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12 01:11邹春峰卢仁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注射液通气心功能

邹春峰,卢仁荣

(1.清流县总医院内一科,福建 三明 365300;2.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 三明 3653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病情较为严重,预后情况相对较差,治疗的关键环节是迅速纠正心肌缺氧,减轻机体耗氧。无创通气是以不插气管为基础,使用各种措施增加患者通气,改善氧供进而减少患者呼吸做功[1];棓丙酯可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加快红细胞电泳速度,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扩张血管、增加供氧量,缓解因心肌缺血所造成的损伤[2]。基于此,根据我院82 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 年1月—2021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 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3];②均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排除标准:①发生精神及认知障碍;②临床相关资料残缺者;③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因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1 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1∶20,年龄41~74 岁,平均年龄(57.5±5.47)岁;病程1~10.5 年,平均病程(5.75±1.17)年。联合组男女比例为20∶21,年龄42~75 岁,平均年龄(58.5±5.32)岁;病程1.5~10.4 年,平均病程(5.95±1.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参照组给予其无创通气,方法为:选择NPPV-S/T 模式,设置氧浓度为100%,纠正后,依据患者动脉血气调整呼吸机吸氧浓度至患者合适水平,进而维持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95%。呼吸支持参数水平由低度开始,吸氧压力为10 cmH2O,呼吸压力由4 cmH2O 进行,依据患者具耐受情况,依据3 cmH2O/5min 进行增加。若出现人机对抗,症状较轻时,可做镇静处理;若较为明显,需气管插管转变为有创通气。患者满足以下条件可撤机:心力衰竭症状有所纠正、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呼吸肌的吸氧浓度<35%,肌力正常,呼吸频率<20 次/min。

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棓丙酯注射液(规格:2 ml∶60 mg×10 支注射剂,国药准字H20051347,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将2 ml 棓丙酯注射液将其加入250~500 ml 生理盐水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 次/d,10~15 d 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LVEF、BNP:治疗前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LVEF(左室射频分数),并在治疗前后使用化学发光仪器测定BNP。②生命指标:在治疗前后,评价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以及全身状况,其中呼吸困难程度评分[4]:可平卧位记1 分、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记2 分、可半卧位记3 分、端坐进行呼吸记4 分,总分为0~1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状态越差;全身状况评估指标出现肺部啰音、肝肿大、颈静脉怒张、乏力以及水肿,每项记1 分,评分为0~5 分,分值与患者身体状况成反比。③临床症状改善:对两组患者治疗工作开展中呼吸困难以及胸闷症状的改善情况做以评估,依据改善情况将评价指标分为明显改善、改善、无改善,其中明显改善: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心功能降级≤2 级;改善: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1 级;无改善:症状、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倾向;改善率=(明显改善+改善)/总例数×100%。④治疗效果:依据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开展治疗效果的评估,其中显效:心功能改善增加2 级,各项生命指标恢复正常范围;有效:心功能改善增加1 级,各项生命指标趋于正常范围改变;无效:心功能没有明显增加,甚至出现加重,各项生命指标处于异常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LVEF、BNP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LVEF 水平升高,BNP 水平降低,且联合组LVEF 水平高于参照组,BNP 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BNP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BNP 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LVEF(%) BNP(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41 32.76±4.35 39.12±5.68* 654.21±14.87 326.12±10.68*联合组 41 32.89±5.41 46.41±4.25* 653.89±14.17 246.41±10.25*t 值 0.119 6.580 0.099 34.479 P 值 0.452 0.000 0.460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指标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全身状况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指标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全身状况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41 5.67±1.35 3.12±0.78* 4.07±0.67 2.22±0.58*联合组 41 5.89±5.41 2.11±0.45* 4.09±0.57 1.41±0.45*t 值 0.253 7.182 0.146 7.065 P 值 0.401 0.000 0.442 0.000组别 例数

2.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3.1 对心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LVEF 水平升高,BNP 水平降低,且联合组LVEF 水平高于参照组,BNP 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可调节患者的LVEF、BNP 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增加肺内压、利于气体交换,促进肺间质挤压,从而减少血浆渗出,有利于水肿消退[5];棓丙酯注射液对血栓素A2 合成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对抗由花生四烯酸所引起血小板的大量聚集,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指标,缩短受到障碍进行微循环的时间[6]。因此,二者联用有利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3.2 对改善机体状况的影响

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全身状况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全身状况评变化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提示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状况,缓解呼吸困难及胸闷症状,考虑原因为棓丙酯注射液可扩张动脉,提高冠状动脉与脑动脉血流量,从而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因此,联合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可在不需气管插管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患者供氧量,有效改善呼吸,纠正患者出现心肌缺氧的状况,有效减轻肺功能损伤。此外,研究结果中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85.37%(P<0.05)。分析可知:正压通气可减少呼吸做功,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心室前后负荷,增加心室输出量,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及心功能,且机械通气产生的胸腔内压可引起静脉回流减少,降低心前负荷[7]。棓丙酯注射液可有效提升冠状动脉及脑动脉血流量,提高机体对低压缺氧的耐受力,对患者心肌缺血产生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抑制机体中血栓烷素A2生成,加强纤溶活性,加快血栓溶解,降低患者机体中全血比的黏度以及稠度,提升红细胞的电泳速度,改善机体微循环[8]。因此,二者联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肌功能,促进患者的机体健康恢复。

3.3 治疗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高于参照组的80.49%(P<0.05)。分析可知:无创通气呼吸机的正压通气可减少呼吸做功,减少机体氧耗,迅速纠正缺氧,改善缺血心肌氧供,缩小梗死面积,同时无创通气可减少肺水肿,改善肺通气及通气血流比值,提高肺顺应性[7]。棓丙酯利用静脉滴注方式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见效相对较快,药效在吸收后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有着较高的用药安全性[9]。因此,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总之,棓丙酯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对心肌功能损伤,安全性及治疗效果较好。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后续将继续完善。

猜你喜欢
注射液通气心功能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