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Khi Ly 苏 淼 杨媛媛|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b.国际丝绸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长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商人们沿着这条古老的路线,从中国经中西亚地区、古波斯、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到达欧洲大陆,带去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和装饰物品,其中包括贵重的纺织品、陶器、家具、金属制品、玻璃器皿等。除了经济的交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也发生了相互交流和融合[2]。丝绸之路上装饰物品的设计思想、艺术主题和工艺制造,与丝路沿线人们的思想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密不可分。
中东地区装饰艺术应用于多种物品,如装饰纺织品[3]、陶器[4]、玻璃器皿[5]、金属制品[6]等。这些物品的设计元素多采用阿拉伯和波斯铭文纹样、几何纹、阿拉伯花纹和植物图案[7-9],这些设计元素清楚地反映出当地人的审美和文化[10]。自7世纪以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沿线的贸易活动与波斯、西亚地区和阿拉伯半岛等处的国家建立了广泛联系[11],中国文化和艺术开始影响这些地区,并在当地的装饰艺术中得到反映。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使用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类型的图案被应用于中东艺术的装饰纺织品、陶器、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的图案设计中。如Abouali课题组调查了中国艺术对伊朗地毯设计的影响,并在萨非王朝时期生产的波斯地毯上发现了中国云纹图案[12];Pierson研究了14世纪中东陶瓷产品上的中式莲花和龙纹图案[13];Gooran研究了伊朗西部金属制品的图案设计,在13世纪的一些物品上发现了中国的牡丹花图案[14]。中国的艺术主题往往包含着哲学意义,而不是仅有装饰功能,这些艺术思想也被中东地区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当地工匠们的创作灵感。
本文以世界几大著名博物馆所存历史文献和档案为基础,通过研究7—17世纪中东地区的文物,考察了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和工艺技术对丝绸之路上不同国家装饰艺术的影响,研究了中东的装饰纺织品、陶器、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上所蕴含的中国装饰风格纹样和色彩(图1)。通过研究,我们对丝绸之路在中国与中东地区之间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的传播与互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
图1 中国装饰主题对丝绸之路上的装饰艺术的影响
纺织品是丝绸之路沿线贸易中最为优质的产品,它作为贸易商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5]。中东地区,室内通常用纺织品进行装饰,地毯和壁挂是装饰纺织品中最典型的物品,主要用于覆盖和装饰。大多数当地的装饰纺织品是由羊毛和真丝制成的,它们的设计主题多采用铭文、几何纹和抽象纹,并遵循避免人物形象出现的原则。随着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贸易和交往,在中东的工匠开始应用中国元素来设计当地纺织品的图案。我们将讨论丝绸之路上装饰纺织品设计中出现的中国灵感与纹样元素。
中式云纹在古代纺织和金属装饰物品中随处可见,由波浪形的云线构成[16]。自14世纪以来它被广泛用于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的纺织艺术上,但实物表明中东纺织品中的云纹比中国原版的云纹要小,宽度更短。赛利(Saley)地毯是16世纪萨非王朝地毯编织艺术的黄金时期生产的最典型的波斯羊毛地毯之一(图2a),其图案设计是由曲线形成的菱格[17],里面填饰宝相花图案,以及来自中国的云纹图案。在萨非王朝时期的丝绸之路重要贸易中心喀山发现的另一块丝绸地毯上,中式云纹则贯穿地毯的整个设计(图2b)。在16世纪伊朗生产的带边框地毯的碎片(图2c)上,除了花卉和动物图案外,整个蓝色背景中也可见密集排列的云纹。另外,16世纪土耳其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工厂生产的带有阿拉伯花纹的地毯上也发现了相似的云纹(图2d),其较小的尺寸以及中央的拱形纹样表明这块地毯是奥斯曼宫殿中特殊仪式活动的专用物品。
图2 中东地毯上的中式云纹(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中国的传统花卉图案中,莲花和牡丹花最具典型意义。莲花图案是中国佛教艺术中常用的元素,是庄严、美丽和纯洁的象征[18],而牡丹花则代表繁荣和财富[19]。莲花开时有一片叶子和一个花蕾,意味着一个完整的组合,所以在中国艺术中,莲花的叶通常较低,中间有一个直立的花蕾,而中国设计的牡丹花则是圆形的,有许多层小花瓣。通过丝绸之路的跨文化交流,这些图案被中东的艺术家所接受。以莲花和牡丹花为基础的设计图案出现在13—17世纪这个地区的装饰织物上。
16世纪在伊朗喀山生产的波斯地毯,其中心位置、四角以及边框都使用了有许多层小花瓣的中国传统的牡丹花图案(图3a),表明在萨非王朝时期,中国花卉图案已被完全吸收应用到伊朗的装饰纺织品中。中国的莲花图案在中东艺术中传播的证据可以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丝绸残片中找到,在蓝色织物背景上织有黄棕色的莲花图案(图3b),莲花的叶子很低,中间有花蕾,与中国的莲花图案相似,并搭配着奥斯曼艺术的古典花卉图案,如郁金香、康乃馨和玫瑰花蕾。此外,13—14世纪,埃及的装饰纺织品中也发现了花卉图案,在一块长条形的马穆鲁克王朝织物的碎片上,中间区域是黑色的阿拉伯花纹和铭文,上下的边框区域有牡丹纹,这应该也是受中国花卉装饰艺术的影响(图3c)。
图3 中东装饰织物上的中式花卉图案(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中国纺织品、绘画和装饰物品上的各种动物图案,不仅有装饰的功能,而且是表达财富、幸福、力量,以及传达人生哲理的一种载体。中国传统艺术中有鹿的图案,中国设计的鹿通常有长长的角,周围有许多花朵,象征着好运、财富和长寿[20]。在一块代表了当时伊朗最高纺织品生产水平的16世纪喀山真丝地毯上,有着与同期的装饰纺织品常用几何图案所不同的鹿的纹样,在花卉中奔跑着一只中式的角鹿(图4a)。此外,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神话动物,是财富和保护的象征。中国龙有大头,长身体和爪子[20]。图4b所示的波斯地毯是萨非王朝宫廷生产的优质纺织品,它曾被用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其主要纹样由复杂的花卉图案、云纹和花蕾组成,包括无数真实或虚构的动物图案,有龙、羚羊、狮子、水牛、老虎、鸭子和雉鸡。除了龙之外,麒麟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一种神话动物,麒麟被描述为一种头上有大角、身体像鹿、尾巴像牛的奇怪动物[21]。甚至在印度次大陆的装饰纺织品上也发现了中国麒麟图案,图4c的巴基斯坦羊毛地毯,上面有源自萨非王朝中东艺术的打猎场景动物设计,也有代表印度文化的棕榈树图案和来自中国文化的麒麟等神话动物图案。从这块地毯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它生产于16世纪的莫卧儿时期,麒麟图案的出现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与中东的文化交流活动对印度次大陆装饰纺织品产生了影响。
图4 丝绸之路装饰织物上的中式动物图案(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中国风格的云纹、花卉和动物图案的出现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中东装饰纺织品的巨大影响。尽管动物形象在中东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中受到限制,在当地装饰织物的图案设计中仍运用了几种源自中国的动物图案,并与当地常见的阿拉伯花纹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在中东装饰艺术中的渗透和传播。这也证明了丝绸之路在区域间贸易、文化和设计的互动和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与艺术对中东装饰陶器的影响主要发生在8世纪到17世纪[22]。来自中东地区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从9世纪开始进口中国陶瓷。这些产品迅速成为当地艺术家和工人的新的设计灵感。下面选取8—17世纪波斯、西亚和阿拉伯半岛地区的陶器文物进行分析,探讨中国陶瓷艺术对当地陶器装饰设计的影响。
1.受唐三彩启发的三彩设计
唐三彩是唐代著名的陶瓷艺术品[23],以白黏土为原料,用色以褐、黄、绿三色为主。纵观中国陶瓷史,唐三彩的种类主要有壶、盘、罐、枕、花瓶、茶壶等。由于随葬品和丧葬仪式的需要,唐三彩逐渐发展出仆、兵、守墓人、骆驼、马等人物和动物造型。
唐朝与中东地区联系紧密,瓷器贸易亦沿着丝绸之路进行得很火热。在伊朗尼沙普尔曾发现7—8世纪从中国进口的三彩碗底座,上面有龙纹图案(图5a),这是中国陶瓷传入波斯地区的证据。唐三彩的装饰风格激发了当地伊朗陶器的三色设计灵感。图5b为10世纪在尼沙普尔生产的陶碗,碗表面的绿、黄和棕色釉料形成了几何图案。在尼沙普尔发掘的另一个10世纪的容器(图5c)中,采用了一种名为sgraffito[24]的特殊技术,绿色的花柱和叶子状图案被蚀刻在碗身的白色背景上,待其干燥后,再在表面涂上黄、绿和棕色的斑点图案。Sgraffito技法与三彩配色方案的结合,使该器物成为当时在中国唐三彩启发下生产的伊朗陶器的典型代表。
图5 中国三彩瓷与中东模仿三彩瓷的产品(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除伊朗外,丝绸之路上的其他中东国家也发现了一些以唐三彩为灵感的三色陶瓷制品。在伊拉克发现一个9世纪的陶碗,其乳白色的黏土表面上有流淌状的图案,釉面上有绿色和琥珀色,沿着碗身形成垂直的线条(图6a),可以看作是巴格达时期陶瓷作坊对中国唐三彩色彩的模仿。在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发现了一件12—13世纪的扁平陶器盘子,其中央设计有一个铜绿、黄色和棕色的鸟图案(图6b)。14世纪埃及生产的一个sgraffito瓷碗,其主体由白色黏土制成,在透明釉下有绿、黄和棕色(图6c)。埃及陶器工匠受到中国设计的启发,将三色概念应用于当地陶器产品的设计制作。
图6 中国三彩瓷对中东陶器配色方案的影响(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a,c),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b))
2.受中国白瓷启发的白色设计
9世纪,中国的陶瓷家开始创作白瓷,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特色、技术最先进的陶瓷。这种瓷器是用景德镇附近发现的一种独特材料高岭土制成的[25]。陶工们将高岭土在极高的温度下烧制,使其变成一种非常漂亮的优质白色陶瓷。白瓷的设计虽然很简单(图7a),但传入中东地区后,在当地非常流行,并对丝绸之路上的陶器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东陶艺家开始设计生产各种优美的白陶器,并用透明釉进行覆盖。图7b是10世纪在伊朗尼沙普尔生产制造的一只白色碗,碗的边缘饰有阿拉伯文字,文字被设计成一种独特的抽象图案。9世纪,伊拉克巴士拉陶器中心的陶工在产品上涂上白釉,再加上锡,以获得坚硬的白瓷,如图7c所示饰有阿拉伯文字的白瓷碗就属这一类产品。在今天的叙利亚地区也发现了用白泥制成的陶器(图7d),透明釉下有彩色釉装饰,在碗的中央有钴蓝色的鸟图案,这种钴蓝是古代中东地区发明的[26]。中国白瓷传入中东地区后,对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白色潮流的确立产生了影响,这些文物是其典型代表。
图7 中国白瓷对中东陶器配色方案的影响(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a),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b,c,d))
3.受中国青花瓷启发的蓝白色设计
中国青花瓷的实物首先应该出现在晚唐时[27]。到12世纪,在中东发明了钴蓝装饰工艺,这种工艺后来成为元明时期中国青花瓷生产的理想灵感来源[28]。14—15世纪,青花瓷传到中东地区,对当地陶瓷产品的蓝白配色方案产生了极大影响。
萨非王朝时期,在伊朗的尼沙普尔、大不里士、马什哈德和法罕生产的库巴奇陶器[29],是受中国青花瓷蓝白配色方案启发的典型伊朗陶器。除了波斯陶器的常见颜色(例如橄榄色、深蓝色、骆驼色和乳白色)外,还设计了许多用蓝白两色在产品主体上作出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的瓷器。如图8a所示的花瓶可以追溯到16世纪,白色表面上饰有蓝色的花、鸟、伊朗文字和几何图案。这种配色方案也适用于15—16世纪土耳其的陶瓷产品。这一时期奥斯曼宫廷制造了大量陶制品,在白色背景上设计蓝色花卉和阿拉伯花纹图案,如图8b所示。还有许多埃及瓷砖亦是在白色背景上饰有蓝色的植物图案(图8c)。据了解,伊朗艺术家在15世纪初开始西进,因此中国对埃及陶瓷设计的影响有可能是通过伊朗人的旅行传播的。同时叙利亚也生产了类似的上面有着花卉图案的蓝白瓷砖(图8d),用于马穆鲁克王朝清真寺和陵墓的装饰。这些马穆鲁克瓷器是中国元代青花瓷艺术对当时西亚地区装饰陶瓷色彩设计影响的例证。
图8 中国青花瓷对中东陶器配色方案的影响(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a,d),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b,c))
1.中式云纹
与纺织品类似,中东陶制品的图案设计中也出现了中式云纹,如图9a所示的伊朗15世纪卵形水烟壶底座,其中下部的白色背景上绘有中国艺术特征的云纹,这种蓝白配色方案和云纹图案的搭配,是对14—15世纪中国出口到中东的青花瓷的完美模仿。另一个17世纪早期的伊朗碗,它的表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白色中式云纹(图9b),但其背景是绿色,而不是蓝色,这或许是波斯人故意进行的细节改变。奥斯曼时期的土耳其陶瓷上也出现过中式的云纹设计。图9c为15世纪早期在伊斯坦布尔宫廷设计并在伊兹尼克窑生产的用于托普卡帕宫殿装饰的瓷砖,装饰有红色云带和花卉图案。这种瓷砖作为奥斯曼宫殿的墙壁装饰保留了四个多世纪。15—16世纪,伊兹尼克的陶瓷家开始专注于仿制当代中国青花陶瓷器皿。图9d展示了这种风格的一个例子,蓝白色的水壶壶体采用风格化的云纹装饰,体现出中国装饰图案输出至土耳其艺术,与当地审美产生共融与交流,对陶瓷产品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图9 伊朗和土耳其陶器上的中式云纹(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a,d),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b,c))
2.中式植物图案
植物图案是中世纪中东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外来的植物图案也必然最容易被吸收与消化。因此,一些在中国佛教艺术中流行的花卉图案,如莲花和牡丹花[18-19],大量地被中东陶瓷家应用于当地的陶瓷产品设计中。这些花卉图案被风格化为单一图案或与其他几何图案、阿拉伯花纹相结合,使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呈现出文化的传播与共融。图10a为一只伊朗的白色瓷碗,其年代可以追溯到萨非王朝时期,碗身上有六个由莲花和叶子组成的图案。这件器物采用的白色主体与莲花图案的组合,让人联想起9世纪北宋定窑[30]产品的风格。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伊兹尼克瓷器中也发现了中国风格的莲花图案,图10b是以中国元、明代的青花瓷为灵感制作的土耳其陶瓷,盘子的中心是蓝色的莲花图案,周围的白色陶瓷背景上布满阿拉伯图案。同样,牡丹花图案也在这一时期的一些中东陶瓷制品中出现,例如在伊朗喀山烧制的墙砖(图10c)和在伊兹尼克制作的用于清真寺或墓室的灯(图10d)。
图10 伊朗和土耳其陶器上的中式花卉图案(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b),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a,c,d))
除花卉图案外,明代永乐帝时期青花瓷上的葡萄图案(图11a)也成为奥斯曼帝国时期伊兹尼克陶瓷家的艺术灵感。葡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富足和财富的象征,这类盘子上的葡萄图案始终是三串葡萄从一根葡萄茎上延伸而出。明代青花瓷以及青花瓷上的葡萄图案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得到了极大的赞赏和仿制应用(图11b)。这种仿制不仅体现了奥斯曼宫廷和当地陶瓷家对青花瓷的欣赏,也表明了中国文化、哲学和设计思想对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
图11 明代陶瓷盘与土耳其陶盘上的葡萄图案(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a),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b))
3.中式动物主题图案
尽管在中东的装饰设计中人物和动物形象受到限制,但随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及装饰产品向这些国家的传播,中国装饰艺术中的一些动物图案渐渐受到当地陶工的欣赏并予以吸收。13世纪蒙古人入侵今天的伊朗地区,在当时的伊朗陶器上就出现了元代陶瓷上很常见的鱼的图案。在中国传统中,鱼是富足的象征,一对鱼是幸福婚姻的象征[20],元代的鱼的图案通常被设计成较小的尺寸,并按圆形路线游动[31]。图12a是伊利汗王朝时期在喀山生产的绿色瓷碗,底座中央有游动的鱼的形象,边缘有蓝色条纹和波斯铭文。伊朗艺术家还受到了中国文化中神话意象的影响,将其应用于当地的装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秘的鸟,是幸运和长寿的象征。中式凤凰被设计成一个美丽的鸟形象,红色的嘴,巨大的翅膀和尾巴像鱼[20,32]。在中东的墙砖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凤凰图案,如图12b所示中瓷砖上的凤凰形象。在14世纪伊尔汗国建筑所用的八角星瓷砖上还出现了起源于中国艺术的鹿望月的形象(图12c),与几何纹和波斯铭文相结合。16世纪中期,中国明代的瓷器对伊朗的库巴奇瓷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现中国文化和审美的动物图案也在这类瓷器上有所应用。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鸳鸯是爱情和忠诚的象征之一,通常在图案中还设计莲花或其他种类的花[33-34]。如图12d所示瓷盘的中心有类似的游泳的鸭,边缘环绕着花卉和波浪图案,这个器物是仿中国青花瓷的制作。
图12 中东陶器上的中式动物图案(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文化与装饰艺术对中东陶器的配色方案和图案设计的影响。文化和艺术的相互作用和交流体现在各种文物上,这些物品的设计风格和装饰图案均受当时中国文化、哲学和装饰风格的启发。这也是丝绸之路在地区间的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例证。
除纺织品和陶器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也是丝绸之路上常见的商品[11]。伊朗金属制品在9—1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此后持续发展[14]。该时期的考古器物多为由银、合金、铜等制成的杯、碗、壶,其图案有花卉、波斯铭文以及日常生活场景。此外,在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玻璃制品的制作和贸易有着3500年的历史,使玻璃器皿成为西亚地区的主要商品。
自唐代以来,中东地区的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大量出口到中国,而彼时中国的金银器也异常精美、工艺极其精湛。不同文明的文化、艺术和意识形态的相互交流,既体现在前文所述的纺织品和陶瓷上,也体现在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上,如从中国艺术中借鉴的花卉图案也被应用于中东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的设计中。图13a为1321年左右埃及大马士革生产的也门金属制品,其上采用的是阿拉伯花纹环绕的中式莲花图案。1497年左右伊朗生产的铜盘上的装饰图案,则是三个由莲花和卷叶形成的圆形图案,并搭配以云纹(图13b)。此外,在埃及的玻璃器皿上也发现了中国风格的花卉图案,特别是在蒙古—马穆鲁克历史时期[35]之后,当时伊尔汗艺术中流行的中国图案在马穆鲁克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如图13c所示马穆鲁克时期生产的长颈瓶就是以中国荷花和牡丹花为饰。
图13 中东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上的中式花卉图案(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a,c),大英博物馆(b))
中东设计师在创作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时也采用了不少中式动物图案。图14a为16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宫廷的一把剑,它是用钢、金、银混合制成的,剑柄上饰有龙凤图案。在13世纪埃及开罗制造的一个玻璃瓶上也发现了凤凰图案(图14b),该玻璃瓶的瓶身装饰为骑兵征战的场面,瓶颈上则是环绕的彩色凤凰纹,在征战场景之上翱翔。
图14 中东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上的中式动物图案(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中东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的装饰设计中出现中国风格的花卉和动物图案,反映了中国文化与中东艺术的交流互动,体现出了丝绸之路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历史作用。
装饰艺术在跨区域的文化交流与共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文化思想及装饰艺术对丝绸之路上装饰艺术的影响。通过梳理7—17世纪的典型文物,发现中东地区的装饰织物、陶瓷、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在配色、图案设计等方面均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装饰艺术中流行的云纹、植物和动物图案在中东装饰物上的出现是装饰艺术在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和交流的明显证据。此外,唐三彩、白瓷、青花瓷等典型的中国陶瓷物品传入中东地区后,当地许多陶瓷也采用了三色配色或简单的白色与蓝白双色配色方案,这也表明中国文化对当地陶瓷艺术的色彩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重大,它不仅是不同地区之间的重要贸易路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的传播、艺术审美的交流与共融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