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2022-07-09 16:07李海滨黎桂星钟德君徐伟宏罗攀峰朱伟钦谢梅英
热带林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李海滨,黎桂星,钟德君,徐伟宏,罗攀峰,朱伟钦,谢梅英

1.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惠东 516003

2.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全部生命体经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长,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2]。生物多样性调查能够及时监测生物动态变化、发现生物危险因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评估和生物资源利用提供重要信息。

两栖动物是生物圈主要动物群落之一,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两栖动物也是研究陆生四足动物起源和脊椎动物水生到陆生演化的经典案例[3]。两栖动物物种众多,栖息环境多样,且两栖动物对生态环境的细微变化反应灵敏,常被看作是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可监测环境变化并客观反映人类干扰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因此,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一直是中国两栖动物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是华南地区重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但目前未见任何关于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两栖动物的研究报告。因此,于2021 年6 月至2021 年12 月,对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展开科学考察,以期为保护区和华南地区两栖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出针对性对策。

1 材料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述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地理坐标为23°02′48″N~23°11′10″N,115°02′48″E~115°15′35″E,处于北回归线偏南。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于2004 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粤府函〔2004〕9 号),总面积14034.1hm2,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西枝江一级饮用水源地及相关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重要越冬候鸟及其栖息地,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22.0℃,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基本无霜,气候垂直差异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38.9h,年平均降雨量1935.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蒸发量1875mm,因此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保护区统计资料显示,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内共有脊椎野外生动物321 种,隶属93 科37 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共43 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动物总数的37%。

1.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21 年6 月至2021 年12 月,根据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结合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调查了12 条样线(表1),选取1000m~2000m 不等长度的路线为固定样线,样线涵盖了灌草丛、溪流、农田等不同生态环境类型。以大约2km/h 的速度在两栖动物活动高峰期(19:30~22:00)行走样线,样线宽10m~20m,每条样线至少重复3 次。样线行走过程中记录的数据信息包括:动物种类、数量、生态环境因子和影像资料。对野外无法辨认的两栖物种进行影像资料收集,以便后续鉴定。此外,打印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容易辨别的两栖动物照片,向该保护区工作人员及周边村民进行调查问卷,初步了解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受威胁情况等。

表1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样线Tab.1 Survey Line in Baipenzhu Nature Reserve

1.3 分类与鉴定方法

两栖动物物种鉴定依据《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5],个体识别依据参考书《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6]《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7]和《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下卷)无尾目蛙科》[8]进行鉴定。两栖动物种名使用及濒危等级确定依据《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9],两栖动物物种区系组成参考《中国动物地理》[10]。鉴定结果请华南农业大学的两栖动物分类专家帮助审核,确保鉴定的准确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两栖动物群落的组成

2021 年6 月至2021 年12 月在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共观测到两栖动物31 种,总计5286 只,隶属于2 目8 科12 属,其中无尾目7 科28 种,有尾目仅1 科3 种。其中,蛙科最多,共有11 种,占两栖类动物总数的35.5%;其次为姬蛙科6 种,占两栖类动物总数的19.4%;叉舌蛙科5 种,占两栖类动物总数的16.1%;蝾螈科3 种,占两栖类动物总数的9.6%;角蟾科和树蛙科各2 种,均占两栖类动物总数的6.5%;蟾蜍科和雨蛙科各1 种,均占两栖类动物总数的3.2%(表2)。

表2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名录Tab.2 The Checklist of Amphibians in Baipenzhu Nature Reserve

2.2 生态类型

在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分布的31 种两栖动物中,陆栖-静水型最多11 种,占比35.5%;其余依次为流溪型9 种,占比29%;静水型6 种,占比19.4%;树栖型3 种,占比9.7%;陆栖-流溪型最少,仅有2种,占比6.5%(表3)。

表3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生态类型Tab.3 The Ecological Types of Amphibians in Baipenzhu Nature Reserve

2.3 区系组成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域上,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属于东洋界。统计发现,东洋界种类调查分析31 种,占比100%。在31 种东洋界种类中,主要为华中和华南区共有种类占比(74.2%),达23 种;其余为华南区种类占比(25.8%),共计8 种(表4)。总体看来,保护区均为东洋种,尤其以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种为显著优势的区系特征,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色。

表4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组成Tab.4 The Amphibian Fauna Composition in Baipenzhu Nature Reserve

2.4 保护物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 种,为香港湍蛙、虎纹蛙和潮汕蝾螈;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1 种,为刘氏掌突蟾;国家“三有”保护动物27 种(表2)。

3 讨论

两栖动物不仅在脊椎动物演化中占据重要生态地位,而且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原因,破坏了两栖动物栖息地,严重威胁两栖动物多样性。因此,研究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栖息地利用状况,并对两栖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可为两栖动物管理和保护提供客观依据。该研究系统地调查了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补充了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料,为保护区和华南地区两栖动物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与保护区前期科学考察记录数据相比,该次调查新增3 种两栖动物物种,约占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9.6%;可见随着保护区调查工作的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的物种被发现。与此同时,通过辨认两栖动物图册,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认为保护区还存在其他两栖物种,如斑脚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但由于上述两栖动物物种准确鉴别难度较大,且村民无相关专业知识,可能导致相似物种混淆,所以仍待确认。

与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前期调查资料比较发现,某些两栖动物在该次科学考察中并未观测到,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1)保护区面积广阔且地形复杂,样线布置范围和密度受到保护区自然条件限制;(2)两栖动物行为节律和自身生活习性多样,导致有些两栖物种难以观察;(3)偷猎或栖息地丧失等原因造成部分两栖物种灭绝。因此,未来需要通过增大调查范围等手段,以探究前期保护区资料上有记载但该次调查中未发现的两栖动物是否仍存在于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虽然建立保护区对野生动物保护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仍面临诸多威胁。调查期间发现,保护区存在多处牛羊散养现象,不仅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直接威胁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此外,由于保护区面积广阔且周边村落遍布,村民上山猎捕行为屡禁不止。在调查期间,不仅发现保护区内隐藏大量盗猎笼具,甚至遇到过上山捕蛇蛙的民众。走访保护区周边村庄发现,部分村民有饲养和放生宠物红耳龟的现象。保护区应加强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宣传工作,并做好入侵物种的治理工作。

为保护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区科研管理水平,针对性的提出以下6 点建议:(1)建立动物资源固定监测样线,持续推进调查监测工作;(2)开展特有物种、受胁物种和极小种群[11]的专项调查研究,形成管理、保护和科研的长效机制[12];(3)开展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公司)、多地点(学校、宣教馆和社区)、多平台(网络、视频和图书)及多标识(宣传牌、标语和警示牌)的自然教育及科普宣讲活动,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意识;(4)组建天、地、空一体化巡护网络,对肆意放牧、非法闯入和偷猎盗猎等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减少人为因素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加强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宣教工作,禁止周边村民在保护区内散养牲畜;(6)对保护区外来物种进行摸底调查,加强对动物放生活动的管理。

猜你喜欢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谒莲花山邓小平像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兔”与“免”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桃花也“任性”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