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4.3 设立专家工作站,提升科研工作质量 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在基地既往建设成效的基础上设立专家工作站,以科学研究为抓手,突破防治科研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力争更多、更高质量的卫生科技成果产出。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帮助基地培育科研团队,集聚科研资源,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通过建站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地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协作。将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技术创新活动中,同部署、同推进,进一步促进基地科研体系建设,提高基地自主科研能力,带动基地科研人员持续成长。
4.4 完善交流机制,推动人才双向协作 要坚持和完善寄生虫病所和各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机制,继续通过短期培训、中长期带教、驻点等方式,打造人才合作培养平台。要进一步完善、拓展人才交流和沟通渠道,推动机构间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完善寄生虫病防控工作医防协同机制[12]。寄生虫病所可在基地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并与各基地在监测响应技术、信息技术、科研项目合作申报等领域加强双向协作,推动监测和防治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在党建、行政、国际交流、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强交流,促进基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借助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契机,探索开放、创新、多元的人才交流和引进机制,共同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人才团队[13]。
因此,“十四五”期间,要不断完善基地的管理机制,在疾病控制、科学研究、能力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引领和推进全国重点寄生虫病控制和消除进程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