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婧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通常情况下医院感染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是引起患者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何林等[2]、范雪娇等[3]研究显示,国内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可见,做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亟待寻求一种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取代常规管理模式,进而保证医院感染管理活动能达到既定质量目标,减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PDCA 循环由爱德华·戴明(美国质量监管专家)率先提出,亦可称戴明环,包含计划(Plan,P)、实施(Do,D)、核查(Check,C)、处理(Act,A)四项步骤,周而复始以实现质量监管[4]。本研究尝试于医院感染控制中推行PDCA 循环管理。
常规组:2019 年1 月—12 月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推行常规管理,PDCA 组:2020 年1 月—12 月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推行PDCA 循环管理,展开对比研究。参与本次研究的医务工作人员共86 名,且2组医务工作人员相同无任何变动。其中女72 名,男14名,年龄22~39 岁,均值(33.79±5.04)岁。
常规组: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推行常规管理。
PDCA 组: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推行PDCA 循环管理。实施步骤:(1)入组医务工作人员统一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基础课程(如感染有关知识)、实践操作(如消毒隔离方法),培训目标在于入组医务工作人员能掌握感染有关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且能良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达到医院感染控制目标。需要立足医院实际情况,找出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原因分析后拟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注重完善、细化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规范医务工作人员行为。(2)集中学习PDCA 有关知识及本研究中PDCA循环管理实施方案,同时就专项操作技能加以培训,实践操作要狠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警惕高危风险因素。定期组织医务工作人员互相讨论,必要情况下可安排医务工作人员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莅临指导等方式,找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实践不足,并做出相应调整。(3)定期发布监管信息、通报医院感染监管结果。同时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随机抽查,同时设立奖惩方案。(4)分析入组医务工作人员考核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修正方案,限定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上报成果,不同科室间相互分享经验,提出新目标与方案,责任到人追踪问效。
(1)医院感染情况与上报情况比较。
(2)医务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比较2组不同情况下医务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①接触患者前;②无菌操作前;③接触患者后;④接触体液后;⑤接触周围环境后。
(3)手卫生合格率、空气培养合格率比较。
(4)医务工作人员耐药知识考核通过率、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比较。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医院感染情况等均为计数资料,均以n(%)描述,行χ2检验。统计分析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DCA 组医院感染率0.67%低于常规组1.68%(P<0.05),医院感染主动上报率91.04%高于常规组70.47%(P<0.05),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情况与上报情况比较 n(%)
PDCA 组不同情况下医务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医务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n(%)
PDCA 组抽查手卫生合格率93.60%高于常规组77.33%(P<0.05),空气培养合格率96.53%高于常规组81.25%(P<0.05),见表3。
表3 手卫生合格率、空气培养合格率比较 n(%)
PDCA 组医务工作人员耐药知识考核通过率94.19%高于常规组72.09%(P<0.05),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100.00%高于常规组80.23%(P<0.05),见表4。
表4 医务工作人员耐药知识考核通过率、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比较 n(%)
医院感染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管理与服务质量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医院感染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各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儿科、呼吸科等科室均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区,尚没有找到可以完全规避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科学方法,多数医疗机构通过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力度,进而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PDCA循环法自提出后已尝试用于不同领域的质量控制[5],此管理方法遵循“P-D-C-A”顺序运行,周而复始以实现质量监管,初始效应尚可。“P”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数据,确定目标与初始方案;“D”阶段即执行阶段,需要安排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与落实,通过实际行动实现既定目标;“C”阶段是评估与反馈阶段,即评估是否已达到既定目标、明确问题与不足;“A” 阶段即提出整改措施与整改目标。以上过程,周而复始,构成了一个完整、动态的质量管理循环,推动质量相应改善。
为改善本院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本研究尝试推行PDCA 循环管理,目的在于促使医院感染管理朝更加标准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全面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在实际应用PDCA 循环管理时,需要谨遵其周期,循环往复,不同步骤环环相扣,方能促进管理质量节节攀升[6]。本研究说明,推行PDCA循环管理,利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医院感染率下降,主动上报率提高。PDCA 循环管理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将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充分彰显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减少、防控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在此过程中,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有质的提高,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相关医务工作人员能及时察觉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综合运用奖惩措施、管理培训等,医院感染事件主动上报率相应提高。
根据调查可知[7],医务工作人员的双手是造成医院感染常见间接因素,能够传播病原体。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医务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调查研究中还指出,医务工作人员操作规范与否、环境是否达到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医务工作人员是否具备感染防控意识等,均是影响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医务工作人员手部卫生情况、医院环境是否合格等,结果说明,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推行PDCA 循环管理,有助于提高不同情况下医务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利于提高医务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与空气培养合格率、医务工作人员耐药知识考核通过率,促进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也得以显著提升[8]。PDCA 循环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前瞻性,在“P”环节便集思广益,确定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薄弱环节与诱因,提出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再执行、督查、发现问题并再次整改,在此循环往复过程中持续完善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薄弱环节、减少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诱因。通过组织培训,有助于强化医务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巩固、更新医务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促使医务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制度、章程规范自身行为,这也是PDCA 组不同情况下医务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更高、耐药知识考核通过率更高等的主要原因[9]。在环境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各个方面,借助利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不断强化环节管理与细节控制,充分调动每位医务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每位医务工作人员、每个环节均能够按照既定程序执行,不断减少管理盲区,使存在的问题不断减少,相应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达到了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综上所述,推行PDCA 循环管理,利于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