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茫 谢晶 雷雨晴 邢媛丽 赵明
[摘 要]:文章以安徽省40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5空间分析平台,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程度等方法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从宏观层面来看呈现凝聚分布状态;从县区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黟县、歙县,但集中程度不高,且各县域之间分布不均衡。核密度分析发现整体分布呈现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一主一次的两大核心区。空间分布形成与地理高程、水系分布、坡度坡向、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有关表现为:低海拔、靠阳坡,社会经济相对不发达,文化底蕴浓厚的区域,传统村落分布密集且保存较为完整。
[关键词]:GIS; 安徽省;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TU982.29A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着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在历史、文化、经济和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然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传统生产方式逐渐改变,承载着几千年农业文明积淀的传统古村落也正一步步走向没落。近年来传统村落存在村落无人居住、建筑破败等问题,因此,加强对传统村落相关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对传统村落的研究都取得较大进展,国外研究内容相对较广泛,研究视角较多样,主要涉及传统村落景观基因保护与传承[2-3]、传统村落景观更新与保护及其策略[4-6]、传统村落内涵及其空间特征探索[7]、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等方面[8]。国内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需求[9];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10-13];传统村落空间活化与更新理论研究[14-15];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分布[16];传统村落风貌特征[17-18];文化遗产文化特征与景观基因[19];景观资源评价[20];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1-24]。许多学者做过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但在尺度及影响因素的选取方面略有不同。国家及区域尺度上,熊梅、佟玉权、康璟瑶等[25-27]在全国范围内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赖超等[31]、田海[22]、黄雪[32]分别对赣南、京津冀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村落空间进行研究;在省域尺度层面上,王艳想等[28]、孙军涛等[29]、李伯华等[30]分别研究了较有特色的河南、山西、等省份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在影响因素的选取上,多采用研究区内的现状指标,比如交通、人口、经济等,从历史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发展与分布进行讨论的比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利用ArcGIS10.5软件分析归纳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傳统村落信息通过以下渠道搜集:
(1)根据中国传统村落网站公布的前5批400个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整理而得。
(2)利用Google Earth地理信息系统和百度地图的搜索定位功能对400个传统村落进行了地理坐标定位,面积较大的村落通常取其质点坐标作为传统村落的坐标,以此确定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经纬度和高程信息。
(3)30 m精度的安徽省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
(4)安徽省各市人口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社会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9》与安徽省统计局相关数据。
(5)安徽省行政区位图、地形及河流等数据来自于安徽省基础地理信息技术系统。
1.2 研究方法
利用ArcGIS10.5软件,选取最邻近点指数(R)、地理集中指数(G)、不平衡指数(S)对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和分布均衡性进行量化分析[22],并利用核密度估算分析安徽省传统村落的核密度分析图,并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归纳讨论(图1)。
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1 空间分布类型
从宏观的视角来衡量,传统村落归类为点状要素。点状要素有3种空间分布类型,分别是均匀、随机和凝聚,这可以用最邻近距离和最邻近点指数进行判断[35]。最邻近点指数R的定义是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36]:
R=lr-E=2D
上式中: 1为实际最邻近距离; 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当R>1时,点状要素呈现均匀分布;当R=1时,点状分布呈现随机性;当R<1时,点状要素呈现凝聚分布[33]。运用 ArcGIS10.5软件的 Spatial Statistics中的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进行计算,结果如下:r-l =4.92 km;Symbol`A@rE=8.86 km,最邻近比率R=0.55,即R<1,因此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不均衡态,且趋向于凝聚分布,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吴茫, 谢晶, 雷雨晴,等: 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2.2.1 集中程度分析
地理集中度指数是用来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30],可以用来分析传统村落在安徽省各地区的分布状况,用公式表示为[30]:
G=100×∑ni=1(Xi/T)2
式中:G表示为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市域的传统村落数量;T 为传统村落总数;n为市域总数。G的取值在0~100之间,G 值越大,表示传统村落越聚集分布;反之则越分散[30]。经统计得表1数据,传统村落总数T=400,市域总数n=17。运用Excel分析得出安徽省各市域传统村落地理集中度指数G=9.98。若400个传统村落在各市域内呈均衡状态分布,则各市的传统村落数量应是400/16=25个,地理集中度指数G=9.98<23.52。因此认为,安徽省的16个市域传统村落分布呈不均衡状态。从市级范围看,传统村落分布呈现聚集状态,以黄山市(67.75%)、宣城市(16.75%)最为密集。黄山、宣城、池州、安庆4个市的传统村落数量总和高达378个,占总数的百分之94.5%。安徽以北的7座城市中没有传统村落分布。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呈南多北少的特征。
2.2.2 市域分布特征
利用ArcGIS10.5软件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的安徽地区传统村落市域分布状况(图2),图中的市域色块显色越深,则代表着该范围的传统村落数量越多。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安徽省各市域的传统村落分布及其不均衡。80%以上的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黄山市、
总计400宣城市;保留传统村落10个以上的有安庆市、池州市,其中黄山市拥有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占总数的67.7%,宿州、阜阳、亳州市等没有保留下来传统村落。总的来说,靠近皖南山区的村落较多,靠近皖北平原,境内没有山地的地区,其传统村落的数量则较少。
2.2.3 空间分布集聚区分析
利用 ArcGIS10.5 软件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功能中的核密度分析,对其核密度估算,最终得到安徽省的核密度分布图(图3)。安徽省境内传统村落分布不均,其主要位于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这2个主要的核心区域,传统村落分布密度较高的2个热点区域,分别是皖南山区:南部的黄山市歙县、黔县、祁门县、休宁县、泾县、绩溪县也都有较为明显的传统村落聚集。其传统村落的核密度值范围0.108~0.324;皖西大别山区:位于西部的安庆市岳西县、潜山县这两个传统村落的核密度值范围0.036~0.072。皖北一带宿州、阜阳、亳州、淮南、淮北和蚌埠则无传统村落分布。总体来看,安徽地区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主要聚集于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
3 传统村落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形地貌
安徽省整体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其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是作为传统村落的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结合地形特点,安徽省可分成淮北平原、江淮波状平原、皖西山地、沿江丘陵平原5个地貌区[34]。通过ArcGIS10.5,在安徽省30 m精度的DEM图上提取海拔高程的数据,得到其地形分布图(图4)。经分析表明:皖南沿江丘陵区和皖西山地是传统村落的主要聚集区域,还有部分传统村落在江淮波状平原地区,在皖西山区的村落数量较少。
安徽省的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丘陵盆地,较少分布在平原区。海拔超过1 000 m以上的区域植被丰富度高,但可利用土地较少,农业生产落后,经济发展缓慢,鲜有传统村落的分布。海拔较低的淮河平原地区,土地广阔平坦,人口多如宿州、淮北、亳州、蚌埠、阜阳等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却十分稀少,甚至没有,皖北平原人员流动频繁,村容村貌和风俗习惯容易受影响。另外,这一带在历史时期屡受河患、水旱灾害和战乱的影响,导致这一带不利于传统村落的长久维持。
3.2 坡度坡向
运用ArcGIS10.5通过其空间分析工具中表面分析—坡向工具,将安徽省省域地形DEM高程数据展开坡向的分析,正北方向作为起点,坡向以顺时针旋转角度计算,以45°间隔等级划分为北(0°~22.5°,337.5°~360°)、东偏北(22.5°~77.5°)、东(67.5°~112.5°)、东偏南(112.5°~157.5°)、南(157.5°~202.5°)、西偏南(202.5°~247.5°)、西(247.5°~292.5°)、西偏北(292.5°~337.5°)等8个方位。按照这8个方位将坡向的提取结果进行分类并与安徽省省传统村落分布现状结合叠加,最终统计整合安徽省传统村落在各类坡向地区的情况,如图6经统计,安徽省传统村落阳坡(90°~270°)落点243个,阴坡(270°~360°,0°~90°)落点137个。由图6可知传统村落的分布主要靠南坡和阳坡面。运用ArcGIS10.5通过空间分析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基于安徽省省域地形DEM高程数据的坡度分析(图5),可以分析出安徽省的傳统村落的分布大部分处于坡度小于15°的区域地段,这说明位于地势越为平缓的地段越具有较好的居住条件。超过15°地势不适宜居住。
3.3 水系
河流作为关键影响要素之一,制约着安徽传统村落的分布。基于安徽省DEM图,通过ArcGIS10.5中河网线提取工具得出安徽省的主要流域现状分布图,将其与传统村落地理空间分布现状图进行叠合,得出安徽省传统村落的流域分布(图7)。通过对不同流域的矢量分析并与传统村落结合的叠加分析,统计出传统村落在不同流域的分布情况。经分析,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中小型河流及主要河流的分支上,大型的河流周围,村落分布较少。有关文献记载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安徽境内自古以来水患常有,为了缓解水患,同时为服务于村落的正常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
3.4 社会经济因素
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传统村落评审、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的基础[37]。基于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究,本研究搜集了安徽省各地区各市域统计信息网上公开的资料及各市政府官网上的相关材料,经过分析整合,获得了安徽各市域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表2)。分析得出: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经济总量较少的皖南地区,而传统村落数总量较少的皖北平原地区,各市域GDP值均位于前列。这说明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地区经济状况的制约。经济总量较低的皖南山区如黄山、池州、铜陵等平均各市的GDP在五大分区中最低,由于经济发展迟缓,城镇交通和通讯条件也相对滞后,因此聚集了较多闭塞的传统村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村落延续其原始风貌,有利于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延续。由此看来,传统村落的形成和后续发展受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3.5 历史文化因素
安徽境内南部多山,北部多平原,南北两端文化差异较大。其目前社会人文格局与史上的4次重大人口迁移有关。明清时期,徽州文化不断发展,许多徽州人依靠丰富的本土物产资源发家致富,在弘治年间(1488年),徽州的从商行为蓬勃发展,在之后的400余年里,徽州商人在全国商界占领主导地位。但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大多数徽商将赚取的利润置换为实地,通过购置广阔土地、建造祠堂、构筑别黄山市38116-0.9墅庭院,最大化的转换为物质景观,成就了古徽州传统村落的蓬勃鼎盛发展[33]。到了明清时期,徽商荣归故里,开始通过修建豪宅、花园和祖先纪念牌坊来建设自己的家乡,由此奠定如今徽州民居和传统村落分布格局的基础[33]。
4 结论
本文基于安徽省的400个传统村落, 重点以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得出主要结论:
(1)从宏观整体来看,安徽省的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非均衡凝聚,呈现出显著的区域聚集特征型的空间分布特征,集中分布于皖南山区,如宣城市(16.75%)、黄山市(67.75%)。
(2)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这2个区域是传统村落聚集的核心区域。
(3)安徽省传统村落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的阳坡、东南坡和西南坡地区。村落大多集中分布在中小型河流及主要河流的分支上,大型河流附近分布较少。
(4)集中分布在GDP总值较低,经济较落后,城镇化率较低的皖南山区。
(5)在安徽文化圈层中大部分位于徽州文化圈及皖江文化圈。
本研究基于国内省级、各区域的传统村落,力求对其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但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结合村落的整体布局、空间构造、建筑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胡燕,陈晟,曹玮,等.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1).
[2] Tan X. Gen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dentification of Huizhou Traditional Village Landscape[J]. Journal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2018.
[3] Zhao R, Zhen S I. Research on Landscap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al[J].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4] Zhang W. Research on Restoration and Renewal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Village Landscape Elements——Taking Xiaodian River Village in Weihui,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2018.
[5] Li W. Research on the localization method of protecting traditional village landscape: a case study on Tangyin[J]. 2015.
[6] Liu, Min. The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Strategy of Chongqing Mountain Traditional Villages – An Example of \\"Xiushan County Zhongling Town Chenjiaba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4, 584-586: 348-355.
[7] Lou X, Ying M, Qian W,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in Chongqing Tujia Village in Qianjiang[C]. 2016.
[8] Yahui, Lei, Meichen,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s: A Case Study of Xidi and Hongcun World Cultural Heritage[C].
[9] 余壓芳,赵玉奇,曾增,等. 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6): 74-78.
[10] 吴平. 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保护与营建——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40(6): 27-33.
[11] 杨福泉. 略论藏羌彝文化走廊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9): 31-40.
[12] 石谦飞,周婧,梁变凤. 晋西沟壑区西坡传统村落营建智慧及保护发展策略[J]. 工业建筑. 2020, 50(9): 42-48.
[13] 王萍,陈楚寒.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式保护模式研究——基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模式比较的视野[J]. 民族学刊. 2020, 11(4): 96-102.
[14] 陈晓华,谢晚珍. 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功能更新及活化利用[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 11(4): 92-97.
[15] 赵曼丽. 贵州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的生态策略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 38(12): 81-84.
[16] 杨兴艳,赵翠薇. 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 27(5): 389-395.
[17] 李伯华,刘敏,刘沛林,等. 景观基因信息链视角的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研究——以上甘棠村为例[J]. 人文地理. 2020, 35(4): 40-47.
[18] 陈信,李王鸣. 区域视角下传统村落组群风貌的空间特征——以丽水市传统村落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 36(10): 185-192.
[19] 翟洲燕,李同昇,常芳,等. 陕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9): 1067-1080.
[20] 唐晓岚,张卓然,安宇. 基于GIS-AHP分析的太湖西山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 52(4): 124-132.
[21] 许建和,乐咏梅,毛洲,等.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影响因素与保护模式[J]. 经济地理. 2020, 40(10): 147-153.
[22] 田海. 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0, 40(7): 143-149.
[23] 代亚强,陈伟强,高涵,等. 河南省传統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 39(3): 122-126.
[24] 李江苏,王晓蕊,李小建.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 2020, 40(2): 143-153.
[25] 熊梅.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5): 153-158.
[26] 佟玉权. 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J]. 人文地理. 2014(4): 44-51.
[27] 康璟瑶, 章锦河, 胡欢, 等.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7): 839-850.
[28] 王艳想,李帅,酒江涛,等. 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40(2): 129-136.
[29] 孙军涛,牛俊杰,张侃侃,等. 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人文地理. 2017, 32(3): 102-107.
[30] 李伯华,尹莎,刘沛林,等.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 2015, 35(2): 189-194.
[31] 赖超,陈朝隆,孙武. 赣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3): 322-330.
[32] 黄雪,冯玉良,李丁,等. 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6): 117-123.
[33] 储金龙,张强,王爱,等.安徽省五批次传统村落演进过程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中国名城,2020(4):21-27.
[34] 程言新,张福生,王婉茹,等.安徽省地貌分区和分类[J].安徽地质,1996(1):63-69.
[35] 张超. 计量地理学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36] 吴必虎, 唐子颖.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J]. 人文地理. 2003: (1): 1-5+28.
[37] 李文兵. 国外传统村落旅游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 2) :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