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爱兵
王瑶教授是燕园学子景仰的“北大中文四老”之一。他的弟子钱理群后来也成为北大教授,并在学生评出的“最受欢迎的十佳教师”中名列首位。王瑶是对钱理群影响最深的人,钱理群一直念念不忘恩师的教诲,称王瑶是“良师益友”,将他与王瑶的友谊比作“知识友谊”。
钱理群21岁从北大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贵州山区的一所师范学校教语文。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他以39岁的年纪考取了北大研究生,重新回到北大。当时他报考的时候,最发愁的是外语,可没想到的是,北大中文系招收研究生的正是王瑶教授,王瑶准备招收6名研究生,报考者超过800人。北大中文系的领导要求王瑶在初试时就出一道“绝题”,把考分拉开差距。王瑶提出刚恢复招生不能考外语,他找到领导说:“想要人才,就别考外语。你想,这些人才都已毕业多年,外语肯定是不行的,若是考外语,就把最有才华的人挡在外面了。”领导采纳了王瑶的意见,决定免试外语。此前钱理群犯难已久,自己外语已废,结果不用考外语,他一下子考了个第一名。钱理群把自己与王瑶的相遇,称作是“历史的注定”。他说:“我们这代人急盼回到久违的课堂,于是我们相遇了。”
一入学,王瑶就找钱理群谈话,他说:“我知道,你已经39岁,年纪很大了,你很迫切地希望能在学术界有所作为,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不要急于发表文章。我们北大的传统是厚积薄发。学者有两种,一种是很快就写出文章来,出山很早,一举成名,但是后续无力,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还有一种是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就是大器晚成,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所以,你千万别着急,你现在不要轻易出来,要苦读,板凳要坐十年冷,把你的功夫练好了,再发出自己的声音。”
此后,王瑶给钱理群开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并叮嘱道:“你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钱理群深知恩师是想让他专注于读书,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之中。但只要是去到恩师家,王瑶就和他海阔天空地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王瑶一边抽烟,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谈到兴处,就“哈哈哈”地发出笑声。钱理群总是静静地听,偶尔插几句话。钱理群说:“我们几个弟子都是被先生的烟斗熏出来的。”
钱理群读了3年研究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他遇到了困难。王瑶点醒他道:“在材料、观点都准备好了以后,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为整篇論文找到一个‘纲’,才能纲举目张。以什么为‘纲’,实际是以什么为文章的‘魂’,这是最能显示论者的水平,特别是思想、理论水准的。文章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编织毛衣’式的,只是平列地铺排:一点两点、三点;一方面,又一方面,再一方面,很有条理,很全面,但看不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篇文章是散的。另一种是‘留声机’式的,有一根针、一个核心,一个‘纲’,所有的观点都围绕它转,这就是所谓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写论文最难,也是最要下功夫的,就是一定要找到能够把整篇文章拎起来的东西。”钱理群听了豁然开朗,用两个星期就把论文写出来了。
研究生毕业后,钱理群留校当王瑶的助手,先生专门找他谈话:“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机会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可以写,哪些文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你主要追求什么东西,要牢牢地把握住,利用你的有利条件尽量做好,充分发挥。其他事情要抵挡住,不做或者少做,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到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回忆恩师的话,钱理群坦诚地说:“这是王瑶先生对我最有分量的一个嘱咐,我一直到今天,还时时回味先生的这段话,始终坚持遵循先生的这一师训。”
王瑶75岁去世,听闻噩耗,钱理群痛哭说:“大树倒了!”一句话让人震撼,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的存在,使得年轻学者可以遮风挡雨。大树倒了,下面一代学人就必须直接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一切自己决定,一切自己选择。在恩师的追悼会上,钱理群等众弟子送上一幅挽联寄托哀思:“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
钱理群当了导师后,不断向学生讲述他与王瑶先生相遇的故事,更将王瑶的谆谆教诲传给自己的学生。钱理群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笔耕30多年,著作等身。他说:“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王瑶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下走过来的。我现在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王瑶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且身体力行,没有虚度。”
人在前行的路上,总是会出现一些人,能给你思想上的点醒、智慧上的指引,并留下经久不渝的情谊。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