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炼 卢新燕|.闽江学院 海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8;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0090
厦门珠绣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其造型、纹样与色彩深刻体现着闽南民间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展示着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感,成为了闽南民间近代工艺史发展的重要见证。20世纪20年代,闽南地区成为东南亚珠绣拖鞋的海外加工地,两地文化交流亦日趋频繁;20世纪50年代,带有闽南特色的“水晶牌”珠绣拖鞋崛起并发展,逐渐以自创品牌出口世界。作为与海丝文化交融的产物,厦门珠绣拖鞋兼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美学,体现出其文化蕴含的包容性与多元化特点,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整体而言,厦门珠绣拖鞋可分为交叉型、封闭型和鱼嘴型三类造型,鞋跟样式以斜跟、半高跟、弯型跟为特色,不同珠绣拖鞋造型之间有相似之处却又都各具特色。鞋面装饰手法上,厦门珠绣拖鞋着重于写实基础上的再设计,创意表达形式丰富。
现有资料研究显示,目前针对厦门珠绣拖鞋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珠绣拖鞋纹样、工艺的研究,且内容匮乏。厦门珠绣拖鞋造型丰富,而现有文献尚缺乏对珠绣拖鞋造型分门别类的整理分析,在纹样上,又都脱离珠绣拖鞋本身而仅谈其纹样,在厦门珠绣拖鞋的海丝文化渊源方面亦并无文献涉及。因此,立足于海丝文化渊源背景及珠绣拖鞋造型对珠绣拖鞋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对保护和传承闽南地方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清末民初,海外华侨返乡时带回玻璃珠点缀的服饰,受此启发,厦门民间制鞋艺人经海上丝绸之路购得各类彩色玻璃珠,在丝绒面料上绣出具有地域风格且形态各异、绚丽多姿的图案,并主要应用于鞋履等载体上,厦门珠绣手工技艺应运而生。珠绣拖鞋是厦门珠绣的代表性产品。20世纪中期,闽南地区自创珠绣拖鞋品牌“水晶牌”后,珠绣拖鞋作为出口创汇产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厦门珠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纯手工工艺品:用针线穿缀米粒大小的彩色玻璃珠刺绣出各类图案,并应用于多种载体,形成立体感极强、新颖别致、光彩夺目的手工艺制品。
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潮流与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革以及着装心理、时尚和趣味的变化[1]。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对珠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过去厦门珠绣主要以拖鞋为载体呈现。珠绣拖鞋属于高端手工艺品,以海外出口为主,厦门寻常百姓家日常并不多见,只有在女儿出嫁时,珠绣拖鞋作为出嫁聘礼,备受珍视[2]。如今泉州浔埔女、惠安女,以及东南亚娘惹中仍保留这一传统婚礼习俗,这也是厦门珠绣经海上丝绸之路在海外传播与传承的见证。人们对传统民俗的传承和随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新的审美需求为厦门珠绣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
厦门珠绣拖鞋中常用的珠绣工艺包括平绣、凸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珠绣和叠片绣等,装饰纹样多采用传统民间吉祥纹样。珠绣鞋面分为全珠鞋面和半珠鞋面,全珠鞋面运用多种彩色珠子绣满整个鞋面,半珠鞋面则在部分鞋面上用珠子装饰。厦门珠绣拖鞋种类较多,鞋头分圆头和尖头,鞋跟有高跟、平跟、斜跟、半高跟、弯型跟等不同造型,鞋底材料有猪皮、牛皮、人造革、二郎皮、轻胶片和布料等。珠绣拖鞋绣工考究,样式大方,品种多样,穿着舒适。有的鞋面以纯色玻璃珠绣制,有的则在丝绒面上用彩珠绣成珍禽花卉等各类传统纹样,绚丽多彩。珠绣拖鞋的鞋面在白天阳光或夜晚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成为珠绣拖鞋极具辨识度的显著特征。有的高跟珠绣拖鞋会在鞋蹬上刺绣图案,加上美观新颖的拖鞋造型,穿在脚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厦门珠绣拖鞋以其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细、风格独特受到国内外顾客的好评[3],并经海丝之路不断向外传播其文化与产品。
厦门珠绣拖鞋在20世纪70—80年代远销海外,因海外市场不断扩大、需求量不断增加,闽南地区(厦门、泉州、漳州)的珠绣拖鞋厂都大力生产制作珠绣拖鞋。随着市场对珠绣拖鞋款式需求的增多,珠绣拖鞋艺人设计出的拖鞋造型与纹样的种类也更为丰富。珠绣拖鞋的鞋面和鞋底可用多种材料制作,以呈现出多样的造型风格。珠绣拖鞋的鞋面造型分类主要有交叉型、封闭型与鱼嘴型三种,三种鞋面造型可搭配不同的鞋跟、鞋头并根据需要使用不同材料制作。珠绣拖鞋的造型与材料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珠绣拖鞋造型与材料分类
交叉型珠绣拖鞋是厦门珠绣拖鞋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造型,现存实物较少。交叉型指鞋面造型为交叉状。鞋面部分由两条“U”型装饰带左右交叉组成,再用两根铆钉进行固定。同样的鞋面可搭配不同样式的鞋底、使用不同材质的面料、采用不同题材的纹样以及不同的颜色,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图1中三双珠绣拖鞋为民国时期厦门珠绣拖鞋厂生产的产品,均为交叉型珠绣拖鞋,鞋面为全珠绣,鞋底表面颜色分别为黄、红、青色。在鞋底表面,图1a中两双拖鞋用具有光泽感金丝绒面料制作,绒面绒毛浓密,毛长且略有倾斜,但不及其他绒类平整;图1b的拖鞋用人造革制作,表面更加平整光滑。除此之外,鞋面的纹样也各有差异,纹样颜色随鞋底颜色的变化进行同色系搭配。
图1 交叉型珠绣拖鞋
图2中的交叉型珠绣拖鞋为斜跟,全珠绣鞋面以梅花纹样装饰。拖鞋跟高4.3厘米,上底厚0.35厘米,外底厚0.7厘米,用橡胶加固制作,更好地增加了鞋底的耐磨度;斜跟总高5.35厘米,属于高跟鞋底。珠绣拖鞋鞋头为小型圆头,鞋底前后都呈圆弧状,鞋嘴部分面积较小,宽度为3.7厘米。鞋面珠绣图案部分前小后大,更符合人体脚部结构。珠绣鞋面侧面宽度为10厘米,由两条“U”型珠绣带子左右交叉而成,较宽一侧的珠绣带子宽4.5厘米。鞋长为23.5厘米,鞋后底宽6厘米,鞋口围度为18.2厘米,属于传统两端宽中间窄的“花生形”鞋底。同时,拖鞋鞋面更靠近鞋头位置,使整体视觉中心更倾向于鞋头,产生前繁后简的视觉效果。
图2 交叉型斜跟珠绣拖鞋结构与尺寸图(单位:cm)
封闭型拖鞋是珠绣拖鞋中款式最丰富、种类最齐全的造型,封闭型即鞋头部分为封闭式不露趾造型。封闭型珠绣拖鞋鞋面造型多样,最为常见的鞋面呈倒“C”字状,鞋面边缘呈流畅弧线形,不同鞋面造型鞋口的弧线曲度也各不相同。图3为倒“C”字状厦门珠绣拖鞋,鞋面以全珠绣装饰,鞋头为弧度较大的圆头;鞋底以人造革制作,表面光滑;鞋腰部分较窄,鞋头、鞋尾较为宽大,为典型的“花生形”鞋底。鞋身长25厘米,鞋面总长11.5厘米,约占鞋身二分之一,鞋口围度19.2厘米。图3中的珠绣拖鞋采用弧形高跟,纯跟高5厘米、上下各有0.2厘米加固的橡胶底及1厘米厚的鞋底表层,鞋跟总高度为6.4厘米。鞋跟下宽4厘米,鞋底外加极薄的0.2厘米橡胶作为外底,在兼具美观的同时提高拖鞋鞋底的耐磨性。鞋底圆弧状搭配弯型鞋跟,拖鞋整体线条十分流畅,体现出早期厦门珠绣拖鞋艺人极强的审美力与创造力。
图3 封闭型弧形高跟珠绣拖鞋结构与尺寸图(单位:cm)
图4为20世纪中后期的厦门“水晶牌”封闭型珠绣拖鞋。鞋底从鞋掌部分一直延伸至鞋跟,同鞋跟合为一体,整个鞋跟部分呈弧线型,是珠绣拖鞋中具有代表性的弯型跟造型。拖鞋鞋身、鞋跟和鞋底表面均用带有光泽的金丝绒面料制作;鞋底大面积使用布料制作,而非常见的皮革,增加了拖鞋的吸汗性和防滑性。拖鞋外观上仅鞋底外底0.2厘米为橡胶材料,从鞋跟连通到鞋头。鞋底前后两侧宽度与鞋腰宽度接近,鞋面珠绣部分以点珠绣布满整个表面,样式大气简约。整双拖鞋以红色为主色,仅在鞋口部分以0.1厘米的金色绲边作为点缀色彩,同金色玻璃珠和鞋底的鞋标色彩相呼应。拖鞋鞋长24.5厘米,前鞋面长10厘米,鞋面总长16厘米,与图3中的鞋面相比,这双珠绣拖鞋鞋面占比更大。鞋口围度14.5厘米,跟高6厘米,下跟宽3厘米,为弯型高跟;鞋头为宽度较小的圆头。
图4 封闭形弯型跟珠绣拖鞋结构与尺寸图(单位:cm)
鱼嘴型即鞋嘴部分为鱼嘴形镂空,可裸露部分脚趾,鞋头鞋底上下隔开。鱼嘴型和交叉型鞋面的共同之处在于鞋嘴部分均为镂空造型,鱼嘴型与封闭型鞋面的区别仅在鞋嘴部分,因此三种鞋面造型既有差异,又相互联系。鱼嘴型拖鞋鞋口部分同封闭型拖鞋相似,大都呈倒“C”字状。图5为倒“C”字状鞋面的鱼嘴型厦门珠绣拖鞋,鞋面前后均为曲线造型。鞋后底宽度4.8厘米,前后宽度同鞋腰宽度大体一致,鞋底以植绒面料缝制,表面光滑柔和、耐摩擦、平整无隙,同时还具有吸湿防潮的作用。鞋身长22.5厘米,鞋面总长10.5厘米,鞋口围度10.3厘米;鞋跟为弯型跟,跟高3.8厘米,宽2.4厘米,属于中跟鞋,鞋底以0.4厘米的橡胶作为外底;鞋头为圆头。鞋面前后两侧镶有0.3厘米的金色绲边,鞋面为全珠绣,以条状叶子为底纹、花卉为面进行珠绣装饰。同图4中厦门“水晶牌”封闭型珠绣拖鞋相同,鞋底底部的加固橡胶贯穿整个鞋底。
图5 鱼嘴型珠绣拖鞋结构与尺寸图(单位:cm)
厦门珠绣拖鞋造型的多样性满足了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鞋面丰富的纹样更显露出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传承和创新。早期厦门珠绣多采用花卉草木纹样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龙凤纹样、牡丹引凤、孔雀开屏等动物纹样。“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在传统纹样的现代运用中,常强调形、音、义三者的转换使用,习惯以谐音的方式传达吉祥的寓意。如取蝙蝠的形,是因为蝙蝠的“蝠”字与“福”字同音,因而以蝙蝠纹样表达求福的本意。珠绣艺人们将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纹样运用到珠绣鞋面中,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厦门珠绣拖鞋鞋面纹样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同时根据植物本身的特征赋予其各种人格化的道德情操寓意。如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等,体现出中华民族人文艺术之美[4]。古人以花草树木承载真情,从而使其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在厦门珠绣拖鞋鞋面纹样中,植物类纹样在各类纹样题材中占比最大且运用广泛,其中典型的传统植物纹样有牡丹纹、梅花纹和菊花纹等,除有具体形状的传统植物纹样外,还有从植物形态中提取的现代植物纹样。
1.牡丹纹
牡丹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牡丹寓意着富贵和吉祥,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牡丹纹布局形式丰富,有对称式、二方连续、单独纹样、角隅纹样等,牡丹纹样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和缠枝等[5]。厦门珠绣拖鞋鞋面常以单独牡丹纹样装饰。图6中的珠绣拖鞋采用封闭型造型,全珠绣鞋面上的牡丹花瓣用反光亮片以叠片绣的技法展示,立体空间感极强。牡丹叶子部分用较短的亚光管珠表达。牡丹花瓣轮廓以亚光米珠勾勒,鞋面背景以粉绿调彩光片装饰,采用叠片绣技法,但因亮片之间间隔距离与牡丹花瓣相比更大,因此背景整体偏平面。整个鞋面由亚光玻璃珠和彩光片结合,纹样在视觉上有进有退;大量反光亮片的应用,使鞋面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视觉体验,这也是厦门珠绣极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图6 牡丹纹全珠绣拖鞋
2.梅花纹
梅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因有五瓣花瓣而象征吉祥五福,分别为福、禄、寿、禧、财五个吉祥神。根据中国汉字音译,“梅”谐音眉梢的“眉”字,因而有喜上眉梢之说,寓意福喜降临、招福纳吉[6]。图7为交叉型全珠绣拖鞋,梅花式样左右对称。梅花花瓣由同一颜色不同明度的玻璃珠组成,共有粉、蓝两色,背景部分与鞋底同为青色,与粉色暖色调梅花互补,与蓝色冷色调梅花为同类色,画面色彩协调。鞋面边缘部分用青白间隔色装饰,使整体画面更加饱满。图7中的珠绣拖鞋为民国时期闽南地区所制,当时的厦门是东南亚珠绣拖鞋的外加工地,因此这个时期的珠绣拖鞋与娘惹珠绣鞋的装饰风格更为接近,主要体现在单一种类珠片的使用、珠绣技艺的运用以及鞋口的间隔色带状装饰手法等三个设计元素上。
图7 梅花纹珠绣拖鞋
3.现代植物纹
除以具体植物种类为题材的纹样外,厦门珠绣拖鞋纹样中还有从植物的形态中获得灵感,植物元素加上设计师的主观思想,以珠绣的设计语序表达的现代植物纹样,这类抽象植物纹样带有明显的元素原型。图8中的封闭型半珠绣拖鞋,以米珠为主要珠绣材料,局部以亮片点缀。纹样从植物叶脉中获取灵感,在此基础上以左右对称方式展示;玻璃珠颜色为粉棕色,由中心向上下两端加深过渡。纹样对称展示后形成新的图形,形似猴头:纹样下方左右两个亮片为猴眼;猴眼左右两侧斜上角为猴耳;猴眼下方对称的叶脉形成口鼻;猴眼上方散开的叶脉形成猴的眉和额头。这种以线条与色块为主的面部装饰,常见于中国传统京剧表演中。设计者从植物形态中获得灵感,以现代设计手法赋予了基础植物纹样新的视觉表达与情感体现,这也是新时期厦门珠绣大量吸收现代审美观点、仿古而不复古的设计表现。
图8 现代植物纹珠绣拖鞋
在动物类纹样中,具有传统吉祥寓意的纹样是根据吉祥文化而创作出的祥禽纹和瑞兽纹。传统祥禽纹包括鸡、鸳鸯、蝙蝠、喜鹊、鹦鹉、凤凰、孔雀等;瑞兽纹包括龙、鹿、麒麟等。在珠绣拖鞋纹样中,动物纹样是除植物纹样外在珠绣鞋面上运用最广泛的纹样,常见纹样有龙纹和孔雀纹。
1.龙纹
龙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龙纹之美,不仅在于装饰之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象征涵义及内外的和谐统一。它在中国历代的服饰文化中均有社会寓意,是等级观念的符号,有着装饰美和符号形式的双重功能[7]。龙纹也是厦门珠绣拖鞋纹样的常见题材之一。图9中的厦门封闭型珠绣拖鞋纹样为祥龙,以半珠绣技法展示。整双拖鞋包括鞋跟部分运用丝绒面料缝制,由于绒毛平行整齐,故鞋面呈现出丝绒所特有的光泽感。左右鞋面上各绣有一条龙,当一双鞋平放时,两条龙形成对向,会呈现双龙戏珠的视觉效果。龙身用米珠进行轮廓勾勒,龙头部分使用大小均匀的米珠以粒绣的方式绣制。龙麟部分用亮片以叠片绣方式绣制,因亮片反光,因此绣制成型后的龙鳞散发熠熠光彩,具有极强的立体空间感。图9中的珠绣拖鞋以简化的传统龙纹与经典红色进行搭配,富有浓厚且显著的中华文化气息。
图9 龙纹珠绣拖鞋
2.孔雀纹
孔雀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纹样,作为传说中具有“九德”的吉祥鸟,孔雀代表着高贵与美丽。孔雀尾部的羽毛美丽华贵、异彩纷呈,开屏展示时艳光四射、纹饰明显,因此孔雀开屏寓意太平盛世、吉祥如意[8]。图10中珠绣拖鞋上的孔雀纹繁简得当:在纹样表现形式上,对孔雀头部及身体部分进行线条化提取转化,颜色统一,是为简;孔雀开屏的羽毛部分以不同植物花卉转换表达,多色彩、多形式,是为繁。鞋面使用彩光米珠和亮片,以粒绣、凸绣和叠片绣等技艺绣制,珠绣部分呈现闪亮光泽效果。全鞋身以细腻光滑的麂皮绒制作,鞋面面料很好地衬托珠绣孔雀纹。
图10 孔雀纹珠绣拖鞋
几何纹样是以几何线条构成的抽象纹样,构成几何纹样的几何元素包括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中国传统几何纹样主要有回纹、冰裂纹、龟背纹、断字纹、方胜纹、双矩纹和棋格纹等。厦门珠绣在纹样上不断创新,除传统几何纹外,出现了更多形式的具有现代审美特点的几何纹样。图11中珠绣拖鞋鞋面所用的几何纹样是设计者对新艺术运动的致敬表达。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兴起并持续发展的一次影响极大的“装饰艺术”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新艺术运动的特点包括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等,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曲线风格”等[9]。图11的拖鞋纹样明显体现出新艺术运动的特征。纹样以几何方式呈现,以“U”为基本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转化。对同一基本型进行不同造型设计,“U”型纹样的每个节点都以自然形态的曲线表达,没有使用绝对的直线。
图11 新艺术运动风格珠绣拖鞋
图11中的珠绣拖鞋鞋面纹样为半珠绣,面料用耐磨性高且平整的尼龙布制作。新艺术运动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的风格。这双珠绣拖鞋整体色彩清雅简约,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艺术风格。
厦门珠绣拖鞋强调珠绣的工艺质感并不断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大胆吸收现代审美特点,做到仿古而不复古,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以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纹样与色彩,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总体造型进行深度改良。在珠绣拖鞋的现代设计中,秉承着合理、求新、人性的设计理念,遵循人类的基本审美习性,体现着对称、韵律、均衡、造型、节奏、色彩、材质、工艺等审美法则[10]。珠绣拖鞋历久弥新,在不断发展中传承珠绣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对产品的需求也从单一功能性转为兼具审美性。在珠绣拖鞋的发展历程中,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始终是推动珠绣设计发展的最为关键的要素[11]。从上文对不同鞋面不同纹样的分类分析中可以看出珠绣拖鞋纹样以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为主,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期盼与愿望。除文中所分析的纹样外,厦门珠绣拖鞋鞋面纹样还有菊花纹、桃花纹、传统几何纹和太阳纹等,具体纹样特征情况见表2。
表2 厦门珠绣拖鞋鞋面纹样与色彩特征分析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珠绣兼具东西方优秀文化内涵与特色。海丝文化交融为厦门珠绣拖鞋所蕴含的闽南特色技艺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桥梁,使厦门珠绣具有更多可挖掘的宝贵海丝文化内涵。珠绣拖鞋丰富的造型与纹样凝聚着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厦门珠绣在拖鞋这一载体上从鞋型、材质、色彩、装饰、面料和题材上不断推陈出新,让单一的珠绣拖鞋展示出不同的风格面貌。不同样式的鞋面、鞋身、鞋底、鞋跟和纹样的搭配,丰富了厦门珠绣拖鞋的样式,也为珠绣拖鞋在新时代下的发展注入新特色。对珠绣拖鞋造型和纹样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和总结,深化其蕴含的闽南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于保护、研究、开发和传承闽南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与科技发展背景下,我们应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厦门珠绣文化艺术,在总体造型上不断进行深度改良和传承,打造具有强烈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的优秀文化设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