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新
目前,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居家线上授课成为无法避免的选择。在线上教学当中,教师们想必都正在克服许多局限和困难,也面临着很多无形的压力。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教师们往往会忽视自我的心理关怀。
疫情反复之际,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做好学生工作之余,请别忘了自我关爱,做好自己的健康和心理防护。这里有一份教师心理调适指南,期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师的不安情绪一方面来自对教学效果的不确定,另一方面也来自授课时要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所面临的挑战。对此,教师们应该在课前找到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并确认自己的授课设备正常运行,检查课件是否播放正常等,为顺利开展线上授课做好准备。同时,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多给学生思考、发言分享的机会,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中,这样既能提升课堂效率,也能增加教师的成就感。
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普遍不如线下,低监督度的环境难免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在线上授课期间,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有意思的小活动,如课前热身、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播放一段搞笑的视频等,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期待。若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状态不好,可以随机让学生讲笑话、做鬼脸接龙等,活跃一下气氛。
疫情期间,家校沟通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因为无法面对面交流,家长与老师在沟通时容易出现互不理解、互不满意的情况。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前先要梳理好需要沟通的具体问题,
清晰明了地进行反馈,并尝试把问题解决方法推荐给家长,减少不必要的细节性描述,以此提升沟通的效率和满意度。
缺少了眼神接触和简单的肢体接触会让师生之间的亲密感流失掉。教师在授课之余,可以尝试加入学生的聊天群,走近学生,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和话题,从心理上关心他们,减少与学生的距离感。网络虽然不能让我们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关心,但是通过不断地聊天,学生也能够感觉到教师们对自己的关注和关心,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边界感是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边界,它会提醒我们不要随意侵入他人的领域,同时保护自己不被过多干扰。疫情上网课期间,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建立工作与休息的边界。工作中,全身心帮助家长、学生答疑解惑,休息时就应放下工作,让自己得到充分休息,也可以提前告知学生和家长如果有非紧急事件,尽量在工作时间段联系解决,以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不会缩减。
在疫情下,每个教師都是“助人者”,所以我们常会感受到他人的负向情绪。在帮助他人之余,我们也应时时关注自己的身心状态,如果状态不佳则给自己时间进行调整,真诚地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有意识、有目的、积极地关注当下的一切感受与想法。
当我们的大脑中出现负面的想法时,我们的“警铃”就要及时响起,停止负面的思绪继续泛滥,转而以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疫情下难免会有很多负面的信息出现,我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正向信息,将自己看到的积极信息进行分享,通过文字传达积极的情绪,还可以多说积极的话给自己鼓励,也可以选择改变环境以给自己积极暗示,比如把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明亮。以上方式,可以改变我们的潜意识,将大脑中的消极思想赶出去。
当我们到被负面情绪所累而难以承受时,可以听听音乐、疏松疏松筋骨;尝试冥想练习,短时间内进行深度的放松;在早晨或晚上进行锻炼,跳绳、跑步、瑜伽等;看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纪录片等。以上解压方法都可以依次尝试,并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
疫情下的教师长时间保持高工作强度,且工作杂而繁复,难免会出现低落、无助、烦躁等情绪。对此,教师们可以尝试向家人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同时也鼓励家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倾诉的过程就是缓解情绪的过程,也能在互相支撑的状态下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特殊时期。
为减少因家务、教育等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矛盾,教师可以动员家庭成员一起制定家庭契约,规定各位家庭成员应该做的事情,如妈妈每周做3次午饭,爸爸每周做3次午饭,孩子尝试做1次午饭,等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既能增进夫妻情感和亲子情感,又能让家庭成员分担各项家务。
教师在居家工作期间,亲子陪伴一定做到“专时专用”,每天在固定时间开展亲子互动,如陪孩子一起观看一部电影、一本书并展开讨论;和孩子一起打扫家里的卫生;还可以设立15分钟的睡前交流时间,在这期间放下所有工作,专心陪伴孩子入睡。
疫情之下,教师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得到呵护,所以各位教师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不要忘记自我关怀、相互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迎接灿烂的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