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荣娜
临沂市中医医院产二科 276000
母乳喂养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世界卫生组织推崇的最佳喂养方式,且母乳最佳喂养时间可持续至新生儿2岁以上,能满足婴儿健康成长基本营养需求〔1〕。乳头形态不良产妇产后哺乳会出现乳头胀痛、乳头皲裂、新生儿含接困难等现象,造成产妇在母乳喂养途中易出现焦虑、自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母乳喂养信心及母乳喂养成功率〔2〕。有数据调查显示〔3〕,产妇乳头形态不良率高达3.25%~7.00%,乳头正常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高达85.9%,而乳头形态不良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6%。如何科学有效提高乳头形态不良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医护人员研究的热点主题〔4〕。有关研究表明〔5〕,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衍生而成,是指产妇对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能力的自信程度,且与母乳喂养成功率呈正相关。传统护理侧重于对乳头形态不良产妇的喂养技巧指导,缺乏帮助对其建立母乳喂养自信心的相关报道〔6〕。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乳头形态不良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心理状态的影响。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将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6例乳头形态不良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的乳头形态不良产妇;②孕周37~42周;③具有一定认知能力;④产后有意愿母乳喂养;⑤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②拒绝/不宜母乳喂养者;③伴有妊娠并发症;④精神障碍者;⑤乳头形态良好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8.46±5.66)岁;分娩方式:顺产53例,剖宫产3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42例,大学及以上41例。观察组年龄24~35岁,平均(27.88±5.48)岁;分娩方式:顺产54例,剖宫产2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41例,大学及以上42例。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宣教,让产妇及家属扫描健康教育二维码,主要内容为母乳喂养意义、喂养技巧及体位指导,乳房护理指导、产后饮食指导等,嘱咐产妇及家属学习并参照实施;②基础护理,定期记录新生儿吸吮情况、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等,指导家属帮助产妇挤奶并记录挤奶时间。③出院指导,为产妇建立出院康复计划,嘱咐其42 d后返院复查子宫恢复情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建立护理干预小组 由产科医生2名(具有5年以上产科工作经验),护士长1名、6名产科护士组成干预小组,组员均统一参加自我效能理论、母乳喂养技巧、乳头护理等相关知识培训。共同查阅并借鉴国内外自我效能干预、母乳喂养、乳头形态不良等相关知识文献,对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小组成员通过会议讨论形式,发散思维提出各自建议及想法,最终结合本院乳头形态不良产妇母乳喂养案例制定自我效能干预方案,实施期间组员针对特殊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保证方案可行性及护理质量。
1.2.2自我效能干预
1.2.2.1阶段性宣教干预 待产妇完成分娩1 h,干预护士主动为其讲解母乳喂养意义,根据产妇乳头凹陷程度将乳头形态不良程度评估分为I、Ⅱ、Ⅲ型,针对评估结果,与产妇共同制定母乳喂养宣教计划,将计划书教育由产妇保管,具体措施见表1。
表1 阶段性宣教干预表
1.2.2.2坚定母乳喂养信心 ①加强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及家属需密切关注乳头形态不良的产妇情绪,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引导其倾诉内心想法,邀请专业心理咨询专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干预护士结合婴儿乳头含接知识鼓励其坚定母乳喂养信心;干预护士重视产妇的家庭支持系统,对其家庭主要照护者及丈夫进行母乳喂养、产后康复等相关知识培训,嘱咐家属多给予其生活上帮助,陪护其共同克服母乳喂养困难,多给予其陪护及鼓励,为其营造温馨愉悦环境。②增强榜样效应,定期邀请已成功喂养的乳头形态不良产妇树立榜样,利用微信交流群分享母乳喂养历程、困难克服技巧、提升自我效能方法、乳房伸展性改善技巧等,为其解释坚定母乳喂养信心是成功喂养关键,激发其成功喂养信心,并提供已成功喂养者微信,方便其他产妇问题咨询,20~30 min/次,1次/w;鼓励产妇间互加微信,增加相互交流机会,引导其相互间给予帮助及鼓励,互相探讨困难克服技巧及不良情绪排解方法。
1.2.2.3提升母乳喂养技能 ①乳头矫正指导,干预护士依据乳头形态不良程度给予针对性矫正技巧指导,对Ⅰ型、Ⅱ型乳头形态不良产妇,新生儿吸吮前用温水清洁乳头,鼓励其与新生儿进行足够肌肤接触,让新生儿自行寻找乳房,结合乳头伸展练习、十字法、乳头牵拉等技巧矫正乳头形态,以便于新生儿含接吸吮乳汁;对Ⅱ型、Ⅲ型乳头形态不良产妇,在上述手法矫正无效时,增加无菌注射器吸引、矫正器、皮筋固定法、保护罩等器械矫正,多种方法使用失败后,指导产妇将乳汁挤出后用小勺喂养,对产妇实施矫正操作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给予其纠正及鼓励,嘱咐产妇坚持乳头矫正并多给新生儿吸吮〔7〕。②乳头皲裂护理,干预护士教会产妇哺乳方法、婴儿含接姿势,对其哺乳操作过程进行纠正及适当肯定,嘱咐其让新生儿口含住大部分乳晕及整个乳头,吸吮乳头出现疼痛时,将小手指放入新生儿口中或按压新生儿下颌,使其松开乳头重新含接,不可强行拔出乳头,哺乳完毕后涂抹乳汁于乳晕、乳头上保护乳头皮肤,禁用肥皂及酒精擦洗乳头,防止乳头皲裂。乳头已发生皲裂时,指导产妇哺乳后涂抹修复霜或乳汁于乳头,并佩戴乳头保护罩,可先用健侧乳房喂养,再用患侧乳房喂养;皲裂严重时,暂时挤出乳汁用小勺喂养,改善后再使用乳头喂养。
①自我效能:采用该科自制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问卷,该问卷共包含母乳喂养技能与内心活动2个维度,每个维度共20个项目,各维度以20分为满分值,自我效能总分为两个维度之和,分值越高则表示产妇自我效能越高。②母乳喂养成功率:采用该科自制的母乳喂养调查表,该量表包含纯母乳、基本纯母乳、混合喂养、人工喂养4种喂养方式,记录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内母乳喂养成功率,喂养成功率=(纯母乳例数+基本纯母乳例数+混合喂养例数)/总例数×100%。成功率越高代表母乳喂养效果越好。③心理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8〕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14个项目,采用0~4级评分法,总分为0~56分,14分表示具有焦虑症状,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焦虑状况越严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9〕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17个项目,采用0~3级计分法,总分为0~51分,14分表示具有抑郁症状,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状况越严重。
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喂养成功率比较〔n(%)〕
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比较(分,
乳头形态不良多由先天性发育不良造成部分组织纤维化挛缩、乳腺导管短缩,乳头平滑肌发育不良,临床多表现为乳头扁平、乳头回缩,无明显乳头颈部且呈分裂状〔10〕。母乳富含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素,营养作为0~6月婴儿生长发育最关键因素,母乳喂养可为其生长发育高峰期提供最佳肠道营养,是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根本措施〔11〕。乳头形态不良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会使乳房肿大,加重乳头凹陷程度使乳头难以伸出,导致哺乳时不能刺激新生儿硬腭间的吸吮反射部位,造成新生儿吸吮乳汁失败,同时乳头形态不良者更易产生乳头皲裂疼痛,多数产妇母乳喂养时出现害怕、焦虑、自卑等心理状态,最终放弃母乳喂养〔12-13〕。有关研究表明〔14〕,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可有效反映母乳喂养自信程度,预测母乳喂养行为,决定其面对母乳喂养的心理状态。因此临床上加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乳头形态不良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至关重要〔15〕。自我效能干预是通过医护人员对护理对象进行自我效能评估、家庭支持管理、榜样效应等系列措施,旨在改善护理对象的内心活动状态,提高其自护技能〔16〕。有关研究表明〔17〕,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乳头形态不良母乳喂养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心理。
本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乳头形态不良产妇护理中,可显著提升其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提高其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原因:本研究以阶段性宣教、坚定喂养信心、提升喂养技能三个模块对其进行自我效能干预,阶段性健康宣教中以产后1 h、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时段对其进行阶梯式宣教措施,准确评估其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水平,并给予适当讲解并、视频指导、模具演示指导等,提升其喂养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意识,改善其自我效能水平;坚定喂养信心模块中以加强社会支持、榜样效应等措施,干预护士及家属密切监视其负性情绪并给予其心理疏导及精神鼓励,结合家庭成员力量,帮助产妇营造愉悦产后环境,及时给予其生活帮助,共同面对母乳喂养途中困境,增加其存在感及价值感,帮助其坚定母乳喂养信心;同时干预护士定期邀请已成功母乳喂养产妇,并利用微信交流群进行经验分享,消除产妇乳头形态不良不能喂养的误区,改善其自卑、焦虑情绪,使其以成功者为榜样,增加其母乳喂养信心。自我护理技能模块中,干预护士通过教会产妇正确使用乳头矫正方法,帮助其有效矫正乳头形态不良情况,提升其母乳喂养成功率;乳头形态不良产妇乳头极易发生皲裂,而乳头皲裂后婴儿吸吮时会产生剧烈疼痛,干预护士耐心指导其进行乳头皲裂护理,指导其有效预防皲裂风险,针对皲裂教会其及时处理,规避其皲裂疼痛带来的负性情绪,帮助其克服母乳喂养困难,促使其坚持行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对乳头形态不良产妇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提升其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