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探索

2022-07-10 04:03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安全性生物

高 颖

(辽宁科技学院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生物安全性评价”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生物安全性评价是指从技术上分析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引种和生物资源交流的潜在危险性,并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生物安全性评价就是针对涉及生物材料的活动,特别是生物技术操作及其产品应用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入侵生物安全性及食品安全、农药安全等内容的理论知识与现状,关注目前存在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等。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建设,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安全问题加以理解和辨析,从而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 “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建设的历程

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入侵生物安全性及食品安全、农药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内容的理论知识与现状;学习掌握生物安全评价的标准与实践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基础。

在对七届(生物技术2013级-2019级)本科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调整和改进,改革建设进程如表1。

表1 “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各个阶段建设重点及成果

2 “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建设与改革探索

2.1 教学内容建设

(1)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热点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如教学中不断增加一些生物安全学科的新知识、新发展、新理念,加强学生对生物安全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的掌握,加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1]。

(2)对教材的重新序化。如在入侵生物安全评价教学中,首先提出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再提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其中以入侵生物的影响最强烈,此时再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入侵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这样按照知识递进来安排教学内容,而不是照搬教材内容[2]。

2.2 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特点,采取了多元化手段组织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外自学、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如图1)。

图1 “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教学的多元化手段

如讲授“不同外来入侵生物类群及其控制”一章,采用合作学习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家乡所在地的入侵生物种类自由分组,小组成员在课前自学并制作PPT,课堂上让学生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家乡的入侵生物,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反驳,形成生生互动的翻转课堂,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并将整组表现记分。通过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了学生能力培养。

2.3 考核方式改革

应用型本科对学生注重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从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改革为“N+2”过程考核。

本课程总评成绩构成:过程考核(40)%,结课考核(50)%,课堂笔记(10)%。

过程考核构成:阶段考核(20)%,习题作业(10)%,课堂表现和考勤考(10)%等。其中,阶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自学能力及合作能力,由一次自学小论文成绩和一次分组合作学习后的PPT制作和课堂讲授成绩构成。

对学生的阶段学习评价后做到及时反馈,在班级中建立起浓厚学习氛围,尊重原创,减少抄袭及敷衍行为的不良风气。改革一定阶段后,学生学习态度改变明显,从原来的不重视、不爱学,到后来的愿意学、主动学、用心学,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2.4 课程思政建设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课程思政建设,主要表现在:

(1)内容凝练:在日常教学的显性课程中,不断挖掘课程里面蕴含的隐性内容,凝练思政元素。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规范,到培养大学生高操的职业素养。

(2)言行示范:建立教师的言行规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公益活动,承担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等责任,从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全球一体化等思维模式;根据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安全评价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伟大付出,从而产生荣誉感和使命感,树立志向,为祖国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等[3]。

2.5 课外拓展建设

通过课外拓展活动的改革创新,辅助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4]。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课外实践建设:

(1)增加课程知识实践内容。带领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制作、使用和宣传环保酵素、环保酵素手工皂等活动,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鼓励大学生参加双创项目。通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加深对生物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级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大赛、食品创新等竞赛,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4)组织大学生进行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节点到社区、广场等进行义务植树、公益宣传等活动。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同时加深了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认知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建设、改革的成效

3.1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

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大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大大提升,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许多同学在课堂上能通过自己的自学及思考主动发言。以2018级生物技术专业33人为例,参与大创项目6项,参与校级及省级竞赛18项,参与公益宣传活动45人次等。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均取得大幅度进步。

3.2 提升教师素质方面

团队教师也在课程建设中取得很大收获。2018年以来,团队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6篇,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创项目12项,带领学生进行公益活动15人次等。通过指导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自学,指导学生制作课程PPT,点评学生的讲课等环节,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责任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3 扩大社会影响方面

以生物技术专业师生组成的“乐酵”大学生公益团队和“天籁”生物技术协会代表校团委参加环保酵素、农耕酵素公益宣传活动,在本溪和沈阳等城市产生很大反响,省市电视台、报纸均有报道。

4 “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持续建设与改革规划

“生物安全性评价”课程将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地球环境持续变化,世界各国自然热点问题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等素质的新一代应用型人才。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1)不断改进课外学习内容。改进课外学习内容,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基于生物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现状和政策的认识。

(2)加强课程与自然、社会联系。课程强化“实验室安全”“生物恐怖”等内容的建设,提高学生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等问题与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等。

(3)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增强我国及世界生物安全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卫士。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安全性生物
生物多样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12话 完美生物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