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艾儒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组方规律

2022-07-12 02:06:08宋玮黄丹陈明岭艾儒棣肖敏沈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方胆碱能组方

宋玮,黄丹,陈明岭,艾儒棣,肖敏,沈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艾儒棣(1944-),全国著名皮外科专家,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荣获“中医皮肤科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突出贡献奖”以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艾教授恪守“传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立足临床,重在创新”的治学思想,对胆碱能性荨麻疹提出了独到见解和创新疗法。

既往名中医传承多采用“师承口授”“纸质书籍”“电子文献”等形式,这样可能使名中医经验“零散、泛化”“神化、绝对化”“简单化、经验化”,从而造成名中医经验缺乏系统化的理论升华与提升[1]。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能够客观反映数据本身,为传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注入了结构化、可视化的信息力量,或可成为创新型名老中医传承新途径[2-3]。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特殊荨麻疹亚型,主要在运动、遇热、情绪激动后发生,为1~3 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的红晕,不融合,伴有瘙痒,主要累及躯体和四肢近端,掌趾部不出现风团,风团持续30~60 min消退,发作严重时,可伴有头晕、发热等全身症状和感染灶的局部症状,因其机制不明[4],目前尚无特定药物针对胆碱能性荨麻疹起效[5]。西医多采用抗组胺对抗和抑制炎症介质,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易复发[6]。根据其临床症候特征,该病属于中医“瘾疹、风疹块”的范畴,目前多从风寒、风热、湿热、阴虚等角度立论。本文对艾教授教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案来源

选取自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艾儒棣教授门诊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的312张处方,年龄最大78岁,最小12岁,平均(40.06±12.21)岁,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52例。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7]《皮肤性病学》(第八版)[8],被临床确诊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患者,病案完整,且坚持服用汤药并取得疗效者。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合并其他皮肤病、严重内科疾病、精神异常者或无法配合者等。

1.3 分析软件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9]。

1.4 病案处方资料的统一规范

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10]规范药名,如“白土苓”规范为“土茯苓”。

1.5 数据分析

将数据库录入分析软件,并由双人核对,通过软件里的“数据分析”模块分析组方规律,包括频率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11]。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分析

对艾儒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312张处方中包含的133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并将频次降序排列,发现用药频数≥60的有34味药,频数最高的前5位为牡丹皮(297)、生甘草(297)、川射干(267)、紫苏叶(222)、龙骨(216)(详见表1)。

表1 处方中使用频次60以上的中药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运用软件 “组方规律”模块进行数据预读后[12],设置支持度个数和置信度分别为200和0.95,获得14对常用药物组合(详见表2)。通过高置信度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中药组合17对。然后将支持度个数分别设置为130和200,置信度为0.95,进行组方规律网络展示(图1、2)。

表2 常用中药组合比较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合规律研究

2.3.1 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表4示,设置相关度为12、惩罚度为3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相关聚类系数大于0.02的药物关联共37对。

表3 中药关联规则

注:支持度个数≥130,置信度0.95图1 组方规则网络展示图注:支持度个数≥200,置信度0.95图2 组方规则网络展示图

表4 中药关联系数表

2.3.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潜在新方组合分析

表5图3示,根据惩罚度与相关约束的原理,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演化出潜在新方11个。

表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不同证型的新方列表

图3 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潜在新方网络

3 讨论

3.1 扶正祛邪,重建平衡

艾儒棣教授认为胆碱能性荨麻疹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耐,导致营卫失和气血凝滞而发,与风、湿、热、虚关系密切[13]。据用药频次将艾教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常用药物组合分为6类。艾教授多用牡丹皮、青蒿、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等清热凉血药治疗血热型胆碱能性荨麻疹,因胆碱能性荨麻疹血热型多因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心火炽盛,兼受外感风毒之邪,郁于体内,久而化热,风血搏结,客于腠理,发于肌肤而成[14]。艾儒棣教授提出,皮肤病固阴护阴宜早,不待伤阴才固阴[15]。故临证善用南沙参、女贞子、墨旱莲、麦冬等补阴药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等皮肤病,有治未病之义。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16],艾教授善用紫苏叶、麻黄、防风、桑叶等解表祛风药,因势利导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因肺应皮毛,若肺气虚,卫表不固则易感风邪,发病迅速,感风邪即发为风团、瘙痒[17]。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局限性水肿[18],湿邪氤氲弥漫,阻滞气机,易导致三焦气化失权,上下气机不通,水湿停聚,也必然泛溢肌肤,郁久化热,潜于体内,伺机而发。艾教授因地治宜,结合四川地区多湿的气候特点,善用祛风除湿药物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如地肤子、忍冬藤、刺猬皮之品。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治疗皮肤病首重脾胃[19],跟诊过程中,艾老多次教导,胆碱能性荨麻疹等慢性皮肤病更要注重患者的脾胃情况,临证善用生白术、黄芪、茯苓、炒白术等药健脾扶正。胆碱能性荨麻疹瘙痒难耐,每每影响患者睡眠,加重病情,艾教授常用龙骨、石决明、珍珠母、磁石等重镇安神药物治疗,疗效明显。艾教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高频中药的功效分类主要集中在清热凉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热、健脾养阴,此与胆碱能性荨麻疹病因病机相契合,亦体现了艾教授“扶正祛邪,重建平衡”的治疗总则。

3.2 源于“玄府”,多用风药宣通开窍

在解表的高频用药中,紫苏叶辛温偏燥,温经散寒;桑叶轻清疏散,清热祛风。“薄则通,气薄则发泄”,紫苏叶是温经散寒,表汗止痛的好药,其治疗外感,不分寒暑,均能够凑效[20]。艾教授常紫苏叶与桑叶相配伍,取其开通玄府,寒温互透之效。地肤子为祛风除湿高频药物的核心,其味苦甘寒,功能利湿清热止痒,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忍冬藤为忍冬带叶嫩枝,具有生发之气,清热疏风。艾教授认为,藤能宣通营卫,清透疏达,渗入经络,故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常用忍冬藤祛风通络。在清热解毒高频药物中,艾教授用紫荆皮治疗皮肤过敏痒症,认为紫荆树虽然粗大,微搔其皮则全枝皆动,动则风生,运用象思维本其义以治风痒。艾儒棣在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时提倡“开通玄府”,玄府郁滞不通易化热、化火、生湿、甚至成毒,故治宜“宣”“通”“清”,旨在驱除邪气,尽快恢复玄府的通利功能[21-23]。

3.3 源于“正宗”,固护脾胃

《外科正宗·痈疽治法总论第二》曰:“脾胃者,仓廪之官,……得土者昌,失土者亡……所以命赖以活,病赖以安”[24],艾教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重视顾护脾胃。高频药物34味,其中清热药有18味,占53%,并且14项高频中药组合中均含有清热药。多用清热药恐伤及脾胃,脾胃伤则运化失权,药效难显。故高频药中含有生甘草、黄芪、生白术、炒白术等健脾之品。

3.4 源于“伏邪”,清透、通络

针对伏邪隐匿、潜伏缠绵难愈的特点,总体治疗原则当为扶正、透邪。伏邪有郁而化热的特性,诸医家都很重视“泄热”之法[25]。高频清热凉血药以牡丹皮运用最为广泛,牡丹皮味苦性微寒,善透营血,凉血活血之力专,但凉血而不伤阴,艾教授常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血热甚者[26]。水牛角味咸性寒,专入血分,善清心肝胃三经之火而具凉血解毒之功,为治血热毒盛之要药,既善清心凉营,又有凉血定惊之功[27]。胆碱能性荨麻疹皮损色红,遇热加重,“血分有热”在胆碱能性荨麻疹中表现突出者,艾教授认为水牛角是凉血清热的首选。扶正不仅是补气健脾,滋阴养阴亦为重要。在补阴的高频药物中,南沙参养阴清热,配合麦冬清养肺胃。女贞子、墨旱莲为二至丸,善滋补肝肾[28]。相互配合,可润肺滋肾,金水相生。胆碱能性荨麻疹若病程日久,多由邪伏支络所致,取用虫蚁类药物,以血肉有情之品直达病所[29]。高频药物中,刺猬皮味苦属心,具有凉血解毒止痒之效[30]。

3.5 艾儒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主方分析

遣方用药上,药物组合规律分析及网络展示可以看出,最核心的药物是牡丹皮、川射干、龙骨、紫荆皮、连翘、紫苏叶、生甘草、麻黄、杏仁。以药测方,可知主方为麻杏石甘汤合简化消风散。艾教授认为,胆碱能性荨麻疹乃风邪为患,风邪羁留腠理之间,邪气轻,外不得出腠理,内不得入脏腑,故游于腠理之间冲击作痒。邪在表宜汗而解之[31],艾教授针对胆碱能性荨麻疹热邪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腠理开合失常,热邪稽留于皮肉之间而瘙痒之证,常运用麻杏甘石汤加味治疗。简化消风散为艾教授经验方,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止痒之效,适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风热甚者。

3.6 潜在新方分析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对胆碱能性荨麻疹进行潜在新方分析,新方1为宣肺祛风、清热利湿的组合。新方2类似于桂枝方加止痒之品,适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营卫不和证者。新方3为清热、凉血、解毒的新组合,适用于血热证者。新方4为宣肺理脾、平肝潜阳的组合。新方5为解热毒、养阴液、安心神的新组合。新方7类似于艾教授经验方简化消风散,适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风热证者。新方8类似于四君子汤之配伍,适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气阴两虚证者。新方9为玉屏风散加金荞麦、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之品。新方11为理气健脾、清热解毒之配伍。纵观新方组合,多见健脾、滋阴、安神之品,体现了艾教授“首重脾胃扶其正,不待伤阴才固阴,安神助眠定其志”的皮肤病治疗思路。

3.7 数据挖掘名老专家经验研究的不足与思考

本研究也折射出数据挖掘名老中医经验时的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2]。如从数据挖掘得到的“新方”组成,或对于兼见不同证候时可以使用,如“茯苓、炒白术、太子参、南沙参、徐长卿”新方组合,或可在合并脾胃虚弱证,兼见腹泻、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等症状时可联用,但不适于作为艾儒棣教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通病通方。据此,对名老中医传承经验数据挖掘时,应尽可能地访问名老专家本人经验,不可单纯基于单一分析结果擅下“新方”的定论[33]。

综上,通过数据挖掘证实了艾儒棣对于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了艾儒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潜在用药规律,有助于艾儒棣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扬,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用药指导。

猜你喜欢
新方胆碱能组方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赵学义运用四逆散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经验
益智醒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认知能力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54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基于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用药规律探讨
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维持慢性炎性痛的神经通路机制
创制新方80首 治疗顽癣新突破
乐活老年(2017年5期)2017-09-14 06:32:37
“新方”治“旧病”,让老年人摆脱难愈性创面病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