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

2022-07-09 03:58桂冬梅许静鸣段晓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颅脑神经功能

桂冬梅, 杜 邱, 许静鸣, 裴 培, 段晓春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江苏 扬州, 225000)

随着神经外科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严重颅脑疾病的病死率也在不断降低,但是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患者长期昏迷状态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高。严重颅脑损伤可引起脑干、皮质、轴索或丘脑、下丘脑等觉醒中枢受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颅脑损伤越严重,患者昏迷时间越长,并发症也越多,治疗预后越差。因此,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研究的热点[2-3]。本研究采用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进行促醒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72 例昏迷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6 例。干预组男26例,女10例; 平均年龄(55.05±12.80)岁,病程(10.08±5.25) d; 脑出血20例,脑外伤16例; 气管切开28例。对照组男24例,女12例; 平均年龄(56.45±10.31)岁,病程(11.20±6.58) d, 脑出血21例,脑外伤15例,气管切开2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是否气管切开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 ①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小于8分(气管切开患者言语功能记1分)者; ② 病程<30 d者; ③ 生命体征平稳者; ④ 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活动性颅内出血者; ② 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 ③ 既往有颅脑损伤病史、癫痫病史者; ④ 既往有听觉障碍或言语障碍病史者; ⑤ 有心律失常病史者。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抗感染,适当镇静、镇痛等综合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昏迷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X5-ER星之雨生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按照说明书内容进行操作。连接盘状电极,置于双侧腕关节掌面近端10 cm正中神经处进行电刺激。按照说明书采集动态脑电图的变化。每天使用昏迷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治疗8 h, 每小时刺激20 min, 中间休息40 min, 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患者GCS评分和国际昏迷恢复量表-修改版(CRS-R)评分。

1.3 观察指标

GCS是神经外科使用最广泛的意识评估工具,该量表主要从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肢体运动3个方面对意识障碍患者进行评估,正常人的GCS评分满分是15分,低于8分为昏迷,分数越低表示意识障碍程度越严重。每日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估1次, 2次平均值为该患者当日的GCS评分。

CRS-R[4]已成为国际上意识障碍诊断行为学评估的金标准,且在国内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CRS-R评分由6个子量表构成,涉及听觉、语言、视觉、交流、运动和觉醒水平,主要用于区分意识障碍患者细微的行为差别,可用于检测意识恢复情况,需要在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操作,否则采集信息不准确,量表共包括 23 项分层有序的评分标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越轻。每日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估1次, 2次的平均值为该患者当日的CRS-R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 2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治疗前后 CRS-R评分比较

治疗前, 2组CRS-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 2组CRS-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颅脑损伤或脑出血后患者并发意识障碍主要是由于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原因损伤脑干网状激活结构及其广泛投射系统,导致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影响脑皮质功能传递与整合,使患者陷入昏迷状态。神经网络发生脑意外时,可以利用神经元的可塑性和神经功能代偿性重新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实现功能细胞集团网络系统的重组[5], 这些神经调控技术包括深部脑电脉冲刺激技术、脊髓电刺激技术、正中神经电刺激技术等[6]。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不断地强化患者受损的大脑神经网络系统活动,加强大脑神经网络的恢复和重建,从而恢复瘫痪肢体的活动功能[7-8]。本研究采用的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主要有康复模块和脑电模块。康复模块是通过正中神经电刺激来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和意识障碍改善。本研究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采用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辅助治疗,结果显示,对神经危重症患者康复早期实施正中神经刺激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动态脑电图监测能有效评估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估昏迷患者预后的准确度较好[9]。

本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功能损伤早期采用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促醒的作用,可能的机制是正中神经刺激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降低了患者觉醒阈值,从而改善了意识障碍,保护正常脑细胞和脑干功能[10]。文献[11]报道,该方法能够增加双侧脑血流,改善脑血流供应,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可直接兴奋大脑皮层及脑干网状结构,增强脑电活动,改善神经电生理。此外,该方法还可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神经功能。研究[12]显示,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可增强大脑脑氧水平以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受损伤神经元,减轻对神经的继发损害。早期康复治疗中使用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治疗简单有效,有利于意识障碍患者的早期促醒和积极康复治疗,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后遗症。另外,研究[13-14]发现,不同的刺激强度和频率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纤维激活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为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的目的,需要考虑患者个体化刺激参数的设计和监测。

本研究初步证实,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早期意识障碍有一定改善作用,可明显缩短昏迷时间,有利于昏迷患者的促醒,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颅脑神经功能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