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7-10 14:18张佳宁
甘肃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甘肃省

张佳宁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关于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全国各省市相关统计工作单位所采用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报告中对于中国区域的科技进步评价采用的是一套以我国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1]。然而全国各地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必然存在“失真”情况,不利于指导本地区相关工作开展,本研究采用统计综合分析来评价甘肃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重点研究是以统计综合分析来解决2个难点问题,一是通过设定的7项基本原则选定评价指标;二是立足甘肃省“十三五”统计数据,确定权重系数。

1 统计综合分析的过程

统计综合分析(Statistical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SCA),是瞄准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广泛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和有关资料,选择运用科学恰当的统计方法,有机结合对象的独特背景、环境以及发生条件,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质量等方面做出的综合分析评价。统计综合分析(SCA)是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各自的长处,其本质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更科学且合理的定量分析,使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与其他的评价分析方法相比较而言,统计综合分析具有数量性、综合性和相对性的特点。综合统计分析主要的难点程序有2个方面。

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统计综合分析,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或简或繁,这是由评价的目的和复杂程度决定的,因此可选单一层次的指标体系,也可以选择多层次的指标体系,但是,无论简单还是繁杂,评价指标的选择都有章可循,遵循如下7条原则[2-3]:

(1)评价指标的选取要紧扣研究目的。目标导向,选择能够反映研究目的要求的指标,通过与目标高度关联的分析评价结果,起到指导研究内容、改进相关绩效的作用。

(2)评价指标应科学准确评价客观实际。指标应该能科学准确评价客观实际,一定程度上揭露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3)评价指标应尽量体现全面性。单一指标要力争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反映评价目的某一个关注点,整体评价指标实现较强的覆盖面,从而能综合地反映目标对象。

(4)评价指标应有高度的灵敏性。所确定的指标具有灵敏性,也即能对事物的变化快速做出响应。

(5)评价指标互相要尽量避免重叠,也即指标的相关程度低。要尽量选取相互独立的指标,否则说明指标相近,提升了该指标的权重系数,自然分析出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6)评价指标应具有可计量性。可计量性指的是评价指标计量口径一致,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可以比较计量或衡量。

(7)评价指标应具有易实现性。易实现性是指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收集数据的可实现程度,力争做到易操作可实现,并能让读者较好的理解。

通过参考《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内部指标,对《甘肃科技统计年鉴》中的指标筛选、整理,最终选取了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25个,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

1.2 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过程

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表征了该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系数越大,说明其重要性越高,权重系数越小,说明其重要性越低。

开展统计综合分析,本研究通过相关指标建立起了科学合理指标体系,但由于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关键程度的不同,不可能平均分配,所以,对单一指标在总体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进行重要度的划分,依据其贡献大小,赋予其相应的权重系数,所有指标权重系数之和为1。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采取统计平均法、专家赋值法、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等[4]。

本研究采用变异系数法来给权重赋值。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其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中收集到的数据而得到,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在变异系数法的思想中,某个指标偏离程度越大,说明该指标难以实现,是反应所评对象差距的关键指标,应赋予更高的权重。通过变异系数法来给各评价指标赋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评价指标的客观性、灵敏性、可计量性和易实现性,可以比较方便在不同量纲之间比较或衡量。

各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获取赋权的公式如下:

式中:Vi是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σi是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是第i项指标的平均数。

各项指标的权重为:

2 基于甘肃省科研院所统计数据确定权重系数

选取《甘肃科技统计年鉴》中2016—2020年甘肃省科研院所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指标原始数据详见表2,采用变异系数法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研究结果,见表3。

表2 2016—2020年甘肃省科研院所指标数据统计情况表

表3 采用变异系数法赋权后的各指标权重因子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这4个创新要素通过变异系数法赋权重,根据权重系数的不同,显而易见,R&D研发能力是推动甘肃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其对甘肃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贡献高达36%;排在第二位的是创新能力。排在后两位的分别是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这两项权重系数小,影响小,但不是说这两项要素不重要,而是说明这两项是甘肃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也即短板,应该重点予以关注、加强。

3 建议

根据上述初步分析的结果,要进一步提升甘肃省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应该让“长板更长、补齐短板”。因此要继续发挥甘肃省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激发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的动力、调动科研院所创新活力,搭建交流及创新的平台,更好服务与创新产出及转换,具体有以下3方面建议。

3.1 设置科学合理的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应进一步设置科学合理的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动力。目前,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且僵化,注重成果以及学术论文等相对容易衡量的“硬件”,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虽说相对公平,但是也极大地限制了科研人员做出原创性成果并能落地产出的空间,打击了他们参与到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科研院所应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研发、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情况纳入考评机制,给与更大权重,从源头上提升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5]。

3.2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新体制

应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制,打通科研院所与企业交流渠道,避免科研院所陷入脱离实际的“形而上”,提升科研院所创新活力。目前,“产学研”一体化远未形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属“各说各话”,多数停留在单一项目合作研发层面,即科研院所受企业委托成立项目研发组,科研院所对市场、对企业真实需求了解有限,依据自身理解研发,形成的科技成果与科研院所关系不大,属于“作业式”成果,成果转化由企业负责,该合作方式不仅不利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形成,还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因此迫切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打通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任督二脉”,比如初期可以从省属科研院所选拔优秀科研人才专班驻扎省属企业,以其专业化的知识旁观审视乃至参与企业的现实生产过程,有助于科研人员发现生产流程不足,指导企业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也能让科研院所捕捉市场信息、把握科研方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助力构建新型的“产学研”一体化体制。

3.3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是服务于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也是科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系统优化的综合体。科技创新平台发挥了集成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实现各创新主体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甘肃省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