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芳
参加心理游戏、聆听心理讲座、体验心理设备、感受心理成长……“五一”小长假期间,来自青岛市不同区的数十名困境儿童在心理健康基地度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假日。
去年以来,青岛市民政局把心理关爱作为加强困境未成年人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购买专业心理服务,以“绽放小葵花”为项目名称,搭平台、育阵地、组队伍、建机制,扎实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工作,先后对1105名困境未成年人进行精准评估,为106名性格内向、不愿交流的未成年人提供情感支持服务,为57名存在自卑、恐惧、暴躁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逐步形成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关爱“1234”工作路子。
建立山东省首家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基地,为困境未成年人搭建起心理成长、心理学习、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平台,内部设立儿童思维训练中心、儿童心理科普体验中心、儿童青少年潜能评估中心、心理学科技艺术馆、心理关爱室、心理咨询室、放松减压室、身心反馈训练室、沙盘治疗室、团体活动辅导室等多个功能室。建立市、区、镇(街)和社区四级服务网络,定期组织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系列培训活动或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基地成立以来,已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举办“绽放小葵花”专题讲座12场,培训对象达3万人次。
青岛市困境未成年人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基地不断丰富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手段,确保服务落到实处、开花结果。“线上”主要向全市困境未成年人及工作人员提供“三开”服务,即:开设“小葵花心理咨询热线”、开通“小葵花心理帮扶在线(手机APP)”和开办 “小葵花空中课堂”,为全市困境未成年人及时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地域心理服务。同时也在全市儿童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巩固心理资本、释放心理压力、正确认识自我等方面,发挥积极保障作用。
截至今年5月,“小葵花心理咨询热线”已提供咨询3960人次;“小葵花心理帮扶在线(手机APP)”开展帮扶6200人次;通过“小葵花空中课堂”,开展《家长如何助力幼小衔接》《家長如何面对孩子吹牛撒谎》《有效沟通,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等专题直播讲座10场,听课总人数超10万人次。线下主要是“上门服务”。基地共组建12支专业服务团队,先后开展上门辅导3400余人次,上门慰问600余人次;专题辅导讲座8场,建立心理救助档案1100余份。15岁的困境未成年人小刘因身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又恰逢青春叛逆期,经常与父母吵架,导致父母不仅对小刘备感失望,对家庭生活也失去信心。心理咨询师介入后,先后16次提供一对一心理干预,同时对小刘开展学业辅导,有效改善了家庭关系,促进了家庭和睦,让小刘家庭焕发出崭新生机。
在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工作中,基地坚持心理专家、社工人才和心理咨询师互补思路,强化心理服务人才保障,打造一支具有专业背景的心理专家队伍、一支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基础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一支专业水平较强的心理咨询师队伍,通过三支队伍同频共振,共同努力,全面实现心理关爱服务最佳效果。一是专家服务队伍。依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聘请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心理学教授,组建专家团队,负责筹划指导、授课咨询、心理训练及心理测评等线上线下服务;目前有专家团队成员120余名,培训团队成员300余名。二是专业社工服务队伍。加强与12个专业社会机构合作,建立社工服务互助机制,深入困境未成年人家中,开展嵌入式服务。三是心理咨询师队伍。遴选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心理咨询师组成服务团队,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心理关爱服务,目前咨询师团队成员已有600余人。
一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发动区、市儿童保障机关、镇(街)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和心理咨询师队伍,对困境未成年人定期进行入户巡访评估,对重点困境未成年人及时跟进疏导,加速干预,防止行为失控或矛盾激化。二是心理需求服务机制。结合科学分析研判困境未成年人心理状况,深入开展“圆梦小葵花” 微心愿征集活动,精准对接困境未成年人现实需求,严密制定个性化关爱方案,通过实施精准物质援助,解好困境未成年人心结,解除心理成长包袱。三是压力同步疏导机制。把困境未成年人家人或监护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步纳入疏导服务范畴,定期评估其家人或监护人心理健康状况,同步做好心理压力疏导工作,杜绝家暴问题发生。四是心理关爱评估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心理专家、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团队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服务覆盖面、心理关爱数量以及效果,困境未成年人本人、家人或监护人对心理关爱服务的满意度等,及时改进完善发现的问题,为持续做好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