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艳
(辽宁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课程思政的定义是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通识课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课程思政的实施旨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素质培养、价值导向以及精神塑造。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因此,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住课程建设的“主战场”,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为国家、企业培养又红又专的高质量人才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以“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为例,深入研究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质量。
“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更好地找到切入点融合思政教育,产生“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笔者针对该课程的六个知识模块进行深度挖掘“思政映射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课程知识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潜移默化地将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等思政目标融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中,有效提升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其课程架构设计如图1。
图1 课程架构设计
“唱戏搭台”“舞台”搭建好了如何“唱戏”才能凸显戏曲的意义,课程思政的实施通过单纯的说教其效果并不明显,只有有技巧的、科学的渗透,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更好地实现思政教学效果。因此在该项目的整个教学探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修订教学大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的实施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可以牵强附会,而是需要通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课程与思政,不是单纯的物理相加,而是质变的化学反应。通过修订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更好地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2)依据教学大纲,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下修订、完善教学资料
课堂中理论知识讲授以多媒体课件为主体,教案为教学辅助工具,修订、完善课件与教案内容,使课程里有“思政内容”,学生不感觉到唐突;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无被“说教感”,没有被动的思政实施,逐渐与老师的说教产生情感共鸣,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3)形成特色课堂,设计典型案例
形成特色课堂——“卓、新、广、微”。卓是卓越课堂教授,多手段、多渠道、多技术地应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生动、热情、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是创新教学手段,创新考核方式,该门课程通过调整考核方式(5+2,白加黑),多方面、多角度地考核学生,更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广是广采教学资源,利用优质的网络精品共享课,超星网络平台,Internet网以及西门子官网等渠道搜集、发布更多、更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微是精微个性培养,在一个集体中学生的层次也是参差不齐的,为更好的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尊重个体,因材施教是较为科学的方法。
(4)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树立正确三观
通过此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其专业能力;通过项目分组合作、探究、讨论和答辩,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利用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实施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引领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合作形成正确的三观。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案例如下:
课程的第一模块主要以网络基础知识的渗透为主,通过观看视频、提问、讨论等形式讲述网络发展的历史,展示我国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历程。通过讲授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与学生一起理性分析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可以理性看待目前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从侧面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课程的第三模块主要介绍网络在实际中的应用,结合工业4.0时代,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如小鹏汽车、华为5G等,充分展示中国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强大。在该章节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利用图片、新闻网页、视频等技术展示了国力的强大,国家科技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修身立德、家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的敬畏之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其后续就业夯实基础。
课程的第五模块主要介绍网络安全,以2020年中国十大网络安全事件为例,引入课程内容,诠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引申出“新冠疫情”的危害性,而国家为此的担当。疫情当前,我国展现出的大国风范,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认识更深刻了。此外通过课程的讲解也积极引导学生,使其能够意识到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青年人应当志存高远,面对困难,展现出当代青年的高贵品质:百折不挠,热爱生命。
课程的第六模块主要以综合案例设计与实施为抓手,总结全书知识点。以企业项目为案例进行实战训练,并实施5+2,白+黑全过程、小组答辩的非标准答案的考核,科学提高学生学习强度和学业挑战度。通过小组答辩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深度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辨能力。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工程思维以及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有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思政全程贯通,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不是单纯的加法,而是将思政元素以“春风化雨”之势融入进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上课抬头率,同时也提升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率。专业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在学校、省以及国家的各类比赛、活动中逐步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通过对五届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跟踪数据分析,其结果显示如图2。
图2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实施,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责任感上升,也更好地树立了民族文化自信。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技能上、思想上形成了一道道坚强的壁垒,为未来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