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灸具在基层医院针灸治疗痛痹型肩周炎疗效观察

2022-07-10 14:30姚忠康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112
吉林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治疗仪肩周炎电针

姚忠康 (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112)

肩周炎属于中老年常见的一种关节炎症病变,具体是指在肩关节囊、肩关节囊周肌腱以及滑膜囊等部位出现炎性病变的情况,疾病的好发群体为50岁左右的群体,有季节性发病的特征,冬春寒冷季节高发[1]。肩周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肩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等,且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中医将肩周炎纳入痹症范畴,认为是风寒湿热侵袭肌表与肌肉引起肌肉酸痛及麻木等表现,基础病机主要是气血痹阻,静脉关节失血,使得关节活动不畅及疼痛出现,根据痹症病机临床中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淤痹阻、肝肾两虚四型,其中以风寒湿痹常见,而在这一分型中又分为行痹、着痹、痛痹,而痛痹常见[2]。根据痹症发病机制,中医治疗上主要采取针刺方式,而以使用方式简单、效果满意的电针治疗仪及灸具的效果满意[3]。本次研究就纳入70例痛痹型肩周炎患者,探讨可结合灸具用于疾病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1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出现肩关节疼痛的70例中老年患者,均为痛痹型肩周炎。纳入标准:①纳入研究者,均是符合《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中对肩周炎诊断的标准,并且也满足痹症分型;②年龄均是超过45岁;③接受研究前的1个月,患者并未参加其他的研究;④本人知情,签署同意书,自愿参加并且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肝肾损伤患者,器质性疾病患者;②皮肤病或者对针灸过敏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或者沟通障碍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5~73岁,平均(60.12±1.56)岁;患病部位:左肩20例,右肩15例。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6~72岁,平均(60.09±1.51)岁;左肩21例,女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

1.2方法:对照组应用电针治疗仪治疗,主要取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肩髎、臑会,手阳明大肠经肩髃、曲池穴,手太阳小肠经穴天宗、肩中俞穴。应用上海产的G6805-A电针仪,将电针仪的两队导线分别接肩髎、臑会和肩髃、曲池,针刺得气选取疏密波,通电20 min。3次/周,共计治疗4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电针的治疗基础上,同时配合使用灸具进行艾灸干预,1次/d,30 min/次,治疗4周。在治疗时需注意,若发现艾灸的部位出现水泡或皮肤破损,则需停止进行艾灸,停止时间2周,待到皮肤恢复后继续进行治疗,艾灸时间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

1.3观察指标:①对症候积分进行评价,具体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价,在评价的症候情况上,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肢体肿胀、麻木、活动不畅等。症状分级上,包括无、轻度、中度、重度,根据症状分别是对应0分、2分、4分、6分。②疗效评价:以症状积分的降低情况进行评价,症状积分减少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依据百分比对应不同疗效等级。积分减少率>95%为临床痊愈;减少率70%~95%为显效;45%~69%为有效;<45%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对肩关节情况进行评价:对肩关节疼痛情况评价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10分表示疼痛最高;肩关节功能评价应用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Melle),分为肩外展(0~3分)、肩中立位外旋(1~3分)、手到颈项(0~3分)、手到脊柱(0~3分)、手到嘴(0~3分)5方面,分值范围为1~15分,分值越低表明肩关节功能越好。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n=35)

2.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n=35]

2.3两组治疗前后VAS、Melle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VAS、Mel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Melle评分比较分,n=35)

3 讨论

肩周炎作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肩关节周围发生炎性反应这一情况。现代的医学研究表明,病理的根本在于肩关节的周围出现炎性病变,这种情况容易使肩关节组织粘连,且还见剧痛的情况,且疼痛在夜间也会加重,引起巨大不适[6]。西医治疗上通过止痛药、手术及康复训练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却存在很大风险,容易引起疾病复发,因此临床中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中医对肩周炎的治疗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也使得采取中医治疗也成为国内越来越多医师提倡的治疗手段。中医将肩周炎纳入“痹症”范畴,关于其疾病病机,显示多是由于气血痹阻,筋脉关节缺乏濡养引起[7]。痹,即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根据痹症发生原因分成多种证型,而根据临床发病原因的统计,常见风寒湿痹型,进一步分型则以痛痹常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8]。对痛痹型肩周炎的治疗,中医包含多种方式,本研究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治疗上采取了电针治疗仪的治疗方式,在取穴上通过在取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肩髎、臑会,作用该穴位主要起到活血通经的效果;手阳明大肠经肩髃、曲池穴主要可起到养血通络的效果;手太阳小肠经穴天宗、肩中俞穴主要可起到显著止痛的效果[9]。而具体治疗中用电针治疗仪则主要是通过两对导线作用于相关穴位,取疏密波通电治疗,能够发挥祛风散寒、舒经活络及止痛的功效,并且也能充分激活自身免疫功能。而单一用电针治疗仪作用效果一般,经临床实践发现,在此基础上配合结合灸具艾灸的作用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灸具艾灸的方式用于肩周炎治疗上可起到显著缓解疼痛并改善肩关节功能的作用。分析原因:灸具实际上属于一种器械灸,构成装置涵盖灸壳、固定胶带、灸体装置及灸体装置固定器,该方式结合了现代灸法理念,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通过选择相关部位的穴位经艾灸方式刺激防治疾病,具体机制类似艾灸。而艾灸的治疗主要通过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促进治疗部位的血液及淋巴循环,有效缓解平滑肌痉挛,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释放并促进淋巴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并改善局部症状[10]。而实际应用也显示,结合灸具的应用有操作简单、购置费用低的优势,用于基层医院门诊中可被低收入群体所接受,缓解及改善就医困难的问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痛痹型肩周炎患者,采取结合灸具艾灸结合电针治疗仪的治疗手段,对肩关节的疼痛缓解突出,同时也对关节功能改善满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治疗仪肩周炎电针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