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7-10 14:18吕邦策侯宪海
甘肃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入路胆囊出血量

吕邦策,侯宪海,王 毅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近几年,由于医疗科技的发展,临床上开放性胆囊切除术已逐渐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所替代,且发展成为了首选治疗胆囊炎症和胆囊结石的手段之一[1]。对于患者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在于康复快、创伤小,且受到了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的关注和重视。但在实施此种手术的过程中,患者也极易出现血管损伤、迷走胆管损伤、肝外胆管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有时处理胆囊三角(Calot's triangle)黏连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大多数患者中途需转为开腹手术[2-3]。有调查数据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约有2.0%~5.4%左右的并发症率,而入路方式的不同,其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存在一定差异[4]。因此本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0年8月,对象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不同方案分组研究,设置2组对比,各为30例,即分析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的应用效果,现将报告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不同方案分组研究,设置2组对比,各为30例。采用统计学处理患者数据资料:试验组男性数量17例、女性数量13例;年龄范围及均值为21~69(45.2±5.2)岁。参照组男性数量18例、女性数量12例;年龄范围及均值为21~68(46.2±4.9)岁。各组数据信息经临床统计学检验和处理,发现结果P>0.05,无明显差异,可比较。

入选及排除条件[5-6]:均存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相关指征;均无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均意识清楚,且认知功能正常;均知晓本次试验,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肺肾等功能严重障碍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存在本次手术及麻醉禁忌证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本试验满足伦理委员会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胆囊前三角入路,即对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处理,采取四孔法常规操作,建立人工气腹,入腹腔后,将肝门部与胆囊三角充分显露,经胆囊三角入路,并将该区域浆膜层完全打开,然后将胆囊顺行切除。试验组采取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对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处理,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腹内压维持12~14 mmHg,将器械置入后对腹腔内部情况进行探查,对肝十二指肠韧带走向、胆总管窗等进行辨别,向左上牵拉翻转处理胆囊壶腹部,将胆囊后三角区充分暴露后,经胆囊底交界后缘将浆膜向胆囊管、壶腹部切开至胆总管上段5 cm左右部位,将壶腹部与胆囊轮廓实施钝性解剖,以确保充分显露。在操作的过程中,需对变异右肝管、胆囊后支动脉等进行处理,对颈管关系加以明确后,将胆囊管离断,夹闭处理胆囊动脉,靠近壶腹部将胆囊管解剖分离至壶腹部,然后将胆囊做切除处理。

1.3 评价指标

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率(观察记录胆道损伤、轻度出血、胆瘘等发生情况)、恢复情况(恢复肠功能及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工具采用SF-36量表[7],评估项目为4个功能因子,即社会、躯体、情绪、生理等功能,满分为100分)。

1.4 数据处理

分析和处理各项数据,工具为统计学SPSS19.0,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分别用χ2、t检验组间差异并对比,由统计学人员选择SPSS21.00进行数据分析,确认结果与P值关系,当P<0.05时,差异符合统计要求。

2 结果

2.1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手术指标

表1中,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手术时间、出血量等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

表1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手术指标()

表1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手术指标()

2.2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率

表2中,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术后并发症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

表2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率[例(%)]

2.3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恢复情况

表3中,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恢复肠功能及住院时间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

表3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恢复情况()

表3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恢复情况()

2.4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生存质量

表4中,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各项生存质量项目评分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

表4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生存质量(,分)

表4 对比研究参照组和试验组生存质量(,分)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在外科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金标准”,但其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损伤,其中最严重的且最常见的即为胆管损伤,且主要是因无法清晰解剖胆囊三角所致。胆囊三角在解剖学中,主要指的是肝右叶脏面、肝总管上段、胆囊管、胆囊壶腹部后壁等共同形成的三角形间隙[8]。在手术期间,该三角区域内有打馕动脉自肝右动脉经过,所以发生损伤的概率较高。胆囊壁颈后壁位于胆囊后三角右前界,而左前界则为肝总管上段及胆囊管,后外侧位开放,后界为肝右叶脏面[9]。颈部一般无重要结构,位于胆囊管与胆囊颈交界部位,所以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可达到较高的安全系数。胆囊三角是此种手术常见入路方式,但在脂肪堆积、水肿增厚、黏连、炎症等情况下,胆囊三角区域组织分离难度较高,无法将胆囊三角单纯分离,且无法对“三管一壶腹”准确辨认,所以会导致胆管及胆囊动脉损伤概率增加[10]。胆囊后三角在腹腔镜下,其操作间隙与胆囊三角相比明显增大,因其与胆囊浆膜之间紧贴,因此解剖过程中胆囊动脉较少,且可减少出血量,提升手术操作视野的清晰度。同时,由于炎症对胆囊后三角影响相对较轻,存在相对恒定的解剖位置,加之组织疏松度良好,所以分离的效果更好。通过采取胆囊后三角入路方式开展手术,不仅能减少机体刺激,还能降低各种并发症和损伤的概率,所以安全性更高[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这表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可减少手术损伤。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术后并发症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这表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恢复肠功能及住院等时间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这表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各项生存质量项目评分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这表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发挥着极大的优势和作用。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出血量和手术创伤,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可做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入路胆囊出血量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腹股沟疝修补术不同解剖入路疗效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